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书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专家组二0一三年九月项目项目性质:扩建项目地址:宁武县阳方口镇前石湖村北设计规模:600kt/a设计单位: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山东华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大川建设有限公司、山西五台山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时间:20lO年12月一一2013年7月申请验收单位: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验收时间:201 3年9月25日一201 3年9月26日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报告一、验收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委托忻州煤矿安全监察站对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竣工验收的通知》(晋煤监安二函[2013]95号),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组于2013年9月25日至9月26日对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竣工验收。

验收组分别听取了建设单位对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建设情况的汇报,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的设计概况、安全评价机构对矿井的安全验收评价以及监理单位对工程监理情况的汇报说明。

对照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忻煤监[2010]44号”批复的《关于对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批复》及“忻煤监[2012-163号”批复的《关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原国家局令第6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 (AQl055—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报告书》规范文本(煤安监监察[2009]9号和煤安监监察[2012]32号)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分组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并对井上下各个系统、各个环节、大型设备、作业场所、特殊工种、工程质量认证等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现场验收,形成了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意见。

本次验收仅限于采矿许可证许可范围内+1104m水平及其以上开采5号煤层安全设施及条件。

二、矿井概况(一)矿井灾害因素及安全开采条件1.瓦斯灾害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48号”《关于忻州市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69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09m3。

/min,该矿瓦斯等级属于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2011年9月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提交的煤尘爆炸检验报告,井田内5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2011年9月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提交的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5号煤层挥发份为33.89%,吸氧量为0.69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

4.煤层顶底板情况5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个别地方为粗砂岩,厚度为1.36m~6.45m,平均厚度为2.91m;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度为2.45m ~15.93m,平均厚度为5.56m。

5.矿井水文地质根据山西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lOOm3/h,最大涌水量为133m3/h。

6.地温地压该矿井属地温正常区,无冲击地压危害。

(二)矿井建设工程和竣工验收情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力、公室“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晋煤重组力发[2009]83号文),批准原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老窑沟井田(为整台保留矿井)、原山西宁武周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为汾河流域异地关闭矿井)及部分新增资源进行兼并重组整合,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1月20日换发的第Cl400002009111220046658号《采矿许可证》,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面积为5.1248km2,批准开采2—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600kt/a。

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规发[2010]96号文对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进行了批复,以忻煤规发[20LO]152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初步设计;2010年7月,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忻煤监[2010]44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0年12月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规发[20101367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0个月; 2012年8月8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规发[20121274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2012年10月8日,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忻煤监[2012]63号文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3年1月l5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办发[2013]12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延长建设工期,延长工期9个月:2013年7月30日忻州市煤炭工业局以忻煤办发[20131276号文批准该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煤炭工业忻州地方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专家对该矿单项工程进行了质量认证,并以忻煤质监[2013]03号文予以批复;经过联合试运转,矿井各项安全、生产设施运转正常,山西安宇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对该矿建设项目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认为符合验收要求;宁武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进行了竣工预验收。

(三)矿井主要生产、安全系统设置情况1.开拓、提升系统(1)主斜井(原主斜井)井筒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 4.0m、净高3.5m、净断面积12.28m2、倾角21°、斜长704.588m、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井筒内装备一部DTLl00/l80型带式输送机,带宽为l000mm,配用电机功率为2 x 160kW主要担负矿井提煤及进风任务,同时安设行人台阶和扶手,兼做安全出口。

(2)副斜井(新建)井筒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0m、净高4.0m、净断面积l7.3m2、倾角22°、斜长360m,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劈支护,装备DZl800—3+1+3型矿用柴油动力单轨吊机车,担负全矿井的人员提升,安设台阶及扶手,兼做迸风及安全出口。

(3)进风行人斜井(原副斜井改造)井筒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3.4m,净高3.3m、净断面积9.77m2、倾角24°40′、斜长430m,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装备JK-2×1.8/20型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配用电机功率为280kW。

安设台阶及扶手,兼做进风及安全出Vl。

.2.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及回风立井,其中主斜井、副斜井、进风行人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回风立井(新建)井筒净直径4.0m、垂深l36m、净断面积12。

56m2、采用混凝土支护,安设梯子间,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和安全出口:安装2台FBCDZ/No(B)22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配套电机型号为功率为2 *160kW,1台工作,l台备用。

3.防灭火系统根据煤层检验结果,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

矿井装备了KJ95N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配置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GC950型煤矿专用色谱分析系统进行采空区气体监测和成份分析,采用以灌浆防灭火系统为主,注凝胶及喷洒阻化剂防灭火系统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方法。

矿井在工业场地设KDZS-1型黄泥灌浆系统一套,安装KYSC-1型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采样系统,安设WJ-24型煤矿用喷射泵及NJB-1-80型凝胶泵防灭火系统。

矿井制定了防灭火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

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与洒水防尘系统共用。

井上、下设有消防材料库,储备有消防器材。

地面机电设备房、井下变电所、主排水泵房、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等地点均设有消防灭火器材和工具。

防爆电气设备下井实行准入证制度,井下使用的胶带、电缆具有阻燃性,风筒具有抗静电、阻燃性。

胶带输送机设有洒水防灭火装置。

4.井下排水系统矿井在副斜井井底车场附近设有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仓,水仓总容积为2275m3,井下涌水由井下主水泵房排至地面污水处理站,主排水系统选用3台MDl55-30 x 7型多级离心泵,配1.60kW电动机,正常涌水情况下,1台工作,l台备用, l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1台备用。

沿副斜井敷设两趟l59×6mm的无缝钢管排水管路。

矿井在轨道下山与运输下山底部设有采区水泵房,水仓容积为1908.2m3,采区水泵选3台MDl55-30×7型多级离心泵,配160kW电动机,正常涌水情况下,l台工作,l台备用,l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l台备用。

沿轨道下山敷设两趟159 X 6mm的无缝钢管排水管路。

5.运输系统井下主运输采用阻燃带式运输机接力运输,井下辅助运输采用DZl800-3+1+3型矿用柴油动力单轨吊车及调度绞车运输。

6.供配电系统该矿副井工业场地新建一座lOkV变电所,两回lOkV电源分别引自宁武1lOkV变电站35kV母线和薛家洼1lOkV变电站35kV母线,供电距离均为0.25km。

矿井两回线路一用一备,当其中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路能够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用电;该变电所所内装有2台S11-M-800/310型。

矿井采用2趟MYJV22-3X120mm2型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lOkV电力电缆向井下主变电所供电。

7.井下消防、防尘洒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水源取自地面静压水池,井下排水经净化处理后,水质符合井下消防洒水用水水质标准,可作为井下消防、洒水及井下各用水设施的供水水源。

地面建有2座容积均为800m3的静压水池及l座容积为400m3的矿井水处理水源静压水池,保证井下静压供水水量及水压需要。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和生产用水管道由行人进风斜井、副斜井引入井下,经减压后,送至各消防、洒水及井下各用水设施的用水点。

8.大巷布置及回采工作面井下5号煤层布置三条巷道,分别为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完成全井田范围内5号煤层一采区的开采,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回风下山沿煤层顶板布置,水平间距均为30m。

5号煤层运输下山通过一采区运输大巷进入采区煤仓,再经运输大巷进入井底煤仓与主斜井连接;5号煤层轨道下山直接与副斜井连接;5号煤层回风下山通过一采区回风大巷与回风立井连接,形成了5号煤开采时的主、辅运输、通风、排水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