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第一册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

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1 / 27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9、请辞.决矣!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2 / 27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0、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41、自引.而起,绝.袖。

42、拔剑,剑长,操.其室.。

43、剑坚.,故不能立拔。

44、荆轲追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4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6、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47、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48、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9、轲自知事不就.。

(以上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句子)50、沛公军.霸上,未得..及项羽相见。

5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52、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53、妇女无所幸.。

54、素善..留侯张良。

55、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56、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57、张良曰:“谁为.1大王为.2此计者?”3 / 2758、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59、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奈何为之?”60、沛公曰:“君安及项伯有.故.?”61、张良曰:秦时及臣游.。

项伯杀人,臣活.之。

6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63、吾入关,秋毫无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6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及非常..也。

6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8、不如因善遇...之。

6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70、臣及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7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7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3、臣死且.不避。

74、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75、道.芷阳间.行。

7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 / 2777、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78、沛公安.在?79、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以上选自《鸿门宴》)第二册80、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8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8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4、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85、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86、于嗟女兮,无及士耽.。

8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8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89、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以上选自《氓》)90、大人故.嫌迟。

9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92、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9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94、女行无偏邪,何意致...不厚?95、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96、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5 / 2797、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9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99、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10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101、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102、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103、念.母劳家里。

104、却.及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105、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106、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107、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108、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109、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110、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11、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112、恐此事非奇..。

113、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114、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115、虽.及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116、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117、念.及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1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19、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忘!6 / 27(以上选自《孔雀东南飞》)12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2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2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23、夫人之相及..,俯仰一世。

12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125、及其所之.既倦,请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

12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2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129、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3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3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以上选自《兰亭集序》)13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13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3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6、余及四人拥火以.入。

137、不出,火且.尽。

遂.及之俱出。

7 / 27138、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39、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40、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4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4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4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4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4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47、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4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49、何.可胜.道也哉!15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以上选自《游褒禅山记》)第三册151、危.乎高哉!15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53、尔.来四万八千岁,不及秦塞.通人烟。

8 / 2715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55、以手抚膺坐.长叹。

156、但.见飞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57、使人听此凋.朱颜!158、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159、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6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1、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6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以上选自《蜀道难》)163、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164、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16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6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167、银瓶乍.破水浆崩,铁骑突出..刀枪鸣168、暮去朝来颜色..故.。

)169、老大..嫁作商人妇。

170、去来..江口守空船。

17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7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9 / 27173、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74、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75、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以上选自)《琵琶行》)17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7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8、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以上选自《李商隐诗二首》)179、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

”180、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18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18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83、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18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8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8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8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8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0 / 2718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190、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9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9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93、百亩之.田,无夺.农时。

19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9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9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以上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99、青,取之于.1.蓝,而青于.2.蓝。

200、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0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0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厉则利。

20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0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 / 2720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0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9、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以上选自《劝学》)210、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212、外连横而斗.诸侯。

213、蒙.故业,因.遗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