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高西沟煤矿安全预评价学生:学号:专业:安全工程班级:指导教师:前言课程设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它建立在以前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的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连接起来。
本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建设项目提供的基础资料为依据,以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为评价对象对高西沟露天煤矿进行安全预评价。
高西沟煤矿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煤田铜匠川详查区的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准格尔旗乌兰哈达乡,整个矿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1′50″~110°13′13″北纬:39°42′44″~39°44′07″本次安全预评价主要以建设项目提供的基础资料为依据,以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为评价对象。
评价围主要包括高西沟露天矿生产系统、主要环节和生产工艺过程,即采剥、运输、排土、边坡稳定、防灭火、防治水、爆破器材储存、运输和使用、电气、总平面布置、职业危害管理与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
本安全预评价报告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制。
目录前言......................................................................................................... 第一章概述.. 01.1 安全评价对象及围 01.2 评价依据 01.2.1 法律、法规、规程 01.2.2 建设项目提供的资料 (1)1.3 评价原则及目的 (1)1.4 安全预评价程序 (2)第二章矿井的概况 (4)2.1 建设单位简介 (4)2.2 建设项目概况 (4)2.2.1 地理概况 (4)2.2.1.1 位置与交通 (4)2.2.1.2 矿区地文、水文和气象 (5)2.2.1.3 矿山建设与生产简介 (6)2.2.2 矿井安全条件 (8)2.2.2.1 地层 (8)2.2.2.2 矿床地质构造 (11)2.2.2.3 煤层赋存情况 (11)2.2.2.4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14)2.2.2.5 工程地质特征 (15)2.2.3 煤矿设计概况 (16)2.2.3.1 露天开采境界 (16)2.2.3.2 储量及剥离量 (17)2.2.3.3 开采工艺和开采程序 (18)2.2.3.4 采掘场运输方式和剥采方法 (21)2.2.3.5 穿爆工程 (22)2.2.3.6 采掘场与排土场的边坡稳定 (23)2.2.3.7 消防 (24)2.2.3.8 工业卫生 (25)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7)3.1 危险、有害因素定义 (27)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7)3.2.1 滑坡灾害 (27)3.2.1.1 采掘场及排土场边坡稳定危险、有害因素 (28)3.2.2 运输危害 (28)3.2.3 爆破危害 (29)3.2.4 电气线路危害 (30)3.2.4.1 电气线路危害的辨识 (30)3.2.4.2 电气危害程度分析 (30)3.2.5 机械危害 (31)3.2.5.1 机械危害分析 (31)3.2.5.2 机械危害后果分析 (31)3.2.6 气候危害 (31)3.2.6.1 地区气候条件 (31)3.2.6.2 气候对作业的危害 (31)3.2.7 火灾危害 (32)3.2.7.1 自燃火灾 (32)3.2.7.2 外因火灾 (32)3.2.8 水害 (33)3.2.9 职业有害因素 (34)3.2.9.1 烟尘 (34)3.2.9.2 扬尘 (34)3.2.9.3 生产性噪声 (34)3.3 危险有害因素汇总 (35)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39)4.1 评价单元划分 (39)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39)4.2.1 危险性预先分析法 (39)4.2.2 类比分析法 (41)4.2.3 事故树分析法 (41)4.2.4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42)第五章露天矿主要评价单元安全预评价 (45)5.1 采剥系统安全预评价 (45)5.1.1 采剥系统设计情况 (45)5.1.2 安全预评价 (48)5.1.3 评价结果 (49)5.2 运输系统安全预评价 (50)5.2.1 运输系统设计情况 (50)5.2.2 安全预评价 (51)5.2.3 评级结果 (52)5.3 排土系统安全预评价 (53)5.3.1 排土场设计情况 (53)5.3.2 安全预评价 (54)5.3.3 评价结果 (56)5.4 边坡与滑坡防治系统安全预评价 (56)5.4.1 采掘场与排土场参数 (56)5.4.2 安全预评价 (57)5.4.3 评价结果 (58)5.5 防灭火系统安全预评价 (59)5.5.1 防灭火系统设计情况 (59)5.5.1.1 火区治理 (59)5.5.1.2 消防给水系统 (61)5.5.2 安全预评价 (62)5.5.3 评价结果 (62)5.6 排水系统安全预评价 (63)5.6.1 防排水系统设计情况 (63)5.6.2 安全预评价 (65)5.6.3 评价结果 (66)5.7 爆破器材运输及储存和爆破作业安全预评价 (66)5.7.1 爆破作业设计情况 (66)5.7.2 安全预评价 (67)5.7.3 爆破伤害事故树分析 (70)5.7.3.1 建立事故树 (70)5.7.3.2 求最小割集和径集 (70)5.7.3.3 结构重要度分析 (70)5.7.3.4 结论 (71)5.7.4 评价结论 (72)5.8 供配电系统安全预评价 (72)5.8.1 供配电系统设计情况 (72)5.8.2 供配电系统安全预评价 (74)5.8.3 触电伤害事故树分析 (75)5.8.3.1 建立事故树 (75)5.8.3.2 求最小径集 (75)5.8.3.3 结构重要度分析 (76)5.8.3.4 结论 (77)5.8.4 评价结果 (77)5.9 矿区平面总布置及辅助设施安全预评价 (77)5.9.1 设计情况 (77)5.9.2 安全预评价 (79)5.9.3 评价结果 (79)5.10 职业卫生单元安全预评价 (80)5.10.1 职业卫生概况 (80)5.10.2 职业卫生安全预评价 (80)5.10.3 评价结果 (81)5.11 矿山救护和应急救援系统安全预评价 (81)5.11.1 设计情况 (81)5.11.2 安全预评价 (81)第六章事故案例 (82)6.1 事故案例 (82)6.2 本矿应吸取的教训 (85)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6)7.1 安全技术措施建议 (86)7.1.1 采剥作业安全建议 (86)7.1.2 运输作业安全措施 (87)7.1.3 排土作业安全措施 (88)7.1.4 滑坡防治安全措施 (90)7.1.5 火灾防治安全措施 (90)7.1.6 水灾防治安全措施 (91)7.1.7 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92)7.1.8 供电系统安全措施 (92)7.1.9 总布置及辅助设施安全措施 (93)7.1.10 职业卫生安全措施 (93)7.2 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94)第八章安全评价结论 (96)8.1 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96)8.2 项目评价结论 (98)第一章概述1.1安全评价对象及围本次安全预评价主要以建设项目提供的基础资料为依据,以建设项目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为评价对象。
评价围主要包括高西沟露天矿生产系统、主要环节和生产工艺过程,即采剥、运输、排土、边坡稳定、防灭火、防治水、爆破器材储存、运输和使用、电气、总平面布置、职业危害管理与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程本安全预评价报告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制。
主要依据有:1)《中华人民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国劳动法》(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4)《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5)《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第4号令发布)6)《中华人民国煤炭法》(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7)《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8)《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GB50197-20059)《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6号令)10)《煤矿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技装字[2003]114号文)11)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12)AQ8002-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13)AQ1095-201414)煤安安监字[2000]第17号关于发布《煤矿矿山救护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和《煤矿救护规程》15)《安全生产许可条例》16)重大危险源辨识18218-200017)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办字[2008]39号关于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工作的通知。
1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1.2.2建设项目提供的资料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2)《自治区侏罗纪煤田铜匠川区煤矿详查报告》1.3评价原则及目的安全预评价的工作原则是以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和特征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对系统进行科学和实事的分析、评价,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本次预评价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分析高西沟露天矿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评价各单元或系统的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条件,确定建设项目的危险程度(等级),提出对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为煤矿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为其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服务。
1.4安全预评价程序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是以项目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露天矿生产系统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然后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作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并依据有关标准,评价建设项目能否满足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相关标准要求;提出消除、减弱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建议,最后给出预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