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卫生保健-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口腔卫生保健-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润湿剂 胶黏剂 芳香剂 防腐剂
水
普通牙膏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成分
碳酸钙、磷酸二氢钙、不溶性 偏磷酸钠、焦磷酸钙等
百分比(%) 20~6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2
甘油、山梨醇、丙二醇
藻酸盐、合成纤维素衍生物
薄荷、薄荷油等 酒精、苯甲酸盐、甲醛、二氯 化酚 蒸馏水
20~40 2~3 2~3 3
20~40
作用
除去菌斑、色素、食物残屑,磨光, 使牙面光洁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父母帮助儿童清洁牙齿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
1.具体内容 (1)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2)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常见病的预防。 (5)身体意外事故的预防。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
口腔科学(第九版)
圆弧刷牙法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刷牙注意事项
1.为不遗漏某些部位,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面面刷到。 2.普通人群建议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3.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一)牙签
1.使用方法 在牙龈乳头退缩或牙周治疗后牙间隙增大时,可用牙签来清洁牙的邻面和根分叉区。常用的有木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四)合理营养
1.加强牙颌系统生长发育期的营养 胎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 2.注意食品的物理性质 较粗糙、一定硬度的食品,以增加口腔自洁作用和对牙龈的按摩作用。 3.适当控制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防龋病。
(五)改善劳动环境
对接触酸雾、铅、汞等有害物质的人员,改善劳动环境,维护口腔及全身的健康。
降低表面张力,增进洁净效果,浸松 牙面附着物,使残屑乳化和悬浮,发 泡利于除去食物残屑
维持一定湿度使呈膏状,防止空气中 脱水,延迟变干
稳定膏体,避免水分同固相成分分层
味道清新、爽口、减轻口臭
防止膏体变质、膏体硬化
作为溶媒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牙膏
2.功效牙膏 (1)含氟牙膏 作用:氟化物可以降低釉质的脱矿及促进釉质再矿化,抑制致龋菌产酸,干扰细菌和菌斑
持早期建立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2.氟化物的应用 釉质形成和矿化时期补氟有良好的防龋效果。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6个月起就
应补充氟。 3~6岁儿童补充氟的较好方法是使用氟片,局部用氟在此年龄组起着重要作用,氟滴、氟片的补
充剂量应由口腔专科医师开处方或在幼儿园集体使用,并且要接受口腔预防保健专业人员的指导 与监督,以确保其安全性。
第一节
口腔卫生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一、漱口
(一)漱口液的种类和作用
1.防龋作用 含氟漱口液:局部用氟防龋。 注意:5岁以下儿童不应推荐。 2.抑菌作用 含药物的漱口液:如氯己定等。 作用:可以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漱口液的用法
1.漱口时间和用量 时间:进食后、手术前后。 用量:约为10~15ml。 2.注意问题 有些药物含漱液只用于牙周洁治和手术后,不能用于长期漱口,以免引起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牙龈按摩
作用:适当地按摩牙龈,可使上皮增厚,角化增强,还能加强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及 氧的供给,有利于组织的代谢和恢复,增进牙龈组织的健康。
方法:手指或专门的牙间按摩器或清洁器。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五、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
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口腔科学(第九版)
第三章
口腔卫生保健
第一节 口腔卫生 第二项;牙间隙清洁;普通人群的口 腔保健方法;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
熟悉 牙刷的种类和保管方法;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婴幼儿的口 腔保健;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了解 牙膏的基本成分和作用;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的分类及方 法;残疾人的口腔保健
口腔科学(第九版)
牙线使用方法
口腔科学(第九版)
牙线棒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二)牙线
2.注意事项 勿遗漏最后一个牙的远中面,且每处理完一个区段的牙后,以清水漱口,漱去被刮下的菌斑。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三)牙间隙刷
适用:牙龈退缩处邻间区、暴露的根分叉区以及排列不整齐的牙邻面。 选择:可根据牙间隙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 注意:避免刺伤牙龈。
健康。 妊娠期前3个月:口腔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要注意避免X线照射。 妊娠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适宜时期,使用X线,不要照射盆腔和腹部。 妊娠期后3个月:应避免口腔治疗,口腔疾病以保守治疗为主,需急症处理时仅选择局麻。 3.孕妇营养与胎儿口腔健康 营养是人体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
五、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
(一)手用器械洁治法
是用手持洁牙器、刮治器,依靠腕力进行清洁牙齿的一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它是牙周专业 医师的基本功。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五、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
手用器械法治法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五、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
(二)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法
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法 是利用超声波洁牙机高效去除牙石的一种方法,尤其对去除大块牙石有省 时省力的优点。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二)牙线
1.使用方法 ⑥牙线通过接触点时,手指轻轻加力,使牙线到达接触点以下的牙面并进入龈沟底以清洁龈沟区。 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周组织。如果接触点较紧不易通过,可牵动牙线在接触点以上做水 平向拉锯式动作,以逐渐通过接触点。 ⑦将牙线紧贴牙颈部牙面并包绕牙面使牙线与牙面接触面积较大,然后上下牵动,刮除邻面菌斑及 软垢。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 ⑧再以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牙面的清洁。 ⑨将牙线从咬合面方向取出,再次依上法进入相邻牙间隙逐个将全口牙的邻面菌斑彻底刮除。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牙面的窝沟、点隙:应及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 多生牙、阻生牙及错位牙:应根据情况予以拔除或矫治。 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间隙:应及时制作间隙保持器。 缺失牙:应及时修复。 口内残根残冠:无保留价值的应及时拔除。
口腔科学(第九版)
在牙面上的堆积和黏附。 用法用量: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建议每天两次,每次用量约1克(长约1厘米);3~6岁
儿童,每次“豌豆”大小。 注意:儿童在家长监督指导下使用,以免过多吞咽牙膏,产生氟牙症的危险。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牙膏
2.功效牙膏 (2)抑制牙菌斑与减轻牙龈炎症功效牙膏 作用:通过化学成分抑制牙菌斑或减轻牙龈的红肿、出血等炎症表现。 注意:这些产品不是治疗牙龈炎的根本方法。 (3)抗牙本质敏感牙膏 适应人群:能缓解牙本质敏感,适合牙本质敏感者。 注意:除非医师建议,不要连续使用超过4周。 (4)中草药牙膏 品种较多,有些中草药牙膏经实验室抑菌试验证实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2.口腔健康教育 (1)口腔的生理卫生知识,牙的形态与功能,乳牙与恒牙的萌出与构造。 (2)口腔常见疾病、龋病、牙周病、错 畸形、前牙外伤。 (3)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牙菌斑与牙结石、牙刷、牙膏、刷牙方法,食物、饮食习惯与口腔健 康,氟化物与窝沟封闭,其他口腔卫生用品。 (4)口腔卫生保健设施,口腔医师,学校口腔卫生服务,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1.家庭口腔保健 2岁以后的儿童趋向于要自己刷牙,但这时儿童手的灵活性较差,需要父母时常帮助和指导。 3~6岁儿童预防项目主要是培养儿童建立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刷牙方法,刷牙可应用少量含氟牙
膏去除牙菌斑,有效地刷牙。 6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应及时找医师检查处理。父母应继续帮助儿童维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一)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1.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的目的与重要性 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
息相关。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一)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2.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适时处理,重点作好妊娠期龈炎的防治,促进孕妇口腔
口腔科学(第九版)
水平颤动拂刷法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刷牙方法
2.圆弧刷牙法 在上下牙轻咬合、闭口的情况下,牙刷进入颊间隙,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
快、较宽的圆弧动作,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 圆弧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口腔科学(第九版)
保健牙刷
电动牙刷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一)牙刷
2.牙刷的保管 保管:刷牙后清水冲洗牙刷——甩干水分——刷头朝上——通风干燥。 建议:每个牙刷使用不宜超过3个月。
口腔科学(第九版)
(二)牙膏
1.牙膏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详见下页表
口腔科学(第九版)
组成 摩擦剂
洁净剂 (表面活化剂)
质牙签和塑料牙签。 2.注意事项 使用牙签注意动作要轻,以防损伤牙龈加重牙龈退缩 。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二)牙线
1.使用方法 ①取一段长约20~25cm的牙线,将线的两端合拢打结形成一个线圈。或取一段约30~40cm长的牙 线,将其两端各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 ②清洁右上后牙时,用右手拇指及左手示指掌面绷紧牙线,然后将牙线通过接触点,拇指在牙的 颊侧并协助将面颊牵开。 ③清洁左上后牙时转为左手拇指及右手示指执线,方法同上。 ④清洁所有下牙时可由两手示指执线,将牙线轻轻通过接触点。 ⑤两指间牙线长度约为1~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