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字塔剖面图作业2埃德府神庙正立面图作业3卫城平面图作业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立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
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m的天然平台上。
围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以及卫城山门,建筑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以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
卫城南坡是平民的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敞廊,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突出。
4简述9种结构体系(图)作业1)悬挂结构用柱、绳索和钉(或桩),这种结构直到后来出现钢索和钢链时才得以充分发展2)梁柱结构A石材B木材古埃及和古希腊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在此以后很少变化。
直到现代,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后,潜力得以发挥。
预应力的应用更使其跨度大大增加3)券洞在岩石或坚实土质上挖孔洞4)放射形券由楔形石块砌成。
由于克服了两侧横推力而坚固稳定5)出挑用石或木悬臂挑出,尺寸因材料性能而受到限制。
现代采用钢,钢筋混凝土及桁架后大大增加了其出挑的可能性6)叠涩券(又称挑石券)只有垂直支撑而无横推力。
后来伊斯兰建筑以此同放射形券结合,形成尖券。
7)叠涩穹窿主要发源于西亚洲,后来拜占庭与伊斯兰建筑用小料厚缝的方法,使穹窿形式多样化8)用土或天然混凝土构成的穹窿内部有骨架、骨架外铺草涂泥而成的穹窿,主要用于民间建筑9)藤条券产藤地区的一种结构,后来印度以砖石叠涩拱券结构仿此形式,成为弓形券。
5解析建筑十书内容、成就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内容及其成就: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坚固、方便、美观”。
内容:第一书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书建筑材料第三书庙宇和柱式第四书庙宇和柱式第五书其他公共建筑物第六书住宅第七书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书供水工程第九书天文学,日晷和水钟第十书机械学和各种机械建筑十书的成就第一个成就: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第二个成就:它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第三个成就:维特鲁威相当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性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建筑十书的缺点1 为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忽视共和末期以来券拱技术和天然火山混凝土的重大成就,贬低他们的质量。
2 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原则,做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
3 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以致后来有些人随意加以解释6君士坦丁凯旋门立面作业7图拉真广场平面????8简述古罗马建筑基本特征、成就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
在这些特点中,显然仍有着古希腊建筑的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内容,但是“合宜以及经济”的杠杆,又显然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意,转变为了世俗的人意。
这一点,可以直接地从建筑类型、建筑外观的设计方面看出。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9希腊、拉丁十字图!!!作业拉丁十字的四个臂不等长,朝下的那个臂至少比其他三个臂长2倍;西部天主教希腊十字的四个臂等长,且都较短;东部正教10简述圣索菲亚大教堂结构特点图作业新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第一个成就就是他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是直径32.6m高15m的穹顶,有40个肋,通过帆拱架在4个7.6m宽的墩子上。
中央穹顶的侧推力在东西两面由半个穹顶扣在大券上抵挡,他们的侧推力又各自由斜角上两个更小的半穹顶和东西两端的各两个墩子抵挡。
这两个小半穹顶的力又传到两侧更矮的拱顶上去。
中央穹顶的南北方向则以18.3m深的四片强抵住侧推力。
这套结构的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11罗马风建筑风格就是规模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工也较为粗糙,但是建筑材料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
12比萨教堂总平面,简述风格特征图!!!!P122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全长95m,有4条侧廊,4排柱子。
中厅用木桁架,侧廊用十字拱。
正立面暴露山墙两坡,高约32m,有4层空券廊做装饰,是意大利罗曼风格的典型手法。
主教堂、洗礼堂和斜塔这一组建筑群拜托了主教堂位于城市中心的常例,而造在城市的西北角,连成一线,紧靠城墙和墙根的公墓墓堂,以完整的侧面朝向城市。
3座建筑物的形体各异,对比很强,造成丰富的变化。
但他们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从城市这边望去,又被城墙和公墓联系起来,形成和谐的整体。
空券廊造成的强烈的光影的虚实对比,使建筑物显得很轻快爽朗。
3座建筑物都是由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碧绿的草地,色彩十分明亮。
草地上点缀着一些不大的白色儿童雕像,更显得亲切生动。
他们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震慑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他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
13 ?西立面????14简述哥特式教堂结构特征拱顶的平衡没有明确可靠的方案,拱顶很厚重,一般厚度在60cm以上,浪费石材,中庭宽度一般小于10m,高度也小于20m第一: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维护部分就减薄到25~30cm左右第二: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四角,因而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4角的起脚抵住他的侧推力。
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从此,侧廊的拱顶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可以大大降低高度,使中厅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而且侧廊外墙也因为卸去了荷载而窗子开大。
第三: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而且不同跨度的两圆心券和供可以一样高。
15兰斯主教堂????16美狄奇府邸立面,平面作业17坦比哀多立面作业18圣马可广场平面作业19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平面作业20圣彼得大教堂平面作业21巴洛克教堂特点教堂的形式新异。
第一,节奏不规则地跳跃;第二,突出垂直划分;第三,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第四,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势;第五,制造建筑的动态,不稳定,空间流动。
22圆厅别墅平立面作业23卢浮宫东立面作业特点:构图采用横三段与纵三段的手法,横向底层解释沉重,中层是叙事相映的柱廊,定不是水平向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为2:3:1。
纵向实际上分五段,以柱廊为主但两端及中央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则上有山花。
柱廊采用双柱以增加其刚强感。
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理性美的代表。
24凡尔赛平面作业25简述清真寺基本形制清真寺基本形式1.西亚早期清真寺从两河流域经北非到比利牛斯,清真寺的主要形制是巴西利卡式,横向的巴西利卡的形制,大殿的进深小而面宽阔大,住列横向。
西亚和小亚,包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自罗马以来就有集中式的穹顶建筑物,拜占庭帝国时有所发展,常常用作纪念性建筑物。
到九世界,两河流域有些清真寺汲取了古波斯方形柱厅的特点,柱子横纵等距,彼此不用发券或过深连接,而把木质屋架直接架设在柱头上。
结构和内部空间没有走向。
2.中亚和伊朗清真寺第一,围绕着宽敞的中央院落,四周都是殿堂,以正面为主,进深多几间,保持横向巴西利卡的传统,面阔远大于进深第二,柱网或正方形的间,每间覆一个小穹顶,从而消除了内部空间的方向性。
第三,为了追求纪念性的壮丽形象,把集中式形制引进了清真寺。
3.土耳其清真寺集中式清真寺在中央穹顶方厅的两侧和后方各辟一间稍小一点的大厅,完全向中央方厅敞开。
它们上面用穹顶。
后来,后方一间渐渐加宽加深,直到和中央方厅连成一个空间,但他的穹顶还是独立的,因此这个空间有前后两个穹顶。
26 5种阿拉伯券式???27伊本土伦立面片段???28泰姬马哈陵平立面P32229简述马哈陵成就第一个成就:艺术成就建筑群总体布局完美,布局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不是位居方形院落十字形水渠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轴线的末端,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第二个成就: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
构图稳重而舒展。
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
(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高近于里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第三个成就:熟练的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和单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
30简述婆罗门建筑特征1)他们的形制参照了农社公社的公共集会建筑物和佛教的支提2)庙宇用石材建造,结构技术不高,用梁柱和叠涩3)形式上保留着许多木结构的手法4)屋顶和墙垣没有明显的区别婆罗门教的庙宇主要分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部分31简述日本古代建筑风格:传统的日本建筑师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以敏锐的感官去探究空间的深层本质,进而转换成建筑空间的元素,以塌塌米、竹、石、纸、木等,简单的构成要素,形塑「空、间、寂」的独特的日本美学。
本书从茶室、民家、山庄、旅馆、武士住宅、田舍家等12种典型的日本传统建筑形式,展现日本纯粹与和谐的风格构成。
31严岛神社平面简图P33532万神庙平、立、剖面特点万神庙内部空间特征:万神庙内部的艺术处理非常成功,因为用连续的承重墙,所以内部空间是单一、有限的。
但它十分完整,几何形状单纯明确而和谐,像宇宙本身那样开朗、阔大而庄严。
穹顶上的凹格,划分了半球面,使它的尺度和墙面统一。
凹格越往上越小,在穹顶中央大孔洞射进来的光线作用下,鲜明地呈现出穹顶饱满的半球形状。
凹格和墙面的划分形成水平的环,很安定。
四周的构图连续,不分前后主次,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浑成统一。
内部的墙面贴15cm厚的大理石板,穹顶抹灰,每个凹格中央点缀一朵镀金铜花。
墙面的分划、装饰的壁柱和壁龛,都是尺度正常,色调沉稳,所以建筑虽大,却不使人感到受压抑。
地面铺彩色大理石板,中央略凸,向边缘逐渐地下,形成一个弧面,像肌体一样饱满有生命感,而且略略夸大了地面的面积,也便夸大了庙宇空间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