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前景的分析报告解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前景的分析报告解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前景的分析报告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显,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电动汽车虽然没有欧美等国家起步早, 但国家从维护能源安全, 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电动汽车研究一直是国家计划项目。

一、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史中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2001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

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的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当前,在各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中,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发展重点。

中国已经是世界汽车产业大国,但“大而不强”,未来的汽车工业必须探求新的思路。

电动汽车产业有望为中国汽车工业开拓新的增长点。

经过十年一剑的历程,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且已量产的车企分别有:比亚迪、东风、众泰集团、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上汽荣威;外企及合资汽车制造商分别有:特斯拉、丰田、日产、宝马、雪佛兰等。

未来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1年3月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经过2012和2013年的缓慢起步,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爆发,6月和9月两个月的销量均突破3万辆,然而,能够带来这些销量是跟国家对能源电动汽车的免税补贴密不可分。

2015年1月到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5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8780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416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3330辆。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分类1、混合动力汽车(无需外部充电)所谓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拥有两种不同动力源的汽车,即发动机和电动机;这两种动力源在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如起步、低中速、匀速,加速,高速,减速或者刹车等)下分别工作,或者一起工作,通过这种组合达到最少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实现省油和环保的目的。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燃油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

此类车型因蓄电池容量小,重量不大,充电方式主要在汽车起/停、加/减速的时候得到供应和能量的回收,因此不用外部充电。

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并且销量及技术水平较高的汽车制造商为日本的丰田、本田汽车公司。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进行外部充电,可以用汽油+电动模式进行驱动,也可纯电模式行驶,待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可随时给电池充电。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它又可以当作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只要单次使用不超过电池可提供的续航里程(一般做到50公里至80公里左右),它就可以做到零排放和零油耗。

因电池的成本费用高昂,此种车辆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家庭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然而,由于政府对能源汽车的重视而给予相应的税后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入家庭指日可待,并且也是目前汽车主流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车型。

国内主要代表车型为:比亚迪-唐、比亚迪-秦。

3、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提供动力源的汽车。

而对纯电动车而言,技术能力成熟,消费者首先能够感知的就是续航里程。

检视一下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以300公里为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产品续航能力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品牌很少,除了纯进口的特斯拉纯电动汽车(除去税后补贴,市场售价在64万-98万区间)之外,也就只有比亚迪和德国戴姆勒合资生产的腾势(除去税后补贴,市场售价在30万-35万区间)、比亚迪e6(因各地政府补贴不同,平均售价在25万-30万区间)等屈指可数的几款纯电动汽车,其余大部分汽车生产厂商制造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其范围大约都在150-200公里。

总的来说,纯电动汽车作为新兴事物,慢慢的让人们接受,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4、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也可以算作是纯电动汽车类型的一种,只不过“电池”是氢氧混合燃料电池。

和普通化学电池相比,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燃料,即补充氢气,类似于目前CNG、LNG这两种压缩气体与液态气体的加注方式。

相对于蓄电池充电,氢燃料的添加更快速、便捷,每次加满燃料的用时不超过5分钟,而不是等上几个小时来充满电,这与传统的汽油或柴油车型加满燃料所用的时间大致相同;并且氢燃料电池能解决纯电动车存在的重量过重,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高密度的氢气存储方式可以实现超过400公里的续航里程。

由于燃料电池通过将氢燃料转换成电能和水,为车辆提供动力,因此可实现零排放的电动出行。

但目前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国内至今无一辆氢燃料汽车问世。

混合动力汽车是短期目标,纯电动车是中期目标,而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

是上汽早在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中就确定的内容。

三、纯电动汽车目前发展方向1、纯电动汽车距离大规模推广还有距离纯电动汽车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首先,是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在实际工况中,纯电动车很难达到3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而短距离的续航里程给许多车主带来很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

其次,纯电动汽车的充电也是一个问题,目前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一般需要7-8小时,虽然有的蓄电池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充电,不过这极大地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而如此漫长的充电时间也成为也会阻碍电动车被大众接受,而国内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很欠缺。

如果要推广纯电动汽车,就需要不断建设完善大量的充电站,如同现在的加油站一样能使汽车方便、快速的充电。

2、公交车、出租车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由于公交车线路固定、管理统一、车速不高的特点,使其成为纯电动汽车推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方面,公交车线路固定,这样就可以控制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在蓄电池的续航里程内,而公交车又能统一管理,可以在晚上集中给公交车充电,这样就可以解决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和充电不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公交车的车速不高,蓄电池的性能可以满足其动力性的要求。

同时,像短途固定在市区内行驶的出租车也可以成为纯电动汽车推广的对象。

四、电动汽车充电模式1、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一般为普通充电,就是所谓的常规充电,其功能类似于加气站的售气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超市、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

这种充电模式是用现在的交流插头插在电动汽车上,通常家用220V 交流电压,一般一辆电动轿车的充电时间在5-7小时之间,个人认为,此类充电模式使用群会占大多数,尤其是私家车、出租车用户,此种方式下,充电电流和功率都较低,可有效的保护汽车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对电池寿命影响和对电网冲击都较小,还可充分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充电,其充电收费为民用电价,可降低充电成本。

(图为便捷式挂墙充电桩,仅个人使用,需交付设备费用)(图为落地式公共充电桩,只需办理电卡即可充电)2、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具有多种充电方式,可通过交流电进行慢充,也可通过直流电进行快充等等,根据电动汽车所承载的电池组容量大小不同,一般快速充电时间在40-60分钟之间,极大的缩短了使用常规充电所需要的时间,就目前整个市场来看,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数量比充电桩建设力度要大得多,个人认为,充电站的覆盖率之所以没有充电桩大,主要还是因为快速充电首先对电池组寿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次,充电站只是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应急充电的站点。

(图为电动汽车充电站)3、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目前我国也在不断积极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点站,顾名思义,充换电站不仅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方案,还可以进行汽车电池组的更换,这样以来,用户无需漫长的等待充电所需的时间,可直接换上充满电后的电池组继续行驶,换电池组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即可完成。

公交、环卫等商用充换电站,因定时、定点、定线的特征、产权明确,规模化应用方便。

因为具有较大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潜力。

国家电网也已明确发展换电模式,充换电站因车型、电池标准、接口等的不统一,目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若今后对于在市区短途高频率行驶的出租车用户来说,即省钱又不用浪费充电等待的时间,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较为统一的营运行业带来了极大优势。

五、纯电动汽车与燃料汽车经济对比石河子市油、电、气基本价格参数:93#油价:5.29元/升;民用电价:0.60元/度,车用天然气价:3.88元/方(已2015年9月21日油价、电价为准)。

根据目前市场主流的出租车燃料消耗的使用情况,按照百公里消耗情况来计算:1、百公里平均耗油量10升,即10升×5.29元/升=52.90元/百公里;2、百公里平均耗气量8方,即8方×3.88元/方=31.04元/百公里;对比发现,纯电动汽车百公里所需费用占纯天然气汽车的34.79%,占纯石油汽车的20.42%;均可节省1/3甚至1/4的消耗费用。

总结:在大众中,对电动车的疑惑普遍存在。

很多车友都会问:“如果我去郊游,半路上汽车没电了怎么办?找不到充电站,没有家用电源,岂不是只能叫人来拖车了?”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用担心,在电动车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的比亚迪公司正在加紧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准备建立充电桩(占地不到一平米的快速充电设置),但比亚迪目前优先考虑的是集团采购客户,尽量靠近他们的用车地点。

充电设施和续驶里程的限制使得绝大多数用户认为,电动车仅适用于短途出行。

希望这只是短时现象,很快,快充站就会遍及城乡,使用电动车也能像用汽油一样方便。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电机和驱动控制系统技术已基本成熟,但电池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所要求的续驶里程长、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都在加紧对电池材料、电池生产工艺、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随着这些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发展,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带来希望,在未来的10年电动汽车时代将会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