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全厚式就地(路拌)冷再生技术交底

基层全厚式就地(路拌)冷再生技术交底

3、根据回收混合料(RAP)的级配组成确定添加新集料的规格和用量;
4、进行标准击实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及所用添加剂(如水泥)的用量;
5、进行养生初期和养生结束时混合料性能试验;
6、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验收标准
1、材料应满足混合料组成设计中相关要求。
2、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认真施工。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沥青含量与级配采用燃烧法确定时,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在试验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加热40min,消除含水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若集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导致破碎,则不宜采用燃烧法。
三、配合比设计
1、获取有代表性的回收混合料(RAP)样品;
2、试验室确定回收混合料(RAP)的级配组成及性能;
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基层全厚式就地(路拌)冷再生施工
技术交底人
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一、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将原状路面进行复测,并将原道路高程进行调整,每20m设中心桩及边桩。
2.老路清理,施工前用水清洗路面泥质、落叶、树枝等杂物,以免影响混合后材料的配合比。
3.新加料的准备,将原沥青路面及基层刨起取样,将取样材料送试验室进行级配和强度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水泥掺量。
全厚式冷再生工艺图
二、原路面RAP材料检测试验方法
采用阿布森法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T0726),为便于控制阿布森法回收沥青的加热温度、减少变异性,宜选用油浴加热调温装置,回收沥青的溶液浓度以1: 6左右(沥青质量:溶剂质量)为宜,每次回收的沥青大约为90g。沥青溶液浓度太大,容易造成溶剂残留;浓度太小,增加试验时间,并且容易造成沥青老化。
7.碾压整形,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整形时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严禁压路机在已经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再生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再生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大量洒水碾压。
五、冷再生/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交工验收
冷再生/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应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2004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冷再生/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不大于102及弯沉不小于96%。
被交底人签名
交底照片:
全厚式就地(路拌)冷再生施工图
1
用于骨料和土壤拌合的水
2
用于生成泡沫沥青的水和热沥青
全厚式就地(路拌)冷再生施工图
6.根据旧路的结构和病害情况所设计的全厚式冷再生工艺,需要添加不同的材料,如级配碎石、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或是拌和好的组合材料,第1辆车为添加撒布材料车,第2辆为水罐车,第3辆为沥青罐车(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第4辆为冷再生机,随后用压路机压实,再用平地机整形,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生后,进行面层的摊铺和压实,最终完工。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均可,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宜采用325散装水泥。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碎石,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0~31.5的混合料。
4.水泥摆放与洒布,每个方格放足量合格的水泥两袋,人工拆开封口,用推板刮匀。布水泥段落长度和冷再生铣刨机速度速度相适应,一般在冷再生前60-80m,过长水泥将被风、或行车产生的气流刮走而造成损失。
5.全厚式就地冷再生是将全部的沥青面层和一定厚度的基层一同铣刨,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再生添加材料进行拌和,经压实整理后形成新的基层,如下图所示:
3、如发生未预料的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的应立即停工,待问题解决后再继续施工。
4、检验冷再生弯沉值为102mm。
5、设计中就地冷再生前对老路面基层病害进行挖补换填处理,同时路面结构设计图中要求反挖段厂拌冷再生层施工前原路床强度应满足要求。同时要求下承层回弹模量不小于80Mpa。
6、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表1要求,评定标准应符合表2要求,表中允许偏差均指与设计值之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