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题(含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1.“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俗称“灰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
小乐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
【实验】检验草木灰的成分,用如图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
(1)取少量草木灰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
(2)写出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的实验方法:。
(3)如图实验过程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其作用除了可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能。
(4)若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其结果会偏大。
原因是。
2.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进入美国、墨西哥、泰国等海外国家,“高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施工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Fe2O3Al2O3+2Fe,此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该反应过程中能转化为热能。
(3)查阅《化学手册》知,Al、A1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 A12O3Fe Fe2O3熔点/℃660205415351462沸点/℃246729802750﹣﹣﹣﹣该同学推测,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
3.小金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他依照钢铁锈蚀的探究方法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査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CO3]俗称“铜绿”。
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请完成“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经仔细了解了水龙头的使用环境后,据“铜绿”的组成并参考铁生锈的原理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作用而形成的【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
小金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实验较长时间后。
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评价与改进】小金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
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4.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现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二氧化碳的下列发生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③(2)对CO2进行净化、干燥,并进行Mg在CO2中燃烧的探究实验。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接()()接()()接()()(3)实验开始时,在点燃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2,待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4)实验中,镁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字母)。
A.MnO2加快反应速率B.半分钟内球形III中产生气体少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D.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
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填写字母)。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探究可然物燃烧需要氧气C.说明红磷与白磷是性质相似D.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I中,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反应(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6.“3.15”央视曾曝光深圳海砂危楼,因建设时使用大量海砂,海砂中超标的氯离子严重腐蚀建筑中的钢筋,导致严重的建筑物开裂等危险问题。
查阅资料得知:海水中主要含有氯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海砂中含有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多种盐分,氯离子(Cl﹣)超标,会破坏钢铁的纯化膜,引起钢铁锈蚀。
(1)某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Cl﹣),做如下实验:①将海砂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得到海砂清洗液中加足量硝酸钡溶液,再次过滤,得到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第①步中加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第②步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建设部规定: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要求方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对于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等于氯原子质量)的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06%,若上述实验定量检验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先取样,将海砂用蒸馏水充分浸泡洗涤,实验过程中需要直接测量的量是。
7.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并由此而制得CO气体。
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后制取CO时,常不需加热,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试管内倒入一定体积的甲酸,然后再小心、缓慢地沿试管壁倒入等体积的浓硫酸,这时可见试管内液体分上、下两层,在两层液体的界面处有少量气泡,轻轻振动试管,可见液体交界面气泡增多,改变振动的力度可控制气泡产生的速率。
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该法制CO不需加热的原因。
(3)以上操作方法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4)具支试管(试管侧壁有一支管,如图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
请说出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所具有的共同作用。
8.为了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小金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
他取三种金属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进行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实验记录如图乙。
(1)A装置的名称是;(2)实验中还要控制的变量是(写出其中一个);(3)为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应该(选填“A”或“B”);A.从刚开始产生气体时收集B.从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开始收集(4)根据图乙,小金得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为a>b>c,他的依据是。
9.小金利用如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步骤及现象: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
②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
请回答:(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②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2)步骤③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10.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氧化铜(CuO)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Cu2O)。
(1)已知CuO和Cu2O在加热条件下均能被。
X气体还原为Cu,X是CO、H2中的一种气体。
根据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应为。
(2)按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步骤①通入气体、②点燃酒精灯、③气体验纯,其先后顺序为(填编号)。
(3)U型管中的现象可以作为玻璃管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
(4)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1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2克,m2:m1=8:a.当a 的取值范围是时,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11.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是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
小乐利用实验室仪器和药品模拟工业制备过氧化钙晶体,并对所得产品进行组成测定。
查阅资料:①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I;②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在0℃时稳定,但受热(如烘干过程中)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加热至130°C时变为CaO2,加热至400~425℃时完全分解为CaO和O2。
【实验一】模拟工业制备过氧化钙晶体【实验二】对所得产品进行组成测定(1)在实验室完成操作①,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对分离出的过氧化钙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判断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取18.0g产品(CaO2•nH2O),利用电热丝加热至完全分解,测得B装置增重10.8g、C中铜网增重1.6g。
判断样品已经完全分解的现象是,n=。
12.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1)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金属m镁m铝(填<、>或=)(2)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量取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3)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A、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13.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FeSO4•nH2O 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铁架台等已省略)。
已知:①FeSO4 和FeSO4•nH2O 加热时易被空气氧化;②FeSO4•nH2O FeSO4+nH2O;③碱石灰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1)步骤Ⅰ打开K1导入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
(2)步骤Ⅳ中的操作乙是通二氧化碳直至C 装置冷却至室温,则操作甲指的是。
(3)有同学建议,为加快产生CO2的速率,可将A 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
试问,制取气体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越好?其理由是。
(4)步骤Ⅵ称量,若晶体FeSO4•nH2O 质量为m,反应前后C 装置质量减少了m1,D 装置质量增加了m2,则此晶体中的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用字母表示)14.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A装置制取的氧气,经B后通入C装置,使塑料试样能充分燃烧。
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某种液体,其作用是。
(2)装置C中直玻璃管中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装置D增重2.7g,装置E增重6.6g,则样品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小叶认为,此实验测得的结果会不准确,应增加一个洗气装置,请你说出原因并写出正确的修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