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二Ο二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3)第三节自然地理 (4)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5)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7)第二章矿井地质 (10)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10)第二节矿井地质 (13)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18)第一节煤层 (18)第二节煤质 (20)第三节有益矿产 (26)第四章水文地质 (27)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27)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30)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33)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42)第五节供水水源 (43)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43)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43)第二节瓦斯 (45)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47)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48)第五节地温、地压 (49)第六章环境地质 (49)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49)第二节地质灾害 (49)第三节井田水环境 (51)第四节有害物质 (52)第七章矿山开采 (53)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53)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55)第三节探采对比 (56)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57)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57)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58)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58)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9)第五节首采区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9)第六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60)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61)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2 2-1 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1:50003 3-1 地层综合柱状图1:2004 4-1 煤岩层对比图1:2005 5-1 1-1′地质剖面图1:20006 6-1 4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7 6-2 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8 7-1 4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9 7-2 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10 8-1 4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1 8-2 15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2 9-1 4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13 9-2 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14 10-1 YZK2钻孔柱状图1:20015 10-2 YZK4钻孔柱状图1:20016 先期开采区域平面图1:50001 井下见煤点测量成果表2 钻孔施工情况一览表3 各煤层综合成果表4 15号煤层钻探与测井成果综合利用表5 见煤工程点一览表6 各煤层煤质化验测试成果表7 煤质化验测试成果汇总表8 4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9 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10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附件兼并重组批准文件: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1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74号2 先期开采范围拐点坐标表3 检验报告(4、15号煤层煤样检测报告,4、15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4、15号煤层煤尘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5号煤层煤炭筛分浮沉试验报告)4 采矿许可证(复印件)5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6 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7 矿权人承诺书、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8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编制地质报告的目的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有水快流”政策的导向下,煤炭开采逐渐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长期无序开采和生产方式的落后,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矿难频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

煤炭经济在为和全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

为了切实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把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变为煤炭资源强势,把省从煤炭大省转变为煤炭强省,省委、省政府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长远利益的高度,着眼长远,强力推进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2008年9月2日,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对兼并重组提出了目标、思路和明确要求,并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总体部署,晋中市政府就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制定了优化调整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并上报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

2009年11月6日,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晋中市南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74号),批复同意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和南山突堤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后名称为“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其主体企业为“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31日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重组后矿区面积5.3563km2(新增1.6421 km2),批准开采4号-15号煤层。

资源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180万t/a(新增135万t/a),批采深度1232.99m至599.9m标高。

为查明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地质情况,为兼并重组后的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对该矿井田地质情况进行勘查,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做出总结、评价,对井田内可采煤层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并编制《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二、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按“委托协议”规定,组织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野外地质填图、矿井地质调查工作,并收集有关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整理,重点完成以下任务:(1)详细查明井田地层、构造发育情况。

(2)详细查明井田可采煤层赋存层位及其主要煤质特征。

(3)详细查明井下采掘现状、采空区、古空区积水、瓦斯、火区等基础地质情况。

(4)详细研究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并评述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特征。

(5)估算批准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要求先期开采地段探明的、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比例达到勘探阶段要求。

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按省煤炭工业厅“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2010]177号文件)编制了本矿井地质报告。

三、编制报告的资料来源和地质依据1、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03年3月提交的《省南山县殷家庄联营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2、晋中长泰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提交的《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3、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

4、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相关地质资料。

四、主要技术规范和有关文件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2、《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83)煤生字第1275号;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4、《煤炭灰分分级》(GB/T15224.1-2004)、《煤炭硫分分级》(GB/T15224. 2-2004)和《煤炭发热量分级》(GB/T15224.3-2004);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T18314-2001);6、《煤矿防治水规定》。

7、《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2010)177号省煤炭工业厅)。

8、晋煤重组办发[2009]74号文《关于晋中市南山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1.井田位置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山县城东北6km处的辽阳镇殷家庄村,行政区划属辽阳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1'36"~113°23'30",北纬37°06'25"~37°07'40"。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52689),批准开采4-15号煤层,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境界由以下1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

见井田境界拐点坐标。

表1-1 (1)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注:表1-1(1)为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52689)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井田呈不规则长条状,东西最长约3.33km,南北最宽约3.03km,井田面积5.3563km2。

井田西南部与煤炭运销集团南山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相邻。

二、交通条件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山县城东北约6km处的殷家庄村旁,东距207国道约2km,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北距阳泉140km,西距榆社45km,西南距阳(泉)~涉(县)铁路南山站约7km,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特征本区位于太行山东部,北西邻晋中盆地,属于中山区,井田内地形地势总体上为北部高,南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的山梁上,海拔1405.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的沟谷中,海拔1170m,最大相对高差235.5m。

2.水系本井田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

井田内地表无常年性河流,只有侵蚀性沟谷,沟谷仅在雨季有短暂洪流通过。

3.气象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

据南山县气象站1959~2005年47年降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8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多年(1959~2005年)平均地面蒸发量1619.8mm(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气温7.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8.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6.3℃(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33℃(1971年1月22日)。

无霜期130天,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期在次年5月20日左右。

最大冻土层深度104cm(1968年2~3月16天),最大积雪深度20cm(1972年2月5天)。

最大风速16.7m/s,风向以西北为主。

4.地震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区属地震烈度Ⅵ度区。

5.本区社会经济状况南山县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主要以采矿业为主,其中煤炭开采是当地工业经济的主要来源。

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高粱等,同时还种植一些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一、周边矿井煤炭进出口集团南山经头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西南与煤炭运销集团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原盘城岭煤矿)相接,东北与南山梅园突堤煤业有限公司(原突堤联营煤矿)相接(见井田四邻关系示意图1-2),西部和北部无开采矿井,属国家规划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