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三)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1)组织的管理方式 X理论:用权威、控制、惩罚等方式管理职工, 形成组织目 标和个人动机间的严重冲突,计件工资制使职工在金钱需要 和社会需要的冲突中进行选择。阿吉里斯认为:现代社会精 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的管理环境不良,阻碍了个人的需 要和人格的发展。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 上下级沟通不畅;过分强调竞争和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2、双重性
(1)积极效应:顺境时的美德是节制, 逆境时的美德是 坚忍。
(2)消极效应:失望、痛苦和焦虑粗暴的对抗疾病等
3、差异性
主观的心理感受人的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不同, 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样。
二、挫折的差异性
(1)面临同样的挫折和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 感受,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挫折容忍力
即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是受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 挫折受挫力的高低,受三种因素影响:
(4)固着或强迫
对于受阻的目标持续不断的不健康反应会造成固着或强迫, 即把精力集中在目标上,继续徒劳地想完成受阻的目标, “拿脑袋撞墙”。
和应对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固着的人很少尝试用新的方 式来解决问题,变得像着魔一样,无法理性地为目标做出努 力。
强迫性行为含有不理智的追求之意,而不是有意识的、持 久的、考虑周详的行动。
(二)职工挫折特征
现代人有多种共同的心理冲突: 1、竞争与合作的冲突 社会竞争的现实和教育所要求的协力合作的品德之间的冲突导
致内心冲突。 2、欲望激发与抑制欲望的冲突 社会不断增长、花样繁多的欲望刺激与经济或传统道德所要求
的节制之间的冲突。 3、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理念上的自由意志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制约。
需要
动机
行为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动机冲突 意志
挫折情境
焦虑 冷漠 退化 幻想 逃避 固执 攻击 自杀 个性
愉快的情绪
实现目标
挫折感
挫折认知
克服障碍
无法克服
理智性反应
无法调整
调整目标
挫折情绪反应 实现新目标
[特征]
1、客观性
• 培根:我们的一生就是驾驭自己血肉之躯的脆弱的小舟, 驶过人世海洋的波涛。
2 主观因素(内在因素) 个人的生理条件: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
材、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带来的限制。
动机的冲突:
在生活中同时产生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动机同时产生,其中 一种动机得到满足,其他的动机受到阻碍和排斥,产生难 以选择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如得到提拔但是新的 岗位无法胜任。调至自己喜爱的岗位,但新的岗位同事有 隔骇。
(2)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构成 的挫折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样。
三、挫折的产生 (一)挫折的成因
1 客观因素(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
间限制、时间限制、自然灾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空 间狭小、噪音大、照明差、工作单调乏味、超时工作等。
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经济、道德、 宗教、习俗等人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方 式不妥、岗位和能力不适合、人际关系紧张、经营失败、 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
(5)认知失调
利昂·菲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心理学概念,描 述的是人们对于新信息或经历(尤其是和先前信念不同的 信息或经理)的反应。
我们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信息或经历,并由此建 立起一个复杂的态度和情绪网络。如果新的数据和我们已 “知”的相吻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一网络就会得到 强化和巩固。如果我们经历到某种和已“知”不一致的东 西,我们的脑子里的平衡就会打破,就会觉得有什么东西 不协调。
人总在想法和经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自己的失调感可 能会做出下列反应:
(1)置之不理。 (2)贬低新的信息或经历。 (3)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假设你的上司对你的表现好像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好话。 你深信他不喜欢你,因而你也讨厌他,这是你已“知”的 信息。
有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上司竟然在为你竭力争取一次提升 的机会!对老板说你绝对是本部门最优秀的员工,极力发 展潜力。这条新的信息和你已“知”的不符合。
第七章 人的挫折
第一节 什么是挫折 第二节 挫折行为 第三节 挫折与管理
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并不都能得到满足。动机指向行 为可能会遇到下列情况: (1)动机——获得满足; (2)动机——阻碍——达到目标; (3)一种动机进行时——出现另外较大的动机—— 放弃前一动机而满足后一动机; (4)动机受阻——无法达到目标而受到挫折。
目标受阻时,通常的反应有下列几种:
(1)应对 自我调整,适应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况。如商品价格上涨-
购买替代品或少买。 (2)以另一目标替代 目标受阻时,寻找一个替代目标。如没有升职希望的雇员
可能会换个工作。 (3)压抑、报复或退避 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偶尔也会有人报复那些阻碍了目标实
现的人或力量。
(3)工作性质
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个人才能和价值,获得自我实现 的满足;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工作性 质如果不符合个人的兴趣及能力,就容易成为心理上的负担。
(4)工作环境
通风、照明、噪音、安全、卫生等实质环境;单调乏味、缺少 变化使人感觉丧失。
(5)其它
工作休息安排不当、强迫加班、恶性延长时间、工资偏低、不 公平的晋升制度等等。
你会如何反应?
根据菲斯廷吉的理论,你的想法大约会变化。也许你会 调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我的上司其实挺欣赏我。也 许他并不坏,只是不知道怎么向别人表达他的赏识而 已。”
或者你会做出这样的调整:“我的上司不过是想显示自 己的重要性罢了,想用他对员工的关系来给老板留下深 刻印象。给我升职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过是 在玩弄权术而已。”
(6)挫折感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但行为受阻时: (1)改变行为绕过障碍 (2)改变目标而改变行为方向 (3)无路可走------产生挫折
第一节 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实质 (一)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 件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难以实现,需要难以满 足时所感受到的挫败、阻扰、失意、紧张的状态和 情绪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