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设计方法选择与工艺流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方法选择与工艺流程设计
运行费用较高
处理浓度较高
冷凝法 能回收有用物质 燃烧法 工艺简单
运行费用高,只适 处理浓度较高 用高浓度废气
运行费用高
处理浓度较高
电晕法 生化法
工艺简单、管理方 便
处于实验阶段
运行费用低、无二 生物抗冲击能力差 处于实验阶段 次污染
例如:汽车、家具、印刷 等行业的有机废气治理的 工艺路线选择:
含苯有 机废气
选择说明: ①如果废水浓度较大,需要进行多级才能达到 排放标准; ②同时有高浓度和低浓度废水时要分别进行处理; ③如果场地较小,要选择占地较小的处理工艺。
[例3] 城市污水成熟的处理工艺路线是:预处理、一 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 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 ,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二级的生化处理。目前,预处理 都是格栅和沉沙池,原有的二级生化处理是指活性污 泥法,现在由于处理的要求提高,不仅要去除有机污 染物,而且要去除氮和磷等污染物,因此就在活性污 泥法这一成熟的技术上延伸和发展出新技术、新工艺 和新设备,并被开发和推广应用,这些方法有A-B法 、A2/O法、SBR法、ICEAS(改进的SBR法)、氧化沟 及酸化水解与耗氧串联处理工艺等。现在我国的城市 污水处理的二级生化处理基本上是采用以上工艺流程 ,因此在设计城市污水处理流程时,可采用上述的处 理方法。
★确定各单元过程(如冷却过程等)所需热 量、冷量、及其传递速率 ★核算能耗
能量衡算时常常需要考虑的能量:
★物料带入的能量 ★加热(冷却剂)带入(走)的能量 ★过程的热效应 ★物料带出的热量 ★加热设备时所需的热量 ★热损失
如图所示,有一气体洗涤除尘塔(湍球填料),不洁净气体从 塔的底部进入,用离心水泵从槽抽水,送至洗涤塔顶部喷下, 从上往下与气体逆流接触,污水从塔底经过水封排出,经过洗 涤后的气体(净气)从塔的上部引出,已知:
监测控制方案 ,PID图
操作运行方案
工艺计算
工艺计算常包括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以及 Nhomakorabea 艺设备的计算。
物料衡算是设计的基础,能量衡算等其他工 艺计算都必须以物理衡算结果为依据
★明确物料衡算范围 ★明确衡算系统中的化学变化 ★明确计算对象 ★选择计算基准 ★画出物理衡算示意图
能量衡算的作用
★确定流体输送机械(泵、压缩机、通风机 )和其他操作机械(搅拌机、过滤机、粉碎 机等)所需功率
含苯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对比
处理方 法 吸收法 吸附法 催化法
冷凝法 燃烧法 电晕法
生化法
处理原理
气体在液体 中的溶解度 吸附剂较大 的表面积 催化剂降低 活化能
降低温度达 到露点 燃烧使有机 物氧化 电晕放电的 物化过程
微生物的生 命活动
主要设 备 吸收塔
吸附塔
催化燃 烧塔 冷凝器
燃烧器
电晕反应 器 生化反应 器
的设备结构和尺寸。对非标准设备必须进行单独 的设计计算,对标准设备则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选 择。
在某些环境工程设计中(例如湿法烟气脱硫
系统中烟气再加热设备的设计,催化燃烧法处理 有机废气系统中利用燃烧后的高温净化气预热低 温待处理有机废气换热器的设计等),设备的设 计也包括换热面积的大小,因此“设备设计”和 “能量计算”常结合在一起进行。
工艺管道设计:主、辅设备间联通的管道设计
流程运行操作条件和控制方式 非工艺项目的条件提出 工艺流程图、车间工段布置图 编制概/预算书
(1)治理方法的选择
治理方法和工艺路线的选择是所有环 境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开端,必须对各种治 理方法作全面的分析,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法。
(2)工艺流程设计
1.洗涤塔内径;2.泵的轴功率及电机功率
一、洗涤塔内径的计算
设进塔气体被水蒸气饱和,可由《手册》查 得35℃的饱和水蒸气分压
pH2O=42.17mmHg p进=750+3100/13.6=977.94 mmHg p出=750+3000/13.6=970.59 mmHg p平均=(977.94+970.59)/2= 974.07 mmHg 则进塔气体中水蒸气量:
避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
[例6] 采用燃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因固体废弃物中 的成分十分复杂,如果燃烧的温度较低,不仅固体废 弃物中的碳不能完全燃烧,会产生碳的小颗粒,污染 环境,而且有机物燃烧可产生二噁英类物质,这是国 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所以设计燃烧温度应在805℃以 上,可避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
设备设计的最后结果是得到“设备示意图” 和“设备一览表”。
(6)车间(工段)布置设计
目的是解决厂房、场地的配制与设备的 排列问题。
首先要对车间的各工段、动力间、 机修间、化验室、仓库、办公室等作出 整体布置和厂房轮廓设计;整体布置和 厂房轮廓设计基本就绪后,即可进行设 备的排列与布置工作。车间布置设计常 同建筑及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发生密切 关系,设计工作常是交错进行的。在施 工图设计阶段,尚有设备安装设计。
(7)工艺管道设计
大部分工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其 主要内容有:管道设计(包括各种介质 、管径计算、管道材料、管壁厚度和选 择以及管道的配置等);管道地沟断面 条件、位置的确定;管道架设方法;管 架、保温设计等。
(8)工艺系统的操作条件和控制条件
需要提供两个文件,即: a)系统检测、控制条件,是自控人 员进行工作的基础;以及, b)统操作条件/规程,是系统运行的 规范
处理量较小时选择间歇处理工艺 生产规模较小,产生的污染不是连续的,且要处
理的量小,时可采用间歇的处理工艺。
[例9] 清洗汽车产生的废水是不连续的,考虑处理工艺 应是间歇性的处理工艺。
尽可能回收有用的物质: 在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有些是有回收价值的,在处理时 要充分考虑这些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尽量做到能直接利 用收集的污染物,同时要还要考虑以废治废。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各个污染 物处理单元的具体内容、大小尺寸、顺序 和排列方式,以达到有效处理污染物的目 的
★设备的组合依据工艺要求来进行设计
★设备大小尺寸等主要依靠工艺计算来完成
工艺流设计
工艺流 程设计
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 间的工艺关系
主要物料
物料流向
能量变化
辅助物料
设备工艺参数 ,(主要设备 、辅助设备、 管道)
预处理
焦碳去除漆皮 水幕
纤维过滤
净化 吸收
深度 净化
吸附
风机
烟囱
含苯有机废气处理大致工艺路线
[例2] 啤酒生产主要以玉米和大麦为原料,加入啤酒 花和鲜酵母进行酿造而成。其废水主要包括浸麦废水 、糖化废水、废酵母液、洗涤废水和冷却排水等。污 水中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和蛋白质,主要水质指标为 COD = 1000~2500 mg/L,BOD = 700 ~ 1500mg/L, SS = 300 ~ 600mg/L,pH = 5~6,属于中等浓度可生 物降解的有机废水。该废水处理工艺路线有以下几种 选择:
环境工程设计方法选择 与工艺流程设计
2020/11/23
环境工程设计方法选择与工艺流程设 计
污染治理 系统设计
非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
土建 电气
控制 动力 采暖 通风 给排水
工艺设 计任务
污染治理方法选择 工艺流程设计
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 间的工艺关系
主要物料
物料流向
能量变化
辅助物料
设备设计与选择
主体设备工艺参数确定 辅助设备选型
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整个治理过程的全 貌,即从待处理的废气、废水或固体废 弃物到处理达标排放或实现无害化,需 要经过那些过程和设备,这些设备之间 的关系、衔接以及它们的相对位差如何 ,并对流程图作出叙述等。一般而言, 工艺流程设计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
(3)物料计算 在物料衡算的基础上求出废气、废水
或固体废弃物及它们中的污染物、处理 剂等进、出处理系统的各种物料的质量 、体积和成分等,最后汇总出物料平衡 表或原材料消耗表。
治污工艺 选择原则
合法性 先进性 可靠性 结合实际情况 简洁和简单 安全性
选择方法
收集资料 设备、设施、仪器等的落实 全面比较
治污工艺路线的最终确定
[例1] 汽车、家具喷漆,印刷等行业排放出的含苯 系物有机废气的治理,其处理方法有几种可供选择。
实际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处理的工艺路 线,如果排放要求较为严格,可采用几种处理方法联 合使用:
(9)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的考虑
当车间工艺设计基本告一段落后,其他 非工艺设计项目(设备的机械设计、自 动控制、土建、采暖、通风、动力、电 气等)就要着手进行。这些非工艺项目 设计的根据是由工艺设计提供的资料。 因此在进行工艺设计的同时,就要考虑 其他非工艺设计的条件,以使其他非工 艺设计能更好地为治理工艺服务。
操作状态下的气体量:
塔内径: 取整,D=0.55 m; 核算实际空塔气速:
Nm3/h m3/h
m m/s
二、泵的功率计算 1.每小时泵需要输送的液体量: 泵每小时需要输送的液体量可根据喷淋密度而求得。 根据条件,喷淋密度40m3/m2h;则小时液体用量: W=(3.14/4)×0.552×40=0.785×0.552×40=9.5 m3/h
[例7] 采用燃烧法处理有机废气时,由于燃烧 可使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具有较大的热量, 因此可使排放的烟气经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交 换给要进燃烧室的废气,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其工艺见图:
处理量较大时选择连续的处理工艺 对于连续生产产生的污染,要处理的量较大时采
用连续的处理工艺较为适宜。
[例8] 催化燃烧法处理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时, 在该工艺开始启动 (开车) 时,需要进行加电预 热,启动后就可利用有机物自身燃烧产生的热 量进行工作,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该处理工 艺需要采用连续的处理工艺。
[例4] 在除尘系统中防止风机噪声时,一种方法是采 用帆布类进行风机进口软连接,另一种是对风机本身 进行加大基础或单独设计基础,即设计减振的措施, 这些都是成熟的技术,在设计中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