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24、测量上所讲的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5、测量上将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26、对某量进行了n次同精度观测,其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比各观测值的精度提高了倍。
、在测区内,选取若干个控制点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形成测区的骨架,称为控制网。
28、国家测量控制网可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9、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30、在小地区控制测量时,导线的常见布设形式有闭全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等。
31、经纬仪交会法按其布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侧方交会。
32、经纬仪前方交会法在选择待定点时应尽可能使交会角r接近于 90 度,并保证0°≤r≤150°。
(适用于“地测”专业)33、经纬仪后方交会法在选定待定点时不能位于由已知点构成的危险圆周上或附近。
(适用于“地测”专业)34、测量上所讲的GPS全称全球定位系统 ,由空中运行的GPS卫星、地面监控站和GPS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35、GPS定位系统是基于空间测距交会定位的原理设计而成的。
36、GPS定位方法分为单点与相对定位。
37、地图的比例尺常见有两种,即数字和图示比例尺。
38、将地形图上 0.1mm 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39、所谓地形,就是地形和地貌的总称。
40、地形图符号可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三大类。
41、地形图按比例尺的不同,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1:500 、 1:1000 、 1:2000 和1:5000的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4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43、地形图上,垂直于等高线而指向下坡的短线称示坡线。
44、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
45、传统的测图方法其实质是图解法测图,而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实质是解析法测图。
(适用于“地测”专业)46、地形图是地面的垂直投影,而航空相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
47、地形图常用的有梯形和矩形两种分幅与编号方法。
48、矿井联系测量可分为、矿井平面联系测量和矿井高程联系测量。
(适用于“采矿”专业)49、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
50、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方法主要分为几何定向和物理定向两种。
(适用于“采矿”专业)51、常用的竖井导入标高的方法有钢尺法、钢丝法和光电测距仪法。
(适用于“采矿”专业)52、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可分为矿井测量图和矿井地质图两大类。
(适用于“采矿”专业)53、矿图的分幅方法有正方形分幅和自由分幅两种。
(适用于“采矿”专业)54、平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统称为平面的三要素。
(适用于“采矿”专业)55、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56、在地形图上,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而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
57、在地形图上,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
58、常用的直线定线方法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适用于“地测”专业)59、电磁波测距仪按载波形式不同可分为光电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测距仪。
60、对某量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用改正数计算其中误差的公式是。
(适用于“地测”专业)4分,任抽5题,计20分)1、测量学2、地形测量学3、大地水准面4、纬线5、绝对高程6、直线定线7、直线定向8、坐标方位角9、象限角10、三角高程测量11、视准轴12、水平角13、经纬仪对中14、测量误差15、系统误差16、偶然误差17、精度18、中误差19、误差传播定律20、大地点21、线形锁(适用于“地测”专业)22、坐标正算23、坐标反算24、地形图25、比例尺26、比例尺精度27、图示(适用于“地测”专业)28、图幅29、等高线30、地性线3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2、矿井联系测量(适用于“采矿”专业)33、贯通测量(适用于“采矿”专业)34、矿图(适用于“采矿”专业)35、标高投影(适用于“采矿”专业)三、简述题:(每小题7分,任抽4题,计28分)1、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怎样确定直线方向?3、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使前、后视距离尽量相等?4、何谓水准仪视差?它是如何产生?如何消除?(适用于“地测”专业)5、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不同?6、观测水平角时,经纬仪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7、角度测量为什么要用正、倒镜观测?(适用于“地测”专业)8、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9、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10、国家平面控制网是按什么原则布设的?11、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计算有哪两点不同?12、经纬仪前方会、侧方交会和后方交会各适合于何种情况?13、简述GPS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4、简述等高线的特性?15、地形图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几种?各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适用于“地测”专业)16、简述经纬仪测图法的步骤?17、高斯投影属于哪种投影?其投影特征是什么?18、平整土地的原则是什么?19、标定巷道中线的步骤?(适用于“采矿”专业)20、简述等高线的描绘步骤?四、计算题:(每题8分,任抽3题,计24分)1、已知αAB=115°30',R CD=N30°15'W,试求R AB和αCD。
1、解:R AB=180°—αAB=64°30'αCD=360°—R CD=329°45'2、A、B为已知点,AB为附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见下表,求各点的高程。
点号距离(km)高差(m)高程(m)A1.6 +2.33145.28612.1 +2.81421.7 -2.24432.0 +1.430B 49.5792、解:fh=2.331+2.814-2.244+1.430-(49.579-45.286)=0.038m fh允===±108.8mmfh<fh允vi==-5.135liv1=-8mm v2= -11mm v3= -9mm v4=-10mmH1=47.609m H2=50.412m H3=48.159m3、有一闭合水准路线,已知A点高程为45.286m,观测数据见下表,求各点高程。
点号距离(km)高差(m)A1.6 +2.33112.1 +2.81421.7 -2.24432.0 -2.863B3fh允===±108.8mmfh<fh允vi==-5.135liv1=-8mm v2= -11mm v3= -9mm v4=-10mmH1=47.609m H2=50.412m H3=48.159m4、使用经纬仪观测某上坡方向的竖直角,竖盘盘左读数L=55°59'30",盘右读数R=304°00'50",试计算该方向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
4、解:δ=(R—L—180°)=34°00'40"x=(R+L-360)=10"5、对某线段丈量了5次,观测结果为:48.535m , 48.546m , 48.528m , 48.537m , 48.530m , 试计算其算术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5、解:x==48.5352mM=±3.2mm6、用DJ6级经纬仪观测某个水平角4个测回(四次),其观测值分别为:58°32'18",58°31'58",58°31'43",58°32'01",试求观测一测回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6、解:x= =58°32'00"m=M=7、在一个四边形ABCD中,观测了A、B、C三内角,测角中误差均为15",用三观测值去计算另一内角D,试求D角的中误差m D是多少?7、解:D=360—A—B—CmD=8、有一支导线A-B-1-2-3-4,已知αAB=45°00'00",各左角βB=239°30'00",β1=147°44'30",β2=214°50'00",β3=189°41'30",试推算各边的方位角。
8、解:αB1=αAB+βB—180°=104°30'00"α12=αB1+β1—180°=72°14'30"α23=α12+β2—180°=107°04'30"α34=α23+β3—180°=116°46'00"9、在21带内有A、B两点,其横坐标的自然值为:Y A=+156703.54m,Y B=-156846.25m,试计算该两点横坐标的统一坐标值?9、解:yA=21带+500km+YA=21656703.54myB=21带+500km+YB=21343153.75m10、已知M点位于轴子午线的西面37500.25 m,其轴子午线的经度为东经114°,试求M点在3°带内横坐标的统一坐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