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
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
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
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三、教学条件
技术网络机房,在较高配置的单台Windows计算机上使用VMware Workstation组建实验环境。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上,通过范例引入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实践上,组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
充分地利用Internet资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利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搜集最新的Ubuntu操作系统资料、了解最新的Linux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实例,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已有的知识,适当组织一些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重点:Linux图形界面与命令行、文件与目录管理、系统高级管理、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
本课程的难点: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Python、Node.js开发环境。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出勤、平时作业:20%
2.理论考试: 50%
3.课程设计:30%
八、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张金石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