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的文言实词1、爱:①爱、爱护: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②爱好、喜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④吝惜、舍不得:其爱必大费。
(《老子》)2、本:①草木的根或基干、根源、来源:伐木不自其本。
(《晋语》)②根本、基础的东西:君子务本。
(《论学•学而》)③本来的、原来的、本来:变其本而加厉。
(萧统《文选序》)④根据、掌握:本乎地者亲下。
(《周易•乾卦》)⑤自己一边的、现今的:观左右本朝之臣。
(《管子•八观》)⑥底本、版本: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刘向《别录》)⑦本钱:子本均,则没为奴婢。
(《柳宗元传》)⑧奏章或书信,如:“奏本”、“修本”。
⑨量词:若止印三二本。
(《活版》)3、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②庸俗、浅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③看不起、轻视: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左传•宣公十年》)④谦词、谦称自己: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战国策•齐策》)4、病:①生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察今》)②毛病、弊病:砭切政病。
(《新唐书•杜希全传》)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
(《伦语•卫灵公》)④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5、朝:①早晨: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早发白帝城》)②朝见: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④拜见:日往朝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⑤官府的大堂:未尝识郡朝。
(《后汉书•刘宠传》)⑥朝代:两朝侍从当时贵。
(张籍《赠道士宜师》)6、乘:①驾车:良马难乘。
(《墨子•亲士》)②登、升:乘鄂渚而反顾兮。
(屈原《离骚》)③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贾谊《过秦论》)④压服、欺压:三国必起而乘我。
(《荀子•强国》)⑤追逐:吏士喜,大呼乘之。
(《汉书•陈汤传》)⑥计量、计算:乘事有功则赏。
(《韩非子•难一》)⑦量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7、除:①台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汉书•苏武传》)②清除、除掉: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③修治、修整: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张溥《五人墓碑记》)④任命、授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8、辞:①口供: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
(柳宗元《断刑论下》)②言词、词句: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推辞、不接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④告别: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⑤一种文体:如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9、当:①对着、面对: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介词):然当今之时。
(《墨子•兼爱下》)③掌管,担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国语•越语上》)④判罪:当高罪死。
(《史记•蒙恬列传》)⑤应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⑥当做: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⑦适当、得当:岂非用赏罚当邪。
(《吕氏春秋•义赏》)10、道:①路(途径、方法、措施):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规律、道理: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③道家、道教: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三国志•张鲁传》)④从、由:凡治乱之情,旨道上始。
(《管子•禁藏》)⑤说、讲: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⑥引导、通:唯王使人道送我。
(《汉书•张骞传》)⑦主张、思想、学说:从许子之道。
(《孟子•腾文公》)11、度:①量长度(揣度、推测):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迟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贾谊《论积贮疏》)③制度、法度:治威严,整法度。
(《张衡传》)④度量、气度:常有大度。
(《汉书•高帝本纪》)⑤渡过、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⑥量词(次数):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2、复:①夹衣(夹层的):冬天昼夜不著复衣。
(刘义庆《世说新语•凤惠》)②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③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④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盐铁论》)⑤再、又: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五蠹》)⑥回答:王辞而不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⑦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史记•高祖本记》)13、负:①背、用背驮东西:负石自投于河。
(《庄子•道跖》)②背靠着(依仗):负隅顽抗。
(《孟子•尽心上》)③违背、背弃(辜负、对不起):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孙子兵法•谋攻》)⑤欠:桓温少时,游于博徒,资产俱尽,尚有负。
(《晋书•袁耽传》)14、盖:①用芦苇或茅草编的翻盖物:被苫盖没,蒙荆棘。
(《左传•襄公十四年》)②车盖:日初出大如车盖。
(《两小儿辩日》)③器物的盖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范晔《张衡传》)④遮蔽、掩盖(胜过、超过):英才盖世。
(《三国志•诸葛亮传》)⑤大概(副词):克终者盖寡。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⑥表原因(连词)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⑦语气词:盖天下万物之萌生。
(《史记•文帝本记》)⑧同“盍”(何不):盖云归哉。
(《诗经•黍苗》)15、故:①事、事故:中原遂多故。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②旧: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韩非子《五蠹》)③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④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⑤“固”(本来):臣故将谒之。
(《韩非子•难一》)⑥所以、因此:故臣复取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16、固:①坚固(坚持、固定、稳固):法莫如一而固。
(韩非子《五蠹》)②鄙陋:鄙人固陋,不知忌讳。
(司马相如《上林赋》)③本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④通“故”,当“所以、因此”讲: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
”(柳宗元《封建论》)17、国:①国家: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②周代的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四月,兵罢戏肆下,诸侯各就国。
(《史记•高祖本记》)③国都、京城: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18、过:①走过、经过:雷霆乍惊,官车过也。
(《阿房官赋》)②胜过、超越: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③过分、太甚: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④错误、过失:夫过有厚薄。
(《商君书•开塞》)⑤访、探望:赵禹来过卫将军。
(《史记•田叔列传》)19、患:①担忧、忧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祸害、灾难: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③疾病:愈膏肓之患难。
(柳宗元《愈膏肓赋》)④得……病:时有患疾病者。
(《晋书•桓石虔传》)20、疾:①病(痛苦、疾苦):君有疾在腠理。
(《扁鹊见蔡桓公》)②厌恶、憎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③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④急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21、及:①赶上、追上: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成公二年》)②到、至:延及岸上营落。
(《赤壁之战》)③趁着: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④加、比得上: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⑤和、与:殆及公子同归。
(《诗经•七月》)22、假:①借:善假于物也。
(《劝学》)②宽容:大王犯法,无所宽假。
(《北史•魏世祖纪》)③如果、假如、假令、假使:假使吾不知书。
(《颜氏家训•杂艺》)④非正式的:乃以吴叔为假王。
(《陈涉世家》)⑤假(与“真”相对):乃悟前狼假寐。
(《狼》)23、间:①夹缝、间隙: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史记•管晏列传》)②间隔、间断(间或):间以河山。
(《汉书•西域传》)③隔阂、疏远(远离):赵王信秦之间。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⑤中间、期间: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度关山》)⑥近来:帝间颜色瘦黑。
(《汉书•叙传上》)⑦空闲:怀念遑遑,未有间宁。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⑧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4、见:①看见(拜见):事不目见耳闻。
(《石钟山记》)②见解、见识: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③被(表被动):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对自己怎么样(动词前):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⑤出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5、解:①分割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②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
(《韩非子•难一》)③溶解、溶化:解冻而耕,暴背而耨。
(《战国策•秦策四》)④调解、排解、和解:业已讲解,又恶负约。
(《史记•项羽本纪》)⑤消除:遂以解国之大患。
(《荀子•臣道》)⑥解释: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⑦理解、懂得:其为惑,终不解也。
(《师说》)⑧懈怠、松弛:凤夜匪解,以事一人。
(《诗经•大雅•民烝》)26、举:①举起、抬起:中江举帆,余船依次俱进。
(《赤壁之战》)②推荐、推举(检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③举动:举行如此。
(韩非子《五蠹》)④攻下、占领:五年后举虞。
(《谷梁传•僖公二年》)⑤全:举世无双。
成语27、绝:①断绝: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耳起,袖绝。
(《史记•刺客列传》)②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③横渡、横穿: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28、堪:①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②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9、克:①战胜、攻破: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②克制:奉公克己,矜恤孤赢。
(《后汉书•周泽传》)③约定、限定:与克期俱至。
(《后汉书•钟离意传》)④通“刻”,刀刻、雕刻(刻):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
(《史记•李斯列传》)⑤苛刻:然性俭克,少恩情。
(《宋书•朱修之传》)⑥能够:克勤于家。
(《尚书•大禹谟》)30、类:①种类: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沈括《雁荡山》)②类似、好像: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史记•孔子世家》)③大抵、大致: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汉书•贾谊传》)④法式、律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荀子•君道》)31、莫:①通“暮”,日落的时候:至莫夜月明。
(《石钟山记》)②没有什么、没有谁: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不要、不能(副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④通“瘼”,疾苦: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诗经•大雅•皇矣》)32、期:①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②期望、要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③周(年、月):行之期年,国乃有节。
(《左传•襄公九年》)④期服(为亲属服丧一年):伯父、叔父、兄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