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来就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知识领域,一个“学科”。
它与“语文”一样,被
认为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技能。
有人甚至说,一个人如
果“不识数”要比“不识字”还难以在社会上生活,可见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
与此同时,数学文化也渐渐地进入人们视野。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学文化呢?虽然刚开学就去自主实习,并没有上数学文化这门课,下面我就结合在小学的实习情况来谈谈数学文化。
说到“数学文化”,大多数人还是很难对它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数学文化当然不是指数学
知识,不但不是指“识数”、“算术”这样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也不是指“几何”、“代数”、“微积分”以及更高深的数学知识。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数学文化的概念,它是
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广义上还包括数学家、
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还包括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
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
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当一个人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以后,如果
把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忘掉或都“抽出去”,剩下的就是数学文化。
而这些数学文化在人的
头脑中落户,则形成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我实习的是一年级,看了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了解到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文化主要途径就
是给他们介绍数学历史、讲一些名人小故事和数学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等几方面来激发
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自主获取数学知识和文化的能力,最终形成他们的数
学文化素养。
因此,我希望在数学文化的课堂上多学习一些、了解到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方
面的内容。
尽可能在课堂多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使我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也为在小学中组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多种资料素材,让
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他们想要学数学的欲望。
我在小学一年级实习数学,观察到数学老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仅仅
只停留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文化,激发了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例如,老师在讲完生活中的数后,专门用
一节课给同学讲了讲为什么要把“0”作为自然数,还在那节课上讲了讲数字的发展史,
我观察到班里的所有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生怕漏下一点内容。
而且我的数学指导老师还
特别善于抓住每个机会给学生渗透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当时在期中考试卷子
上有一个关于排队的附加题,全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做对了,于是老师在讲解这道附
加题时,让三组同学上台表演,花费了整整一节课,又用了一节课将生活中所有排队情况
编成了数学问题,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孩子们在实际的操练中掌握了数学知识,锻炼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我曾问老师:“您用两节课只教会学生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不觉得浪费吗?”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现在数学教学已经和我们上小学那时候不同,当下的教育培养的是素质创新人才,如果还一味的教知识,不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这样
的教育毫无意义,教师将变成一个不与时俱进的老顽童,一位失败的引导者。
”指导老师
这席话让我明白了数学文化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一定要从低段学生就开始给他们在课堂
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培养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