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17-12-23T21:19:55.0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作者:刘伟黄震王玮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变电运行集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我国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国网铜陵供电公司安徽省铜陵市 24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变电运行集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我国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电力运行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其不断升高的智能化要求变电值班方式、调度指令以及遥控方式等都相应的发生改变,电力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有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经验,探讨了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创新策略,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一、我国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压力大,异常事件多,需要进行大量巡检、维护、倒闸等操作,如果出现操作差错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事故。

纵观我国历年来变电运行管理事故,除了少数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外,大多数都与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

如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安全措施与场站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工作人员现场安全措施交底不细致,违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现场缺乏安全监控等。

虽然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有大量的规章制度,但有不少变电站的安全工作都被弱化,如工作票制度、许可制度、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制度等都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此外,现有的变电运行管理培训工作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真正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要求、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变电运行日常工作中,未能深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习惯性违章等行为,防止误操作事故等措施更是不到位,很多安全管理措施都流于形式,仅是应付检查而未真正落到实处。

2.变电运行设备巡检存在的问题
设备巡检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巡视路线细心巡检设备,及早发现并处理设备缺陷和异常。

但由于变电运行巡检工作极为单调枯燥,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尤其是在设备运行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设备巡检工作似乎只是监视和例行维护,极易使工作人员思想麻痹、产生厌倦情绪,无法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个别工作人员甚至走马观花,使设备巡检工作成为走过场。

在巡检路线的制定上,不合理现象也较为普遍,再加上变电站扩建和设备改型未能及时修订巡检路线图,标志脱落不清等原因,造成不少设备成为巡检路线上的盲区,极易使设备巡检不到位、巡检工作不全面。

3.变电运行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
我国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主要采用定期维修制度,在这种维修管理制度下,能有效减少和防止变电设备突发故障的发生,并预防隐蔽性故障。

采用定期维修制度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需要事先制定设备使用与维修计划,并严格按照维修计划来进行实际工作。

但这种维修管理方法极容易造成设备检修不足,维修重点不清,检修过于频繁加剧设备磨损,缺乏针对性,出现盲目维修等现象。

同时,由于定期维修是一种到期必修的方法,无论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工作人员都需要执行维修工作,会对设备日常工作状态的观测积极性造成影响。

虽然近年来不少变电站采用了状态维修与定期维修相结合的方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此外,由于气候、环境、气温,以及维修管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原因,也容易造成维修管理人员马虎行事的现象。

4.变电运行调度操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变电运行人员在调度操作中,极易因为误操作而引起或扩大事故,如误拉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接地线、带接地线合闸、非同期并列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设备环境因素。

如变电人员由于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使调度操作过程中判断不准确、技术水平不达标,包括操作票填写错误、无票操作或擅改操作顺序、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盲目操作、操作核对和检查不到位、监护不力或未有效监护等。

在设备环境方面,电力设备无明显标识、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操作环境不畅通等都有可能造成调度误操作。

二、创新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策略
(1)集中监控和分点操作模式的应用分析
在集中控制和分点操作模式上,要注意两个方面: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值班方式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调度的发令方式,对于前者而言,由于不同变电站的电压等级、规模大小等不同,在电网中的重要性也不同,技术水平和设备状况都存在差异,实施无人值守的条件也是不相同的,在实施集中监控和分点操作上,具体的值班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500kv、220kv及以下变电站在无人值守方式上的区别较大,500kv变电站中采用的管理模式应该为:设立独立的监控中心,进行集中控制,在变电站安排较少人数,实施集控运行。

220kv及以下变电站的管理模式应该为:建立区域性监控中心,进行集中控制,无需在变电站设置值班人员,进行分点操作。

对于后者而言,众所周知,在电网的安全运行中,调度命令是非常重要的,无论采用哪种运行模式,都应该重视调度命令。

应该尽量减少调度命令的中间环节,保证命令能够快速、准确以及安全的传送到目的地。

对此,要强化调度命令流经的环节业务,如果依然采用“转发令”的方式势必会加大监控中心的安全责任,限制其管辖的幅度,降低了集中监控和分点操作模式的效益。

在500kv变电站应该采用“正、预令均到集控站”的方式;在220kv及以下变电站则应该采用“预令到监控中心,正令到现场”的方式。

(2)遥控操作分析
实施无人值守管理模式之后,运行人员和现场设备之间的距离拉开了,通过遥控操作能够弥补这一距离,防止运行人员来回奔波。

对于监控中心的遥控操作来说,根据不同的职责分工,其主要任务是对电网的经济运行方式进行整体性操作,如:遥控操作电容器以及主变分接开关,保证电压的合格率以及电网的功率因数;实施拉、送负荷操作,控制负荷的平衡;根据调度命令,对单一主变中性点地刀进行拉合操作,用以控制系统的零序阻抗等。

由此看来,对于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模式来说,监控中心实施遥控功能是必备的技术条件,由当下的技术条件来看,监控中心实施遥控操作在技术和管理上是完全可行的,很多变电站有多年的相关经验。

在500kv变电站中,监控中心的遥控操作方式应该结合其组建方式以及实际的装备情况,发挥出具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设备的优势,将原来工作于主控室以及设备现场的运行人员配置在集控站以及设备现场。

其操作任务采用的是“转发令”方式,监控中心接收来自调度的“正、预令”,并根据任务类型进行分解:对线路、开关以及母线设备的操作任务是通过遥控操作来实施的,现场的少人值守运行人员操作相配套的电源隔离开关、变压器二次空开等,也可以在工作票安全措施中执行二次设备的操作;二次设备的操作任务由原来的集控站移至
变电站现场。

电网实施集中监控和分点操作的运行管理模式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调度遥控操作是由调度员进行的遥控操作,其在调度台对现场设备直接实施操作。

这种操作方式整合了调度发令和运行操作任务,在执行速度上有较大优势。

在采用调度遥控操作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电网事故和异常状况的处理时,由于调度遥控操作对执行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要注意对响应速度的控制;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调度运行和变电运行关注电网的角度有所差别,在采用调度遥控操作时不应该大规模使用。

三、结束语
电网运行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其不断升高的智能化要求变电值班方式、调度指令以及遥控方式等都相应的发生改变,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需要有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集中监控和分点操作,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实施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是顺应当下形势的科学管理模式。

同时,在实际实施中,也应该根据变电站的重要程度以及管理要求,在值班方式和遥控方式上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成群,刘强,刘晶东.变电运行、管理、巡检一体化系统探讨[J].黑龙江电力,20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