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下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4、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栽小树时用眼检查可栽成一条直线;C.在岸边可看见水中的月亮;影子。
5、医生在诊断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A.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调变调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一些()B .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D.使心脏振幅增加,响度增大6、如图2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3、卜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像为虚像B.物体在平面镜中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 “震耳欲聋”主要是指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B.日食现象;D.灯光下物体的8、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30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 凸透镜2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A.倒立的缩小实像B .倒立的放大实像C .正立的放大虚像D .无像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 (如图3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 (如图3乙)。
造成“看不见”“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宜朗据豈叫昔位” T£>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_ J.:[二B •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C.物体经过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D.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如图4所示,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EC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A、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B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C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D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12、城市里有“超声波洁牙”美容店,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红色B紫外线与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4、声音在20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m/ s,生活中人们能从不同角度看清物体的外表轮廓是由于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 反射•15、如图5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词句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 (选填数字号码)。
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凿壁偷光;⑥水中捞月;⑦夕阳如血;⑧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7、如图6所示是小婷同学将两纸筒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还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M N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当用来看远处景物____ (填“虚”或“实”)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MN间的距离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用体温汁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截面如图7所示, ______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观察。
其中沿 _________ 方向四、实验题(19小题6分,20。
21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9、如图8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0、如图9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 _ _ ;进一步观察A 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第项操作A.保持A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2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如图10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10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______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___ m。
10(2) ________ 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2、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 340 m / s)2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什么?〔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500m / s〕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9分)24、如图11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1)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50°50°240 °40°320°(2)实验中,纸板应______________ 于平面镜。
(“平行”或“垂直”)(3)由图11甲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11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 ______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25、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 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答题卡(参考答案)图12」、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三、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4、340 慢15、振动能量16 ②⑥⑧④⑦仃、实变大18 A凸诱镜(放大镜)四、实验题。
(19小题6分,20、21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9、小球被弹开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把音叉的振动放大20、(1)较黑暗B蜡烛(2)重合相等;垂直相等(3) B 。
21.( 1) 会聚11(2)同一高度倒立缩小的实像;(3)远离使像距变大成像在视网膜上;五、计算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22、解:(1)甲计时准确,(2)计时相差约为:t = s / v = 100 m /340 m / s= 0.29 s答:(1)甲计时准确,(2)计时相差约为0.29 s 23、解:海洋深度为s= 1/2 vt= 1/ 2 X 1500m/ sX 4 s = 3000m答:海洋深度为3000 m;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六、综合能力题。
(每空1分,共9分)24.( 1) 20°(2)垂直_____(3)光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_____________(5)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反射中,光路可逆;25. (1) 能(2)逐渐减弱(听不到声音)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_______ (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