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_山水情_为例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中的意境塑造

以_山水情_为例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中的意境塑造


的和谐中,自然的实景转换为心目中的虚境, 众意外的惊喜?(如图10、11)在电影中,我们经 的水墨绘画。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
诸如少年移琴于山川旷野,感悟天籁造化日月 常可以看到运用蒙太奇手段拍摄的镜头来表 每一幅绘画作品产生的是一种空间的连续,这
星辰之变幻,浸心揣摩原始自然的脉动起伏等 现主人公的回忆,通过对两组镜头的剪接很容 样无数的绘画作品的连接就产生了一个更加
摇移既表现山高路远,同时少年倒着上台阶的 的情节时,大都会使用在主人公头顶画圈再把 义为四维空间。所以当我们面对《山水情》这样
动作又很好的传递了儿童特有的天真和顽皮; 回忆的镜头添在圈内这样的方式,这种很容易 的动画片时,是在四维空间中倘佯。水墨画是
当在画面中表现自然景观时,如微动的池塘, 被小朋友们理解的方式如果应用在这部动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两种形式――写意和工笔重
在师徒离别之时顿悟琴道精髓,他手挥五弦、 文人艺术的代表完美地结合起来,揭示了人通 间拓展之外,真正意义的“动”起来的绘画使得
目送鸿儒,一曲幽远奇绝的琴声携两袖清风回 过自然获得艺术灵感,自然通过人的艺术获得 这样的空间被加入了时间的概念,使得水墨动
荡在山鹰盘桓的空谷,而老琴师伫立余音未了 灵性的质朴道理,得出了自然、人和艺术三位 画电影呈现出四维空间成为可能。区别于西方
影视评论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张 蕾
以《山水情》为例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中的意境塑造
[摘要] 水墨动画电影《山水情》已经没有了传统的教化功能而直接进入到对美进行主体的
审美活动,完全地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了。水墨动 画片在汲取原有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把造型依据设定在中国古典绘画写意部分,最大 程度的提升了水墨的意趣。片中高超的动画技巧和写意山水及古琴曲这两种中国古典艺术 最高水平的代表完美的结合,得出了“自然、人、艺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结论,直攻胸臆。
图5——8 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34
那么《山水情》则赋予了水墨动画中国诗画般
的心灵,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美。”[3]该片另外
一个特点还在于充满了隐喻性,充满了中国式
的优美韵味。那把琴是文士某种精神品质的物
化;琴师在最后离开走向茫茫前途时,除了水
图9
图10
墨画出的重重山峦,还有呼呼的风响彻耳际,
图11
图12
图1
图2
图3
图4
开篇,一片静穆,老琴师在山水间慢慢显
现。晓风薄雾、流水潺潺的背景中,一位长发美
髯、白衣飘逸的长者信步山峦。(如图3)此时,音
乐尚未响起,而画面中白多黑少的构图恰与其
达成“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单纯的背景,遒
劲的线条,寥寥数笔勾勒出长者风范。大量留
白营造空间,苍穹、大地、水岸、诸多实景都被
钩的小鱼;另一方面进行了高于自然的艺术表 品,这看似简单的由肌理丰满的涂墨变作单纯 妙,容天地于单纯。这一点,亦与传统动画在设
现,如鱼儿脱钩奔向少年是显然受了琴声的吸 勾线的方式用绘画的语言替换了电影的语言, 色上大都采用单线平涂、反复渲染的色彩鲜艳
引。再有,鱼儿在水中团聚的瞬间恰在画面上 仅仅用墨色的有无(图12)便表达了时间的变 饱满的工笔重彩画法,有着很大区别。
处寄情于无限。这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如何使 一体密不可分的结论。吴山明在此作品的创作 的审美传统,当我们面对审美客体时应用的是
处于二维空间的画面产生空间的立体效果?使 中分明参透了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精髓,因而 “意境”,有“意”之境。即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
一个个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既能表现山川的秀 该片由始至终地悟守“景由心生”“、情满乐盈” 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现
画面。动画设计者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图 易的交待彼时和当下这样的时间概念,这对于 广阔的空间,除去传统的三维空间的概念,在
9)是使意境贯穿于通篇的关键。少年和师傅在 电影语言来说是小儿科的技术却很难应用在 这样累加的空间中,营造出另外的新元素――
山间行走,领略自然的奥妙,镜头从下至上的 动画片中。所以我们看到当动画片想表述回忆 时间,增加了时间的三维空间在含义上被定
[关键词] 意境 中国学派 水墨动画 艺术境界 绘画意味
以看似“不似”之形来求“真似”之神,取 形中之意,寓意于象,以象尽意,如此才称上境 界。这种写意品性自然延伸进入动画创作领 域,从而塑造“中国学派”意象化的视觉特征。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和西方的平面设 计师柯蒂•特里维迪就文字设计领域进行了这 样的探讨,关于东方和西方的审美,柯蒂这样 表述“: 西方的设计教育教的是‘可视的东西’, 而亚洲传统的设计教育教的是制作‘不可视的 东西’”。[1]究竟什么才是“不可视的东西”呢? 这个只能感受而无法言传的神秘是什么?
几根简单的线条取代,形(图3)成我们心中的
一片空阔。此处,化实景为虚境的主观审美感
受慢慢生成。正当老琴师沉吟时,忽而乐声随
风人耳,惊醒梦中河鸭直飞云际,原来是一叶
扁舟画中游来,此时画面如诗,少年轻摇船浆,
把观众代入“欸艿一声山水绿”的情怀。这一段
拍摄,多用长焦远景,充分显示山水空旷,为后
பைடு நூலகம்
期的情节、意境的推进进行了很饱满的铺垫。
制的山水写意作品的绘画过程展示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完美的用水墨表现了动物惟 古典绘画中,而且又把它限定在写意绘画的部
中,随着山峦的一寸寸呈现,绘画的意味弥漫 妙惟肖的动作——赋予了水墨动画生命的话, 分,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水墨的意趣。片中高超
10)细节的设置一方面有非常符合自然规律的 的摄影技术和绘画技巧,把老琴师挥袖远去及 空间,看似简单的黑白,却能表现世间万象。谁
地方,如鱼儿游动时的姿态,咬钩又脱钩的样 师徒二人共同抚琴的回忆性画面处理成单纯 又能够说清在黑白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少灰色?
子,老琴师被琴声打动回望少年而不顾已然咬 的焦墨勾线,把原来的写意人物换作了白描作 “计黑当白”又或“计白当黑”,图与地的关系微
画影片,却产生了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观众 画推向了高潮:融入少年对老者敬仰和师徒之 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了。水墨动画片在汲取原
在这一推一摇中感受到了深远意境的营造。另 情的乐声带动着画面变化,让每个观众从内心 有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抽丝剥茧的剔除
外,这部影片令人称奇的地方还包括把现场绘 感受到动画者们要表达的“山水情”“。如果说 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把造型依据设定在中国
水中的小鱼先是被老琴师的钓饵吸引,然后随 片中,就很可能破坏整个影片营造的意境美和 彩中的大写意画种,极为重视笔墨对于感情
着琴声居然弃饵奔向在岸边抚琴的少年,并在 连贯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摄影师段孝萱和 的抒发,并不是不讲究颜色,而是在墨中分出
水中盘旋一下后又飞快的游离。(图9)这些(图 人物形象设计吴山明老师(图11)运用了高超 “五彩”来,用墨的浓淡深浅来表形传意,营造
形成了八卦的图案,通过图形指引观众从“有 换,把对二维空间的改变营造出四维的转换,
虽然对于中国绘画本身,画家为了改变
我之境”转向“无我之境”,把水墨之境、琴声古 最大程度的体现了画面的意境美,更显现出这 瞬间静像的状况而通过采取散点透视、虚实处
韵、和“有无相生”的道家思想结合在浑然忘 部水墨动画片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水墨功力。 理、计白当黑、等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展现时
长者随即入船飘游水中,撑船少年口含芦笛,
笛声婉转悠扬,少年的手指灵动和笛声非常合
拍,对于水墨动画来讲,音画同步、尤其是快速 的画面频动对于水墨动画的技术要求是很高 的,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虽然在意 境的传递上灵动充分,但画面的节奏基本是很 缓慢的,这(图4)和水墨动画自身的创作难度是 分不开的,本片在技术上相对于之前的水墨动 画有了新的突破,从这一角度扩展了意境发挥 的余地。老琴师手捧一具酩志古琴上岸却忽然 晕厥倒地,少年救扶长者静养室中。镜头转入 特写,从老琴师的面部移至水袖衣纹又移至手 部,勾线泼墨痕迹清晰,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运 笔的力度和行笔的方向,这样细腻的画面处理 更加从绘画意味凸显了写意人物的精神气质, 同时,这样远景近景的调度也充分的运用了镜 头语言,电影语言应用一方面表明动画片作为 电影本体的意义;另一方面丰富了水墨动画片 的表现力。(如图4)尤其是到了少年拜师学琴的 一幕,片中用了四个镜头来表现寒来暑往的季 节交替,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即 动画的每一帧都是独立的水墨作品,这样的镜 头交接营造了交替的时间和变幻的空间,光阴 的穿梭就在镜头的摇移中表现,从盛夏至寒冬 少年琴艺渐成,通过镜头对色相、秩序、节奏的 把握把对意境的追求展现无疑,画面是直抒胸 臆的泼墨勾线,音乐是意境深远的古琴曲。(见 图5、6、7、8)
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 这部影片的片头和片尾都借鉴了中国传
统绘画的样式,片名遒劲的书法字体“山水情” 出现在一片青绿山水之间,这样的方式在很多 国产动画片中都有使用,如《蝴蝶泉《》螳螂捕 蝉》等不足为奇,但片尾的上影厂的厂标却明 显有国画中题跋的意味,一首一尾前后呼应, 保持了这部影片的完整性和绘画意味。(如图 1、2)
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念天地之悠悠”的
这样通过景来造“镜”的镜头在整个影片 了整个影片,对绘画作品中笔墨情趣的追求、 心境情怀。
中贯穿,即交代了故事情节,又移情换境,指引 画家高超的技艺、酣畅淋漓的行笔泼墨,这一
几乎每一部水墨动画片中呈现出的影像
着观众随着画面营造的意境不断穿梭于自然 切都是通过一部动画片展现的,怎能不代给观 被定格后,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可以独立存在
这个神秘,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 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 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2]1988 年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水墨动画片《山 水情》就是这样一部融东方神韵笔墨写意和山 水空灵的杰作。这部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 最的影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世无 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 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无数 中外人士。该片片长19分钟,编剧:王树忱,总 导演:特伟,导演 :阎善春 、马克宣,人物设计: 吴山明,背景设计:卓鹤君,水墨工艺设计兼摄 影:段孝萱,动画设计: 孙总青、姚忻、陆成法、 徐建国、金忠祥,摄影:楼英,摄制:施有成、孙梅 华,作曲: 金复载,古琴独奏:龚一,演奏:上海电 影乐团,指挥:王永吉。其中人物设计吴山明是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上个世纪水墨人 物画以“现代浙派”为一大劲旅,出身于现代浙 派的吴山明开创了不同师辈的“当代吴家样”, 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 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绝对可以作为 划时代的见证。含蓄、苍劲的《山水情》,在空灵 的山水之间更加重了写意的笔墨,相比之下, 画功也尤其显得纯熟,其中还大量使用了古琴 曲,也大大丰富了这部美术短片深邃、悠远的 人文情怀。整部作品,充满了诗意,让人完全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