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走路注意事项
走路算是老少皆宜的“最佳运动”。
但这个看似简单、每个人都能抬腿就做的动作,能真正做对的人却不多。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杂志《about》日前刊文指出,拖拉着脚、低着头、迈大步、内外八字……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不仅“难看”,还容易引发疲劳,导致腿、背部疼痛,甚至造成损伤。
本期,我们为大家纠正走路常犯的八个错误。
错误一:低头含胸。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称:很多人走路总是盯着地板,低头看着双脚,“这种方
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
”
而且,含胸时肺部的舒展空间
被“挤压”,呼吸也会变得短促,
容易影响心肺功能。
久而久之你会
发现,自己的呼吸非常浅,往往气
息还没有进入肺就被匆忙吐出,不
利于身体的重组供氧。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抬头挺胸,下巴与地面平行,背部稍稍向后“收拢”,这样可以防止肩颈背部出现疼痛。
眼睛目视前方3—6米的地方,可以帮你有效避开障碍物。
错误二:步子太大。
很多人觉得迈着大步走路“雄赳赳、气昂昂”,是精神好体力好的表现,尤其老人锻炼的时候,更容易大步走路。
“其实,这样的姿势也会伤身体。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室副教授苟波说,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
“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
地上。
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
力变差,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
会加重关节损伤。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如果是健步走,步幅可稍微大一些,但以不影响脚着地为宜。
错误三:脚掌拖地
部分人因为太累、鞋子太重、胫骨有伤或是腿部肌肉力量太差,走路时脚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而是脚在地上“拖沓”着,落地时也是全脚掌着地。
这种走姿缓冲也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
此外,这样走路,还容易给人以邋遢的感觉。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这种走姿的人,要加强对胫骨、脚踝和小腿力量的锻炼,最简单的莫过于踮脚、脚趾点地和脚后跟走路法。
踮脚练习是站在台阶边缘,
鞋后跟部悬空,先把脚跟尽量下压,再尽量上提,做10—20次;足尖锻炼是用脚尖在地面写出26个英文字母;用脚后跟走路,顾名思义就是“只用脚跟行走”,每次以20步为宜。
错误四:不摆臂或摆臂幅度
过大。
正常情况下,走路时挥臂是
为了平衡双腿的运动,如果有效
摆臂,运动者不但可以走得更轻
松,而且会获得更大的动力。
如
果走路时不摆臂,行走的平衡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顺拐”,甚至摔倒;如果摆臂幅度过大,一则会影响速度,二则会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走得慢时摆臂幅度小;如果是快走,可以像跑步一样,双手握拳,手臂弯曲90度,稍微增加摆动幅度。
错误五:内外八字。
走路如行车,车轮总应是平行的,歪轮子不可能滚得动车子。
但是走路时,能走正的人却很少,多数人都有轻微的内外八字。
其中,内八字比较少见,多数人都是外八字。
外八字的成因与走路习惯有关,即移步时须左右移动重心,故而脚尖习惯向左右外撇。
这样的走姿,
既不舒服也不雅观。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行走时找到地上的一条直线(地砖或水泥缝),一脚先对好,脚尖脚跟对齐直线,另一脚与之保持平行,然后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纠正错误的姿势了。
错误六:身体倾斜。
苟波说,不少人走路时身体站不正,会向前后或左右两侧歪斜。
这样的姿势容易引起背痛,也影响走路的速度。
要改变身体倾斜的行走惯性,通过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有助你站得更直。
错误七:选错鞋。
不适合走路的鞋有以下几个特点:
1.鞋底过薄,走路时会有硌脚的感觉;
2.鞋底过厚过重,走路时感觉腿特别“沉”,或是落地时声音特别大;
3.鞋帮过高,有些人穿着户外运动鞋走路,虽能对脚部提供充分保护,但过高的鞋帮不利于足踝的灵活运动;
4.鞋底过硬,鞋底无法弯曲来适应走路时脚底的“滚动”。
美国认证马拉松教练温迪·博加德纳建议,最好选择“慢跑鞋”或者“综合训练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选鞋的时候要留意,鞋子选轻的,“掰”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
后跟的上方有适当突起的衬舌,能起到保护跟腱的作用。
穿上
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有一定的防滑性。
此外,如果每天走路超过30分钟,你穿的鞋子应比平时的尺码稍大些。
错误八:鞋子超龄服役。
鞋子也像车子一样,行程超过一定距离就要更换,否则缓冲和保护作用就会降低。
苟
波说,最好的检查方
法就是看看鞋底“花
纹”的磨损情况,如
果这些防滑的条纹几
乎磨平,那就证明该
换双新鞋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说:“很多人走路时漫无目的,可能东看西看、左想右想,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走路上。
其实,有目的走和无目的的走路,效果差别很大,如果希望走得健康,一定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走路上,时刻留意自己的走姿、摆臂、呼吸,这样才能既显得精神、又锻炼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