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借款合同【篇一:公司关联方借款税务探讨】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各分子公司资金需要,公司关联方借款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主要方式有自有资金拆借和统借统贷两种。
本文以现有税法条款入手,分析探讨两种方式下企业关联方借款涉及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处理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正常情况下,关联企业中出借方根据借款金额、期限、约定利率提供资金给借款方,出借方对收取的利息收入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借款方在税前列支并抵扣支付的利息支出,就整个公司合并口径看关联方借款可以说是企业所得税零税负。
但受国家在防止资本弱化和资本金未到位情况相关税法规定,使借款方一部分利息支出不能完全在税前列支,导致增加企业所得税。
1.自有资金拆借(1)资本弱化调整利息结合财税〔2008〕121号的规定,关联方借款比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借款利息方可扣除:①借款方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在5:1金融企业)或2:1(其他企业)内;②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③借款方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在实务中,关联方借款比例可能会突破规定比例,但文件相关规定表明,只要能够证明借款行为符合条件,可以税前列支利息支出;反之,则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准备、保存、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关联债权投资金额、利率、期限、融资条件以及债资比例等均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资料;证明债权、债务双方所得税税负相同的证明材料,以说明不存在利用税负差等规避所得税情况。
(2)资本金未到位调整利息国税函〔2009〕312号文件对企业由于投资者投资未到位造成的利息支出和扣除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只要是投资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按照预期的合同缴纳足够的资本额,那么这个企业在外部借贷所产生的任何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不能算作企业的合理支出金额,这些资金都必须让企业管理人员独自承担,计算企业应该缴纳所得税的过程中不允许扣除。
2.统借统贷统借统贷,即借入资金是关联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后分借给企业的,借款方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可以全额扣除。
根据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一条做出了以下规定:“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借入方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可以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地分摊利息费用,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
”但是,该政策能否推广到所有企业还有待明确。
二、营业税1.自有资金拆借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如果关联方借款过程中产生利息问题,则应由出借方按规定缴纳营业税。
另外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及时二者之间没有太多的利息流通,但是涉及到了融资转让定价,税务部门有一定的权力按照当时条件下的利率计算借贷款方面的利息收入,以此作为企业营业税的计算税率基础。
因此,关联方面免费拆借资金有很大的风险,这个过程要尽量的缩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要及时和税务机关沟通。
2.统借统贷财税〔2000〕7号中规定,企业核心单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之后,将贷款的金额如数下拨到基层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要按照自身向银行借贷时的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同样高的利息。
另外国税发〔2002〕13号中又规定,集团企业中的母公司(下面简称企业集团)委托本集团中涉及财物的公司代理统一借贷、统一还款的业务形式,从财务公司收取上来的用于归还给银行等经融机构利息的金额不进行营业税的缴纳;财务公司承担此项统借统还委托贷款业务,从贷款企业收取贷款利息不代扣代缴营业税。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金融机构借款频繁,自有资金往来较多,统借统贷确认比较困难,因此应与税务部门的充分沟通,在签订统借统贷合同的前提下,按照不高于实际同期金融机构平均贷款利率,同时满足利息支出不超过企业实际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按“税不重征”的原则不计征营业税,而对资金的划拨,利息的计算、财务核算不做具体要求。
三、印花税实务中,由于借款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故不少地方税务局要求企业按照印花税中《借款合同》税目缴纳印花税。
但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列明涉及到印花税的缴纳合同指的是:“贷款方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并没有提到贷款方面和那些非金融机构签订的合同。
因为印花税的征收范围是采用的正列举征税的方式,只要是不在举证范围之内的任何合同都不需要缴纳印花税,所以关联企业之间签订的那些借贷合同都不在印花税的缴纳范围之内。
四、集团内部关联方管理费用划拨的涉税处理1.关联单位间的管理费用划拨或效果是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
2.划拨管理费用的企业实际税负率小于或等于接收资金的境内企业实际税负率,只要符合上述之一的资金往来所产生的利息支出是允许税前扣除的,除这两项外,其他的关联单位间的资金往来是必须执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五、结束语在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基于当前的税法制度对公司关联方借款税务风险控制展开探讨,能有效增强公司经营效益和风险防范能力。
【篇二:企业借款合同】重要提示为了维护您的利益,请您在签署本合同前,仔细阅读如下注意事项:一、您已经具有与借款及担保相关的必备法律常识。
二、您已阅读本合同所有条款,并已知悉其含义,同时对涉及贵方权利与义务的内容给予了充分的注意。
三、您已确保提交的有关证件及资料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四、您已确认自己有权在本合同上签字。
五、本合同所有条款均为双方意思的真实表示。
六、请您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工整地填写需要您填写的内容。
企业借款合同合同编号:甲方(借款人):(以下简称“甲方”)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码:乙方(贷款人):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在遵循自愿、平等、互利、诚信原则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1条借款金额与币种本合同项下借款币种为(大写)。
第2条借款用途本合同项下的借款用于,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擅自改变借款用途。
乙方有权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贷款资金支付接受乙方管理和控制。
本合同项下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第3条3.1 借款期限本合同项下借款人期限为以下第种:a.从乙方实际发放该笔借款之日起计年;b.从乙方实际发放该笔借款之日起计个月;c.其他:。
3.2第4条4.1 实际借款期限以借款借据为准。
人民币借款利率借款利率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施行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本合同项下人民币借款利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据此确定月利率为‰,并按下列公式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4.2 利率调整借款发放前,基准利率调整并适用于本合同项下借款的,适用新的基准利率并按原利率浮动比例重新确定借款利率;借款发放后遇基准利率调整,借款利率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a.本合同利率不变;b.按年调整;c.按季调整;d.按月调整;e.其他。
4.3 本合同项下借款的结息选择以下第种方式:a.按月结息,付息日为每月的20日,最后一次付息日为合同到期日;b.按季结息,付息日为每季末月的20日, 最后一次付息日为合同到期日;c.。
第5条5.1 外汇借款利率外汇借款利率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a.年利率为的固定利率;b.按libor/hibor)的利差组成的浮动利率,每个月浮动一次。
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每一利息期开始前两个银行工作日(伦敦时间中午11:00)路透社(reutres)金融电讯终端“libor=”页面中显示的同期拆放利率。
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每一利息期开始前两个银行工作日(香港时间中午11:00)路透社(reutres)金融电讯终端“hibor=”页面中显示的同期拆放利率。
5.2 外汇借款按照实际使用的日历天数计算利息,即一年为365天(闰年为第6条6.1 提款甲方提款时,必须满足下列前提条件:6.1.1 甲方已在乙方处开立还款账户;6.1.2 本合同已生效,且甲方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及乙方的要求,办妥与本合同项下借款有关的行政许可、批准、登记及其他法定手续;6.1.3 甲方已提交符合乙方要求的有关文件;6.1.4 本合同项下的担保已办理完毕所有双方约定的手续,且乙方的抵押权和/或质权已经成立并持续有效;6.1.5 已签订借款借据,且甲方没有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任一事项;6.1.6 至提款时,甲方因签订本合同所作的声明和保证仍是真实、准确、有效的;6.1.7 至提款时,甲方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签订本合同时基本相同,未发生任何重大不利变化;6.1.8 对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的贷款,提供证明贷款用途符合合同约定条件的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以及授权乙方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相关的乙方交易对手的书面文件;6.1.9 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乙方的要求,甲方须满足的其他条件。
6.2 甲方选择如下第种方式提取本合同项下借款:a. 按借款借据执行;b. 于年月日一次提取;c. 按下列时间、金额分期提取:年月日,金额(大写);年月日,金额(大写);年月日,金额(大写);年月日,金额(大写);年月日,金额(大写);。
6.3 本合同项下的贷款发放与支付采用:□ 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即乙方根据甲方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直接发放至本合同第6.4条约定的账户,由甲方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篇三:关联企业资金拆借】企业之间如何进行资金拆借企业之间相互借贷,企业间的资金拆借是否有效及发生纠纷如何处理及其合法化的途径等问题随之成为很多中小企业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此问题的处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从现有规定来看,限制或禁止企业间资金拆借相关规定。
从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来看,限制或禁止企业间资金拆借有如下规定: 1.《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第二十一条规定,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