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试题集共26页

测量学试题集共26页

测量学试题(一)一、填空题(18分)1、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顺序上(先控制后细部)2、我国的国家统一平面坐标系采用的是( 85年)坐标系。

3、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黄海平均海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

4、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方法。

5、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

6、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

7、地形图中为了清晰表示山头或盆地通常加入(示坡)线来表示。

8、地形图的分幅主要有(梯形分幅)和(正方形分幅)两种。

9、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5+3PPm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 5 )mm。

11、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坡度陡、缓、均匀)。

12、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竖转)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垂直、水平盘处于水平位置)。

二、解释概念(6分)1、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面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高。

2、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3、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三、判断正误(8分)1、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2、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其意义。

(╳)3、平面控制测量只有导线一种形式。

(╳)4、6度带和3度带其中央子午线是完全重合的。

(╳)四、某测量小组利用全站仪测量A、B两点高差,测得竖直角为-2°30 ′42″,A高程为283.50m,仪器高为1.5m,AB间斜距为246.342米,棱镜高为1.74米,求AB间水平距离及B点高程。

(不考虑球气差影响)(6分)解:平距=斜距×cosα=246.342×cos(-2°30′42″)=246.105m高差=斜距×sinα-i+V=246.342×sin(-2°30′42″)-1.5+1.74=-10.555mB点高程=HA +hAB=283.50+(-10.555)=272.945m答:AB间水平距离为246.105米,B点高程为272.945米。

五、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2分)六、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一段距离进行了5次观测,成果见下表,试对其精度评定。

(8分)七、计算支导线C、D两点坐标。

(12分)已知XA=1532.40m,YA=2320.78m,XB=2588.230m,YB=1530.820m.其它观测数据见图上,观测角为左角。

八、某经纬仪竖盘为逆时针注记,盘左读数为87゜56′36″,盘右读数为272゜04′12″,求该竖直角大小及竖盘指标差x值。

(10分)解: [(87°56ˊ36"+272°04ˊ12"-360°)]/2=[360°00ˊ48"-360°]/2=24"盘左竖直角=87°56ˊ36"-90°=-2°03ˊ24"盘右竖直角=270°-272°04ˊ12"=-2°04ˊ12"测量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6分)1、水平角2、比例尺精度3、坐标方位角二、填空题(16分)1、确定地面点位外业要观测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2、相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3、经纬仪的C值是由于()轴与()轴不垂直引起的误差。

4、水准观测中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轴和()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

5、直线定向所依据的标准方向线有()、()和()。

6、1:500地形图的编号为30—20表示的含义是()。

9、全站仪的测距指标为5+1ppm,表示每公里测距中误差为()mm.10、平板仪的测绘原理是用()法测水平距离,按比例将碎部点图解到()上,用()法测定高差,从而确定碎部点()。

三、判断正误(8分)1、导线的布设形式只有附合和闭合两种形式2、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3、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光滑曲面4、等高距的选择与测图比例尺有关四、完成下表图根水准的内业计算(10分)五、计算下图支导线C、D两点坐标。

(12分)已知XA=550.00m,YA=520.00m,XB=508.730m,YB=543.320m.其它观测数据均标在图上。

观测角为左角。

六、1、已知某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fx=0.08m fy=0.05m,导线全长为5km,求导线全长闭合差及全长相对误差,该导线是否符合图根导线技术要求?(6分)2、已知某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Xp=2050442.5m,Yp=18523775.2m,则该点位于6度带的第几带内?其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6分)七、1、某地形组用全站仪测得碎部点1的竖直角为-3°36 ′,斜距为142.72m,观测时镜高为2米,仪器高为1.34米,测站点A高程为75.0m,求碎部点1距A点水平距离及1点高程。

(6分)2、已知对某段距离等精度丈量了6次,其观测值分别为:146.274m,146.278m,146.270m,146.282m,146.272m,146.280m,试求其观测值中误差。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

(6分)3 、某经纬仪竖盘注记为逆时针,已知盘左读数为91°24′36″,盘右读数为268°36′12″,求该竖直角α及指标差X。

(4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5.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6.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7.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8.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9.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程差允许闭和差为或。

10.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到360°。

11.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180°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12.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3.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 、 仪器竖轴 、 望远镜视准轴 、 水准管轴 。

14. 一测站的高差ab h 为负值时,表示 A 点 高, B 点 低。

15.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水准路线长度__成比例分配或按___测站数___成比例分配。

16. 支水准路线,既不是附合路线,也不是闭合路线,要求进行___往返_测量,才能求出高差闭合差。

17. 从A 到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 、B 之间的高差AB h _3.628m __.18.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m 100,B点相对高程为m 200-,则高差=AB h _-300m _;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 -300m 。

19.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___对中___、____整平__。

20. 水平角是经纬仪置测站点后,所照准两目标的视线,在__水平__面上投影的夹角。

21. 测量误差是由于__仪器本身误差、 观测误差 、 外界自然条件影响_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22. 控制测量分为___平面 _和_ 高程 控制。

23.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经___校核与调整____的成果,不能使用。

24. 已知B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点高程为_240.000m __.25.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 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 的水准面上,则A 点的绝对高程是___0___,B 点的绝对高程是__100m __。

26.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m325.1,mm 555.1,005.1,则高差27. 经纬仪由___照准部、 水平度盘 、 基座__三部分组成。

28. 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_正_,俯角为_负__。

29.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__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 支导线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3、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4、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B )。

A.方向; B.高程; C.距离5、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 6、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B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7、已知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为(C )。

A.96° B.276° C.6°8、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m .D AB 72126=m .D BA 76126=,其相对误差为( A )A.K=1/3100; B.K=1/3200; C.K=000315.0 9、坐标方位角是以(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0.23 -0.55, -0.32CABC BA h h h10、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B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1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12、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A )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仪;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13、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A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14、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 )。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 15、视准轴是指(C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16、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