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制度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预算管理模式 (2)
第三章责任中心 (4)
第四章预算的组织及关系 (8)
第五章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13)
第六章预算编制 (16)
第七章预算执行与控制 (23)
第八章预算反馈与考评 (2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和预算工作的预测、控制作用,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及国家有关财会法规, 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主要内容包括责任中心的划分、预算目标确定与分解、预算编制、预算的监控与执行、预算的反馈。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及所有成员单位。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集团公司董事局批准经过, 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章预算管理模式
第五条集团公司推行责任预算模式。
责任预算指按照责任会计划分的责任中心体系, 进行总体目标分解、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考核的预算模式。
第六条责任预算的特点:
➢预算目标的汇总和分解对应各级责任中心, 并按责任中心的特点和责任范围, 确定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
➢责任预算可按责任结构对预算期内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分配, 达到对资源有效和动态的配置, 以明确各单位责任
目标, 提供考核依据, 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预算将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细化, 有助于监控公司长远战略的发展;
➢责任预算要求各责任中心按统一、规范的格式编制预算, 有助于统一预算数据和计划信息, 提高计划效率。
第三章责任中心
第七条责任中心划分标准
1.关于责任中心
1.1定义
责任中心即企业内部为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协调行动, 并承担着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的单位。
1.2 责任中心的特点:
1)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统一体, 必须做到权责明确、权责相当。
2)目标一致性。
各预算责任主体的整体目标必须一致, 应围绕着集团的总目标确定各自的目标。
3)责任中心所行使的权力和所承担的责任是可控的。
1.3 责任中心分类
责任预算的信息归集和考核对象为各级责任中心。
根据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和下放给各级管理人员决策责任的性质和层次, 集团公司的责任中心可分为三个层次: 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费用中心。
1.4 划分责任中心的意义
➢划分责任中心, 能够将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责任目标和具体的责任预算目标按照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逐级分解, 使各责
任中心明确各自的预算目标, 经过各层责任中心预算目标及
考核目标的实现保证集团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划分责任中心, 便于制定预算编制的组织、执行及执行监督、考核等基本程序与操作规范。
2.投资中心
2.1定义
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预算责任单位, 它是需要对其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
2.2划分原则
➢投资中心责任主体是对资产具有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的独立经营单位。
➢管理责任人具有决策权, 其决策能够影响决定本单位投资及其效益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