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分析

认知心理学分析


••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 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 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某 种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
启发式策略的研究
• 根据Simon的有限理性学说。 Kahneman 和Tversky(1972,1973) 认为人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作判断 往往忽视事件的基准率信息、不顾 事件的先验概率依赖于有限的启发 式进行判断。其中主要有三种启发 式:
②偶然性。灵感在什么时间可以出现,在什么地点可以出 现,或在哪种条件下可以出现,都使人难以预测而带有很大的 偶然性,往往给人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之 感。
③模糊性。灵感的产生往往是闪现式的,而且稍纵即逝, 它所产生的新线索、新结果或新结论使人感到模糊不清。要精 确,还必须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辅佐。灵感思维所表现出的 这些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它的无意识性。形象思维、抽 象思维都是有意识地进行的,而灵感思维则是在无意识中进行 的,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所在。
– 假设你已经有2000元,除了你所拥有的只外,你可以在两项中选 一项 • A 必定获得500 • B 50%的可能获得1000元,50%无所得
• 第一组84%选A 第二组69%选B(Kahneman
&Tversky,1979)
• 3.2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
– 所谓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即一 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 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 其中Kahneman (1981)经典的研究之一 即为:生存框架(survival frame)和死亡 框架(mortahity frame)。
• 假设某地区出现了罕见的疾病,估计会 造成600人丧生.有人提出两种方案,并 且对采取这些方案的后果进行了评估
– 方案A:肯定可以拯救200人
– 方案B:600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有1/3,一 个也不能救的可能性有2/3
– 代表性启发式(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人们某一事物的概率推 断倾向于根据一事物中有代表性的样 本做出判断.
• 例;Kahenman 和 Tversky,1973年设计了一个 经典的实验在实验中给被试简要介绍某个人的 特征
– 说明他来自于一个工程师的概率和律师组成的样本 群。然后,分别告诉被试不同的先验概率。一组的 被试被告知工程师人数为样本的30%,律师为70%。 另一组被试被告知工程师人数为样本的70%,律师 为30%
• 假设这个小岛上有1000 户居民, 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
如果你是联合国的官员,你以为
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但假 如这个岛上有18000 户居民,其 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了
(你不知道前面一种情况),你 又认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
•Kanhnman“把 心理研究的成果 与经济学融合到 了一起,特别是 在有关不确定状 态下人们如何作 出判断和决策方 面的研究” 获 得2002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Kahneman
Tversky
不确定性判断与决策的研究
• Kanhnman认为人们在做判断决策时 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认知系统有两种分 别为intuition 和 reasoning认为人在 决策时往往首先倾向于依赖自己的直 觉,这样可以做出较快的判断解决问 题并节省认知资源.但也容易做出错 误的判断.
思维是围绕着理解和解决问题开展活动的,问 题解决是个人欲达到目标的企图,因此思维的 目的体现了思维与意志的关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给定了问题条件
的现实和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的差距,是 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的一系列障碍。而个体利用 问题条件,应用自身已储存的知识,操纵信息经 过一系列中间状态,克服障碍得到问题的答案, 即是对问题的解决。然而问题的解决常常不是一 蹴而就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表征的适当性、 解决策略的适合性、问题解决者的动机和情绪、 问题本身的表述、问题解决者所处的外部环境等 等都有可能对问题能否得到解决、问题解决的速 度、问题解决的质量和解决的流畅性产生影响,
• 即容易知觉到的或容易回想起的事物就认为经常出现
1
参照依赖(Reference-dependent )
• 人们对决策后果的估价是依赖于一个相 对的参照点
– 假设你已经有1000元,除了你所拥有的只外,你可以在两项中选 一项 • A 必定获得500 • B 50%的可能获得1000元,50%无所得
– “约翰,男,45岁,已婚,有子女。他比较保守,谨 慎并且富有进取心。他对社会和政治问题不敢兴趣, 闲暇时间多用于业余爱好,比如做木匠活和猜数字 迷语”。
– 两组被试都认为约翰是工程是概率约为90%
– 可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倾向 于根据事物在知觉中的可得性程度来判断其相对概 率。
• S2: – 方案C:有400个会丧生 – 方案D:一个都没死的可能性有1/3,全部死亡 的可能性有2/3
S1: –方案A:肯定可以拯救200人 –方案B:600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有1/3,一 个也不能救的可能性有2/3
思维与问题解决
1
思维与问题解决
思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
思维与问题解决的概念
定义: 思维是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 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 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 与概括,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认识事物 的本质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 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 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它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突发性。灵感往往是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出现,使长期 苦思冥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在时间上,它不期而至,突如 其来;在效果上,突然领悟,意想不到。这是灵感思维最突出 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