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

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


中山岐江公园 景观改造
遗留铁轨
改造后的铁轨
铁轨的再利用设计 工业革命以蒸汽和铁轨的出现为标志。铁轨也是造船厂最具有标志性的景 观元素之一。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小阻力下进行,却为步行者提出了挑 战。而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是跨越的乐趣, 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符号,改造后用绿 草点缀,鹅软石铺地,也形成了一种重要景观元素。
Thank you!!
北京798艺术区 包豪斯
包豪斯德式建筑风格在798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那些有着一个个圆弧尖顶、 锯齿一样的厂房,它们反映了“一五时期”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在北京 的其他地方,你再不能看到这样富有内涵的建筑群,说它富有内涵,除了那独特 的建筑风格外,更多的是在那些稍显破旧的厂房、墙壁中所散发出的历史气息。
北京798艺术区 工业遗产改造
七星路与七星东十字街
这里是原来798厂化工仓库的一部分,曾经这里是工厂铁路专线的终 点,2001年以后,厂区内长期闲置的铁路被拆除,化工仓库变成六家画 廊,铁路的终点也变成了距离化工仓库两百米的751工厂。 在画廊的两边都有供游客休息的空间,并配有座椅、植物和雕塑作品。
1.体现工业化时代的普遍性的含意。工业化时代强调用机器代替人力,强调机械性
如厂区中原有的压扎机、切割机、牵引机等机器,在公园的形式上也充分体现工业化时 代的特色。
2.体现中国20世纪50一一70年代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和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时 代特色。因此,在设计上充分提取车间中仍然保留的形式符号,如领袖像、标语、口号、 宣传画等,以创造一种历史的氛围。 3.体现造船、修船的特色。以船为主题,在公园的形式和功能上予以充分的表达, 形成另一层面上的特色。
中山岐江公园 植物配置
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很少见到公园里常见的园艺花木,大量使用了乡土野 草,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通过与机器的对比,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 氛的主要材料。生态和环境也是歧江公园的主题之一 。
北京798艺术区 区位
北京798艺术区,西 起酒仙桥路,东至将台乡, 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 台路,地处四环以外。周 围有花家地、草场地、环 铁、北京艺术车间、费家 村、索村、长店村、北湖 区酒厂等艺术聚集地。 而798艺术区成为其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798在国内外知名度的不 断提高,各种服务业、文 化娱乐业也相继出现,如 餐饮、酒吧、服饰饰品店 等争奇斗艳,日见红火。
北京798艺术区 景观要素
环境小品采用工业遗产改造,富有浓郁的工业时代气息前
废旧工业厂房,废旧厂房可以保留人们对于宁波历史的一种记忆。将历 史旧迹与当代特征,记忆与创新,机器技术与艺术,人工与生态相结合, 将无形的遗产保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做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强调人在 公园中的参与性。
中山岐江公园 总体布局
岐江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 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厂 的特有元素如铁轨、灯塔等进行 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同时, 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 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成新 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在路网设计方面采用若干组放射 性道路组成,既不用中国传统园 林的曲线型路网,又有别于西方 园林规整的几何图形。
北京798艺术区 由来
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 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 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 厂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 施工,1957年10月开工生产。 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 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 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配合大山子地区的 规划改造,七星集团将这部分闲置的厂 房进行出租。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 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厂房并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 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由于艺术机 构及艺术家最早进驻的区域位于原798厂所在地,因此这里被命名为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 由来
原为原国营798 厂等电子工业 的老厂区所在 地。面积60多 万平方米。
北京798艺术区 包豪斯
厂区的部 分建筑采用现 浇混凝土拱形 结构,为典型 的包豪斯的建 筑,在亚洲亦 属罕见。
718联合厂是由德国德绍一家建筑机构负责建筑设计、施工,这家建筑机构和 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层面上是共通的。其主要特点是: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 灵活多样。这种学派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案例分析
——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
中山岐江公园
鸟瞰图
中山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片城市公园绿地;岐江公园占地 11公顷,设计独特,别具一格,以工业化为主题,因历史而深沉,因文化而 生动。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 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 后期。
中山岐江公园 场地概况
岐江公园位于广 东省中山市区,园址 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 园址东临石岐河(岐江), 南依人民桥,北距富 华酒店近百米,总面 积11公顷,其中水面3. 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 相联通,沿江有许多 大榕树,场地基本为 平地。
中山岐江公园 景观遗存现状
船厂大食堂
遗留物
文革标语
办公室
北京798艺术区 工业遗产改造
塔吊的保留 红房子是一辆报 铁道部唐山机车 废的公交车改造。 车辆工厂于1971年1 月生产的火车头。
北京798艺术区 景观要素
作为工业遗产性改建的北京798艺术区,原有植物种植相对很少,主要 干道也没有花圃等绿色植物点缀。总体上还是保持原有工厂的种植面貌。 一些次要道路的植物,主要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布置形式。
中山岐江公园 景观改造
遗留的船坞 遗留水塔
改造后的船坞 改造后琥珀水塔
船坞的再利用设计 琥珀水塔的再利用设计 在保留的钢架船坞中抽屉式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旧结构 一座上世纪 50——60年代的水塔,被运用了现代现代科技之后,却有了别 作为荫棚和历史纪念物而存在。新旧结构同时存在,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 样的价值。时间被凝固,历史有了凭据,有了新的功能,仔细的造访者还会注 形式的对比是过去与现代的对白。 意到这一玻拍水塔的生态与环境意义,其顶部的发光体利用太阳能,将地下的 冷风抽出,以降低玻璃盒内的温度,而空气的流动又带动了两侧的时钟运动。
中山岐江公园 功能布局
红色区域是工业 遗产区,大部分关于 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 都分布在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 娱乐区,这片区域主 要有中山美术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 生态区,这片区域的 主要功能是让游园者 嬉戏、散步用。
中山岐江公园 景观改造
废旧工厂景观改造手法1:保留 (1)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有形式,全部古树 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 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 (2)构造物的保留: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 留。一个红烟囱和两个水塔,也被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 (3)机器的保留: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中,成 为丰富景观空间结构的、独特的重要艺术设计元素。 废旧工厂景观改造手法2: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 取向。从艺术性来讲,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 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和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 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 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 求和欲望。
中山岐江公园 历史沿革
岐江公园的旧址是粤中 造船厂,在七、八十年代前 往中山,走水路是最便捷的 方式。当时的粤中造船厂繁 荣昌盛,曾是中国毛泽东时 期想提早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的一个基地。后来铁路开通, 造船厂很快从壮大走向衰亡, 结束经营后在中山市中心留 下了一片废墟。
粤中船厂鸟瞰图
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艰辛,是20世纪近50年来中 国工业化历程的一个缩影。它经历了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60年代的 “文化大革命”,70年代末邓小平先生的改革开放80-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 发展的关键阶段,直到它不再适应现代造船业的潮流,于1998年正式倒闭。 但它是中山市历史上重要建筑之一,从中可以看到中山市时代的发展和历史 的变迁,对城市文明的延续,城市历史的凝固,它见证了中山市由一个农业 小镇,经历重工业发展,再到现在的中型现代化电子城市的发展历程,粤中 造船厂是中山市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