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基本知识
1.2 舞台与舞台演出形式
一、几种常见的舞台形式 1、镜框舞台 A、特点:封闭式 B、观演关系:对峙的观演关系 (优、缺点) C、灯光布置特点:隐蔽性较强,以隐蔽的灯 光创造幻觉 (区别于现代派戏剧) D、布景、道具、人物的安排与灯光的关系
2、伸出式舞台
A、特点:半封闭式 两种剧场的结合状态 B、观演关系: C、灯光布置特点:半隐蔽状态 D、布景、道具、人物的安排与灯光的关系
3、中心式舞台(如图)
A、特点:无遮蔽性、开放性 B、观演关系 四面围观 C、灯光布置特点 无遮蔽性、开敞性 D、布景、道具、人物的安排与灯光的关系
4、车台(如图)
A、特点:流动性强 B、观演关系:对峙 C、灯光布置特点:焦点性较强 D、布景、道具、人物的安排与灯光的关系
5、转台 A、特点:流动性强、变化多、时间性强 B、观演关系:对峙 C、灯光布置特点:隐蔽性、焦点性较强 D、布景、道具、人物的安排与灯光的关系 《桑树坪纪事》
二、常见的舞台演出形式中灯光的变化 1、话剧演出 2、“T”台演出 3、临时搭台演出 4、歌剧演出 5、京剧演出 6、电视晚会演出
1、话剧演出 强调幻觉,灯光跟剧情走 2、“T”台演出 强调真实,等关于人物关系密切 3、舞剧演出 强调“点”,灯光跟人物走 4、歌剧演出 强调情,灯光跟音乐走 5、京剧(戏曲)演出 强调意境,灯光跟唱走,声光同步 6、晚会 综合性强
舞台的类型及发展演变
6. 演播厅:源自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一种电视综 艺娱乐模式 7. 户外大型演出舞台:起源于九十年代中期的集政 治经济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一种大型文体演出活 动或歌舞晚会 8. 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建设 发展的一种集展览比赛演出为一体的室内大型活动 场所,如文化娱乐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 等
第一章 舞台灯光系统
1.1 舞台及灯光的发展过程 1.2 舞台与舞台演出形式 1.7调光设备的使用 1.3 光学基本知识 1.4舞台照明常用灯具 1.5 灯光设计的一般原则 1.6灯光设计实例-演播室布光 1.7调光设备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舞台及灯光的发展演变过程;
2.了解舞台与舞台演出形式;
国有企业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六十年带到八十年代初以上海光 耀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后期以 邯郸灯具厂,北京星光为代表的集体企业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末期到现在,以我们艾 普、四川龙爪(奥罗拉)、广州隆达为代表 的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 第四阶段:吸收传统灯具和国外先进的舞台 照明灯且具创新型的民营企业,代表企业: 艾普、四川龙爪(奥罗拉)、广州飞达
本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掌握光学基础知识 掌握常用的舞台照明灯具结构和使用方法 掌握灯光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电脑灯的使用方法 掌握音响技术基础知识 能够正确使用电声器件、声源设备、调音台、信号 处理设备 能够构建基本的音响系统 能够进行简单的调音,并对音质进行评价
课பைடு நூலகம்涵盖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舞台灯光系统 音响技术基础知识 音响系统组成 扩音系统的调音技巧
教学计划
介绍:本学期为大家讲授《灯光音响设备及使用》 的课程,这是一门专业限选课。
授课内容:依托课本内容进行增减。 课时分配:1151151班共64学时(15.5周),实 验12次
灯光音响设备及使用
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舞台灯光、音 响工程和音响调音的常用设备以及其使用方 法,掌握灯光、音响设备的基础知识以及灯 光设备、电声器件、声源设备、调音台与信 号处理设备以及音响系统和扩声系统的调节 方法。授课重点为灯光设备及音响设备的实 际使用方法和调节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准备所需职业技能 。
古代茶楼
返回
镜框式舞台
返回
夜总会/歌舞厅(八十年代中期)
返回
的士高/DISCO(八十年代后期)
返回
歌厅(九十年代初期)
返回
演播厅
返回
户外大型演出舞台(九十年代中期)
返回
二、专业灯光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国内专业灯光发展起源于两个方面,舞台照 明灯光源自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造就的上 海光耀品牌,电脑效果灯光源自于国外。
电脑效果灯光发展概况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台湾企业为代表的适用于娱乐
场所的声控型灯具(所谓花灯) 第二阶段:以丹麦马田灯为代表的RS232信 号马田系列电脑扫描换色灯具(先歌) 第三阶段:以意大利黄金灯、高怡灯为代表 的DMX512信号电脑扫描换色灯具 第四阶段:以美国灯浪、丹麦马田 MACRO2000、意大利FUTURE LIGHT为代 表的摇头电脑灯 第五阶段:蓬勃发展的国产电脑灯(主要是 台湾灯和广州灯)
1.3 光学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光、光通量、光强、亮度、照度、色
表、显色性、色温。
①光:能引起视觉感应的辐射能,它以电磁波的形
式在空间传播。人眼所感觉到的不 是电磁波中很 小的一部分,称为现光。其波长一般在370- 780nm之间。(1nm=10-8m)
3.掌握常用的光学基本知识
。
1.1舞台及灯光的发展演变 一、舞台的类型及发展演变
1. 茶楼式戏院:起源于解放前大上海、北京城的戏 院戏楼 2. 镜框式舞台:中国解放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沿 习前苏联模式建设的剧院剧场礼堂 3. 夜总会/歌舞厅:八十年代中期学习西方的歌舞娱 乐模式 4. 的士高/DISCO:八十年代后期学习西方的娱乐 模式 5. 歌厅:起源于九十年代初期的融合戏剧歌舞的一 种综合娱乐模式
1151111班共58学时(14.5周),实验12次
。
教学计划
课程考核项目及权重分配:
本课程考核项目为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出勤、听课
及作业情况)、实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共四项。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 +考试成绩*50%(期中20%、期末30%) 考试时间:期末考试在第10周(11月18~ 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