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考试比较政治制度简答论述

研究生考试比较政治制度简答论述

比较政治制度目录简答题 (2)1、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2)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2)3、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2)4、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5、主要的司法原则有哪些 (3)6、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 (3)7、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 (3)8、英美两党制的不同点有哪些 (4)9、现代选举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10、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 (5)11、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有哪些 (5)12、选举的过程与程序、当选制度 (5)13、总统制政府的几种不同类型 (6)14、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意义 (7)15、立宪政府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 (7)16、美国总统职权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 (8)17、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8)18、代议机关的议事规则 (9)19、比较内阁在美国、法国、英国三国中的作用 (9)20、如何理解司法独立原则 (9)21、比较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与议会共和制国家元首的区别与联系 (10)22、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决策过程的三种类型 (10)23、论述如何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0)论述题 (11)1、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11)2、代议制度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 (11)3、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制度的区别 (12)4、论述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2)5、以工党为例,论述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3)6、论述内阁制和总统制政府的特征,并以英美两国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13)简答题1、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代议制度在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具体运作形态——代议机关上:第一,行使国家权力。

在议行合一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第二,由有选举权的人民选举产生。

(选举权资格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第三,有一定的任期。

各国代议机关任期不同,但都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时限,到时必须重新选举,组成新的代议机关。

第四,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在各国宪法与法律中,对代议机关的名称、地位、产生、组成、任期、权限、行使权限方式,运作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第五,通过会议行使权力。

代议机关拥有国家权力是通过其举行的各种会议来行使的,作为参与商议的代表只能通过会议来行使国家权力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第一,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第二,执政党对国家实行全面领导;第三,政党之间团结合作的新型关系;第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

3、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一,环境制约性。

大而言之有以下三种:(1)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2)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3)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鲜明阶级性。

第三,效力强制性。

第四,形式多样性。

4、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普遍选举原则:它是指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2、平等选举原则:它是指每个选民所投的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过程中只有一次投票权,同等数量的代表应该有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

3、直接选举原则: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实行此原则可以公证准确地表达并实现选民的意愿,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形式。

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指的是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秘密地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也无需记名。

5、自由投票原则:是指有选举权的公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自己的投票权5、主要的司法原则有哪些第一,司法公正原则。

第二,司法独立原则。

第三,法律平等原则。

第四,审判公开原则。

6、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共同参与民主制7、主张一院制的原因有哪些(1)两院无异于两个主权,若意见分歧,其中必有一院不能代表公共意志;如果两院意见一致,其中必有一院是多余的,故没有设立的必要。

(2)两院造成互相推诿,办事拖拉,浪费人力物力;一院则行动敏捷,建华机构等,可以曾强议员的责任感。

(3)两院制往往会引起议会内部的矛盾,使行政机关有机可乘,容易导致行政机关操纵议会,使代表公众意志的议会丧失能力,这是与人民主权的原则不相符合的。

8、英美两党制的不同点有哪些(1)政治体制不同,使英美两大党对政府、议会的影响力也不同(2)组织结构的不同,使其对政府、议会的影响也不同(3)政治体制不同,政党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4)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不同,组织纪律不同9、现代选举制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意义:第一,选举是目前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和议会合法存在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公众意愿的最好外部形式。

选举制度为选民选出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民主化进程。

第二,选举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轮换制。

这种在否定封建的终身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对防止专权、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轮换制也是实现国家权力和平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三,选举制度有助于形成广泛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选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

第四,选举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解除社会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

主要的社会危机有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以及派别利益冲突等。

问题:1、金钱政治2、口水战及五花八门的竞选手段3、用民主的民意干涉别国内政4、民主不等于选举10、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原因有哪些1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2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3法国政党体制的新变化是主要原因之一4戴高乐政治哲学理念及其实践的深远影响5法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政府的意愿是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建立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建立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必然的产物。

11、中西方代议制度的区别有哪些(1)两种制度的本质特征不同(2)两者的主体身份不同(3)两个机关的结构不同(4)代议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不同(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12、选举的过程与程序、当选制度过程与程序:(1)选区划分(①、职业代表制;②、地域代表制;)(2)选民登记与候选人登记;(①、选民登记;②、候选人登记;)(3)竞选;(①、筹措选举经费;②、制定和宣传竞选纲领;③、组织竞选机构;④、争取选票;)(4)投票制度;(①、直接与间接的投票制度;②、公开与秘密投票的制度;)当选制度及优劣比较:(1)多数代表制在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或政党可以当选或独占该选区的议员名额的代表制度,又分为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两种;相对多数代表制亦称“一轮选举制”、“简单多数制”,在一个选区内,候选人或政党只需得到较多选票,便可当选或取得该选区全部议席的代表制度(相对多数代表制并不能如实反映各政党和各候选人之问的力量对比关系,甚至会歪曲选民的意志);绝对多数代表制亦称“二轮选举制”、“过半数选举制”,在一个选区内一个或几个候选人必须取得比其他候选人较多的、并且超过总票数半数以上的选票的代表制度(如果所有候选人所得选票都未超过总票数的半数,则需举行第二轮投票,在允许多轮投票时,往往会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加以限制,避免久投不决)。

(2)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是各政党所得议席与其所得的票数成正比的一种选票计算制度。

比例代表制的特点:①、预先规定当选票额,即所谓当选基数;②、选民只就政党候选人名单投票,而不是投某选区选民所提出的候选人的票;③、选票可以转让;④、存在残票和剩余议席的分配问题。

13、总统制政府的几种不同类型(1)、总统制政府的典型:美国;⑵、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特征:①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即由全体选民投票产生的总统和经总统任命产生的总理,总统决定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事务;②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议会通过谴责案即不信任投票案或否决政府的施政纲领或者总政策声明时,总理须向总统提出政府总辞职;③总统掌握实际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不对任何机关负责;⑶、超级总统制:俄罗斯;特征:行政:总统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对政府实行垂直领导,有权主持俄罗斯联邦政府会议;有权决定内政外交大政方针;掌握一切外交大权;对政府和司法部门的重要职务具有任免权;立法:总统拥有向国家杜马提出法律草案和公布法律的权力;有召集、解散、决定国家杜马选举,决定全民公决等权力;(相比之下,议会不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只是“代表与立法机构”,只行使立法和监督职能)司法:有权任命除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最高法院和最高仲裁法院之外的其他联邦法院审判员;具有特赦的权力。

14、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意义原因:Ⅰ、体现市场经济所主张的“机会均等”原则;Ⅱ、发展代议制和政党制度的需要;Ⅲ、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需要;意义:Ⅰ、标志着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Ⅱ、为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Ⅲ、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稳定和效率;Ⅳ、为广大公民提供了积极的参政渠道;15、立宪政府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和要素为了实现有限政府,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均衡,宪政要求:第一,必须建立有效的代议制度。

现代民主都是代议民主,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无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只能由人民选出的代表代替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这就造成了权力的所有者和权力的行使者的分离。

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权力制约,首先应该保证权力的来源的合法性,即权力必须是经民主的程序产生并行使的。

因此,代议制度的建设必须保障人民能够通过对整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来选举出人民在政府中的代言人,并且能够对其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人民的仆人不会成为人民的主人,真正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普遍、平等、直接、民主的选举制度和有效的罢免、弹劾制度是保证代议制度建设的基础。

第二,宪政首先是“限政”,政府必须是“有限政府”,“即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是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

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是政府也无权干预的,它们属于人民自治的范围。

因此,必须在政府权力和人民权力之间划出明显的界限,政府只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行事,不能干预人民的保留权利。

第三,法治用法律的权威取代人的权威从而实现对政府权力的控制。

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任何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都是法治,凡是法律权威屈从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都是人治。

因此,使权力在成文的法律的范围内行事,就极大地降低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第四,必须在政府权力的内部实现权力对权力的控制。

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扩张和易变的特点,因此,必须分权制约。

分权制约包括横向和纵向。

横向分权是将国家权力按照技术性和程序性的差异划分为三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司法权的独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