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卷(时间60分)
学校: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20*2
1.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
2.“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但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是因为哪个结构受伤()A、骨头B、血管C、大脑D、脊髓
3.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A、细胞B、肺泡C毛细血管D静脉
4.切除小脑的狗将()A、立即死亡B、行动不协调C、不能运动D、嗅觉丧失》
5.若人类一味发展工业,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又大量砍伐森林,造成的后果是()A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植物光合作用增强B、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无法进行C、生物圈中的氧与二氧化碳失去平衡,影响人类生活
D、工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7.下列血管输送动脉血的是()A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C肺静脉D肺动脉
8.某人经常口渴,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化验结果尿中无糖,此人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肾盂
9、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
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
10.在皮肤的表面和小肠的内表面分布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1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A、子宫B、输卵管C、卵巢D、阴道
1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使用语言
D、大脑发达
13.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糖类
B、二氧化碳
C、能量
D、葡萄糖
14.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
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5.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烟雾中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吸烟抑制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运动
C、吸烟对自己有害,对周围人无害
D、尼古丁能诱发肺的疾病
16.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
17.物体在眼睛中成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似。
眼球的哪一部分结构相当于照相机中胶
卷的作用()A、脉络膜B、角膜C、视网膜D、晶状体
18.在耳内,接受声波的听觉感受器在()A耳蜗内B前庭内C鼓膜上D听觉中枢
1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20、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细菌的繁殖
21.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弧B、反射C、大脑D、中枢神经
{
二、非选择18*1
1.内分泌腺是人体内没有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的,随人体的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2.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或晶状体的曲度变,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要配戴适度的(填凹或凸)透镜加以矫正。
3.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和丰富的食物。
4.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的控制,也受的控制,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
5.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6.目前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的浓度升高。
试写出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写出两点具体措施)。
7.小强午饭只吃了馒头、白菜、豆腐,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这顿午饭,能为他提供的几类营养物质是。
小强咀嚼馒头是有甜味,这是因为。
午饭中可被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的器官
三、识图作答题41*1
1.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心脏的1、2、3、4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
的心腔有,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有。
(2).图中6、7、8、9分别是什么血管
*
6 7 8 9
(3)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原因是心脏中
的瓣膜[ ]能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2.右图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9分)
(1)在食物的成分中,淀粉的消化分解开始于图中[ ]处,
蛋白质的消化分解开始于图中[ ]处,脂肪的消化分解开始于
在图中[ ]处。
这三种大分子物质最终在图中[ ]处被
>
彻底消化和吸收。
(2)图中[ ]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的分泌物是。
(3)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和两部分。
(4)从图中可以看到消化道最长的一段是图g,它是人体的主要器官。
3.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5
分)(1)写出下列字母所指部位的名称:
a c d
(2)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某一反射的反射
弧。
(3)若反射弧中的d结构发生障碍时,反射活动
还能进行吗
,
4.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5分)
(1)眼球结构中的光感受器位于图中[ ] 上。
(2)当人从暗处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 ]瞳孔会。
(3)正常的眼睛要通过睫状体来调节[ ] 的曲度来
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近视眼需配戴透镜来矫正。
(4)我们的视觉是在形成的。
5.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
计和现象回答:(14分)
\
试管号
码
A B C D E
加入物质%
浆糊
清水
浆糊
唾液
浆糊
唾液
盐酸
浆糊
唾液
浆糊
~
唾液
温度37℃37℃37℃100℃0℃时间)
10分钟
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入碘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
⑴若以A和B为一组,则其中是对照组,是实验组。
实验目的是。
⑵若以B和C为一组,则其中是对照组,是实验组。
实验目的是。
⑶若以B、D和E为一组,则其中是对照组,是实验组。
实验目的是。
—
⑷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可以消化;唾液中的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是
2011-2012年七年级下人教版生物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C6.B7. C 8a 9、D 10. A
13 C 14. D15. C16. B 17 C 18a 19. B 20C 21B
二非选择18
1. 导管、激素、毛细血管。
[
2.过长、大,、前方,、凹、
3、蛋白质、铁。
4.神经系统、激素。
5过滤、重吸收。
6.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减少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7 (1)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
(2)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水、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
、
三识图作答题41
1.(1)2、4,1、3。
(2).6上腔静脉7主动脉8肺动脉9肺静脉
(3)[ 10、11、12、13 ]
2.(1)[ l ],[ j ] [ g ] [ g ]
(2)[ c ]胆汁。
(3)消化道、消化腺
(4)消化和吸收。
3.(1):a 感受器 c 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
(2)a→b→c→d→e
(3)不能。
4.(1)[ 8 ]视网膜。
(2)[ 3 ]、缩小。
(3)[ 2 ]晶状体、凹(4)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5. ⑴A、B、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⑵B、C、验证酸性物质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⑶B,D、E。
验证唾液淀粉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才能对淀粉起催化作用。
⑷淀粉酶,淀粉;淀粉酶中性条件、一定的温度(37℃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