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实践报告——主观就业认识方向于浩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未来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我们终将走上社会,也必须走上社会,以此来证明我们的价值,回报祖国的培养。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的就业形势,从而能够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学校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中选用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的认识作为课题,一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全局性问题。
二来我们作为一个大二学生,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我们自身也十分有益。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小组在前期相关信息调查中分成两个调查小组,一组负责网上公布信息的调查,另一组负责图书馆文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已有的教育现状。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10 年中国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全国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将翻一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79万人增加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提高到20%。
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将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届时毕业生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学生内部因素也对就业率有很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展开了相应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在结束初步信息采集后,我们又采用两种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
其中我主要负责了浙江工商大学的问卷调查。
问卷总共分发100份,实际得到有效数据100份。
其中包含被调查人基本信息、选择题、判断题以及主观题四部分。
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占35%,本科在读占84%,毕业生占16%。
在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应信息,提炼得到: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面对就业形势时,直接就业、继续深造、创业三种方向占主要地位,且占百分比相近;普遍大学生认为自身学的专业在未来就业中起到的作用不大;有46%的学生了解招聘信息主要来自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其中毕业生占大部分;大学生一开始对于就业期望主要偏向自身热爱与薪资要求,且男生主要偏向对工作的热情程度;大学生对于未来就业能力主要来自专业知识的储备;大学生普遍反映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技巧,其次是对于用人单位学历“高消费”的无奈。
在判断题中可以得出:在大学生对于就业认识的认识中,自身焦虑水平、学生主体意识、学历、政治思想教育对就业率影响较大,而性别歧视问题则只有21%的大学生认为存在影响。
在主观题中,提到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好用”问题,表明了当下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在得到的100份问卷中主要有9种看法:1、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现象。
2、学校教育方式太过传统,应该改革。
3、这是一种偏激的方法。
4、企业缺少与学校的互动、希望企业可以多走进校园。
5、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应,学生学的东西太理论化了,没有实际作用。
6、政府、学校、学生、企业没有做好自身定位工作。
7、大学生一直待在校园里,缺少了对社会的了解。
8、国外的一些学校分成研究类与技术类,我们国内的学校应该学习他们。
9、没看法。
结论在我负责的学生主观意识方向,结合已掌握的数据,我认为学生的焦虑水平、主体价值的认识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
焦虑性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性,而焦虑水平则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行为。
当一个预料到外部不明的危险刺激会对自身产生威胁,而又感觉到没有能力应付时,表现出来的焦虑感将会导致错误的产生,或者采取回避方式,不利于就业。
我认为解决忧虑的问题,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知道自己的个性特点更适合做什么工作,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自己需要什么工作,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干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
面对就业现状,首先要调整就业期望值,克服过度焦虑。
现在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毕业生无处可去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要顺利就业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优势,从而有一个合理的优势,即在就业时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期望太高,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从而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是树立自主择业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以及心理情况的综合性表现,现在很多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总是处于中心地位,过多的呵护使得他们缺乏自主能力,因此在面对就业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抓住机会,反而消极等待,等待别人给自己工作。
出现这种现象时,学生应该主动认识到自身缺点,并勇于面对,积极改正,认识到就业是自己的责任,应自己承担,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别人。
在就业中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寻找机会,主动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
面对就业大浪潮,创新就像是其中的漩涡,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拥有创新的就业观,是为自己开辟出新天地的基石。
目前,很多家长毕业生认为,在国营单位、事业单位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好的职业,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对一些合营合资企业不屑一顾,面对现在多元化的经济社会,这样的就业观已经显得过时。
面对就业,不能抱有偏见的思想,要树立新的就业观,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学生主观意识对就业的影响在问卷调查中,很多毕业生对自己未来依旧处于迷惘的认识阶段,他们大多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和准确的目标,缺少自信心和主体意识,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这四年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
相反的,也有人极具主观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填写问卷时能够侃侃而谈,激动地说着他们的梦想和人生规划,积极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面对竞争,表现出来的不是怯懦,而是以一种积极地状态迎接挑战,在谈及就业问题时,也表现出来明显的担忧,却没有害怕,敢于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
然而有明确目标的终究占少数,大多数学生主体意识依旧不强,主要表现为:1、自身定位不清,没有做好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身定位不清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方向不明确,逐渐变的盲目,产生依赖心理或者干脆随便找一个职业。
也有人太过高估自身,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从而失去就业机会。
而在在读学生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很多人怀揣远大的梦想,却因为缺少正确的生涯规划,往往虎头蛇尾,最终放弃自己的梦想,随波逐流,四处碰壁。
2、专业能力不强,学习意识弱。
这种现象一般在就读期间就开始存在,不管是否具有目标,或自大或自卑,对于专业知识的不看重,最终将导致毕业时能力低下,缺少竞争力。
所以在学生时期,就要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学会探索,对知识抱有一颗好奇之心。
3、缺少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目前的很多工作中,很少会要求一个人单独完成一项工作,更多的是团队合作。
这便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招聘期间也会特别关注一个人的涵养而不是单独注重专业技术能力。
感悟在进行完相关调查研究后,我深刻的认识到就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外,你不仅要学会懂得寻求信息,你也要学会运用信息。
在这个严峻的环境中,要学会从中提取有利因素,自我调整,在就业潮流中脱颖而出。
在内,对于自我的认知十分重要,你不仅仅要了解自己,还要面对自己,改正自身缺点,提高能力,做一个有自信的人,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选择就业时,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不盲目跟风,要追求自己的内心,坚信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认识的问卷调查基本信息:(总共发放100份,实际有效数据得100份,数据近似取小数后两位)性别:男☐女☐学历:本科在读☐毕业生☐男35% 女65% 本科在读84% 毕业生16%选择题1.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怎么样?()A 十分严峻B 有点严峻C 一般D 不了解 A 65% B 20% C 5% D 10%2.您面对目前就业形势是如何抉择的?()A 就业B 继续深造C 创业D 其他 A 35% B 33% C 24% D 8%3.您所学的专业在您找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大么?()A 很大B 一般C 不大D 一般E 没作用 A 13% B 38% C 24% D 4% E 21%4.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招聘信息的?()A 学校招聘会B 互联网C 同学、朋友、熟人D 其他 A 46% B 28% C 13% D 13%5.您对于一开始就业的期望是什么?() A 21% B 45% C 31% D 3%A 专业对口的B 自身热爱的C 薪资符合要求D 随便有份工作就行6.您为自身就业做了哪些准备?() A 62% B 21%C13% D 45%A 专业知识的储备B 学习其他热门知识C 专门学习如何应对求职的方法D 其他7.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多选() A 23% B 14% C 45% D 21%E45%F15%G 38%A 招聘会信息不充分B. 对就业政策不了解C. 缺乏求职技巧D. 难以对自己准确定位E. 用人单位存在求职学历“高消费”F. 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G. 其他判断题(正确打)1.大学生的自身焦虑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就业成功率()86%2.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薄弱对就业影响不大()0%3.学历与就业之间存在必然关系()47%4.在目前的就业情况中,依旧存在很多性别歧视问题()21%5.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73%主观题1.当今社会存在一种观点,即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好用。
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下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导致了政府忙着“推销”大学毕业生而企业又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得到的主要看法:1、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现象2、学校教育方式太过传统,应该改革3、这是一种偏激的说法4、企业缺少与学校的互动、希望企业可以多走进校园5、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应,学生学的东西太理论化了,没有实际作用6、政府、学校、学生、企业没有做好自身定位工作7、大学生一直待在校园里,缺少了对社会的了解8、国外的一些学校分成研究类与技术类,我们国内的学校应该学习他们9、没看法主观题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