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课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第五课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孟子》七篇
? (一)《梁惠王》上、下, ? (二)《公孙丑》上、下, ? (三)《滕文公》上、下, ? (四)《离娄》上、下, ? (五)《万章》上、下, ? (六)《告子》上、下, ? (七)《尽心》上、下。
文学常识
《孟子》是儒家学派重要的 学术著作,是记载孟轲言行 的一部书,是孟轲和他的学 生共同编著的。在这部著作 中,孟子提出了“仁政”、 “王道”、“民为贵”的思 想,他反对“霸道”,反对 战争;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行仁政;在学术上推崇孔子, 攻击杨朱、墨翟,继承和发 扬了儒家思想。
文学常识
《孟子》是语录体, 文风犀利,巧于辩 论,气势充沛(但达 不到“汪洋恣肆” ), 语言流畅,富有文 采,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对后代的 散文具有较大的影 响。
相关链接
? 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 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 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 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 的神祇样貌很奇特,人身 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 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 大唇,身材瘦削,身体除 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 的 。战国时许行托其为名, 标榜自己的农家学说。
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
不为陶冶,舍(啥)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 烦?”
? 厉:病,引申为损害。 ? 陶冶:这里指烧制陶器、冶制铁器的人。 ? 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何”
单用也可表示为什么 ,如上下文的“何” ? 纷纷然,忙碌的样子。 ? 惮,怕。
? “奚冠?”
“冠素”
? 曰:“自织之与(欤)?” 曰:“否,以粟易之。”
? 曰:“许子 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 曰:“许子以釜甑 /爨,以铁 /耕乎?” 曰:“然。”
? “自为之与?” 曰:“否, 以粟易之。”
? 层层诱导,暗伏辩机
?粟 栗
课文讲解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
课文讲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 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 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 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 为:治,研究。 ? 之:动词,去,往。 ? 踵(zhǒng):踵:脚后跟,名词用作动词。 ? 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
? 与,给。处( chù),住所。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孟子》
文学常识
? 孟子(约前372年~ 前289年),名轲,
字子舆,战国中期 邹(今山东邹县 )人, 孔子之后儒家学派
的主要代表 。后世 称孔子为“圣人”,
称孟子为 “亚圣” , 合称 “孔孟” 。也 曾周游列国,不为
诸侯所用,退而与 弟子万章等发展孔 子的学说,作《孟
子》七篇。
(陈相)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固:本来,当然
? 第一回合:
? 争论由头:膝文公不与民并耕而食, 是不是贤君?
? 结论1:百工之事不可耕且为也 ? 归纳推理(由个别到一般)
课文讲解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 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 路也。
?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 (劳心者与治天下者食于人)
?阶级剥削的合理性
课文讲解
1.“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 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 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 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 禽兽逃匿。
? 诚:副词,确实、的确。 ? 虽然:凝固结构,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 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 ? 贤者,指古代的贤君。
?飨 飧 ? 饔飧:饔(yōng):早餐;飧(sūn):晚餐。 饔飧,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治,指 治理天下。
课文讲解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 则诚贤 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 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 “然则”是一个表示承上的顺接关系的连词性结 构,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 独……与,表示反诘的语气副词,难道……吗? ? 为:治理
课文讲解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 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 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 下而路也。
? 大人:统治者。 ? 路:指奔波、劳累。
? 衣 (yì):动词,穿。 ? 屦(jù):草鞋,麻鞋。与“履”“屐”“屣”
不同
课文讲解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 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耒耜,耧,耙,耕耘, 耗(薅)
课文讲解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 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 仓廪(lǐn):粮食仓库。府库:藏财帛的 地方。
? 厉,病,使人民生病,困苦,译为损害。 ? 自养,供养自己。 ? 恶(wū),哪里,怎么。
课文讲解
. 孟子曰:“许子必种 粟而后食乎?” 曰:“然。”
?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 乎?”曰:“否,许子衣褐。
? “许子冠( guàn)乎?”曰:“冠。”
“供养”。食于人:被人供养。
第二回合:治天下不可耕且为
? 百工之事不可耕且为,治天下是大人 之事(前提)
? ?治天下不可耕且为(结论2) ? 治天下者劳心,劳心者治人,治人者
食于人(前提) ? ?治天下者食于人(结论3) ?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的三段论)
?孟子这三个结论的用意
? (百工之事、治天下者都不能耕且为也)
课文讲解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 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 人。天下之通义也。
?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人。 ? 劳心,指使用脑力劳动。劳力,指从事体力劳
动。 ? 治于人:被人统治。于,有时也用在见……于
结构中,表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 ? 食(sì):使动用法,给人东西吃,等于说
? 负耒耜(lěisì),扛着农具。 ? 氓:méng,百姓 ? 学,第一个字名词,指所学的(学问);
第二个是动词,学习。 ? 焉:代词,指许行或许行的学问
课文讲解陈相见孟子,道许行 Nhomakorabea言曰:“滕君 则诚贤 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 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