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桩基土弹簧计算方法
根据地基基础规范中给出的m法计算桩基的土弹簧:
基本公式:
K=ab
1
mz ③
式中: a:各土层厚度
b
1
:桩的计算宽度
m:地基土的比例系数
z:各土层中点距地面的距离
计算示例:
当基础在平行于外力作用方向由几个桩组成时,
b1=0.9×k(d + 1) ①
h1=3×(d+1)
∵ d=1.2
∴ h1=6.6
L1=2m
L1<0.6×h1=3.96M
∴ k=b′+((1-b′)/0.6)×L1/h1 ②
当n1=2时,b′=0.6
代入②式得:k=
当n1=3时,b′=0.5
代入②式得:k=0.92087542
当n1≥4时,b′=0.45
带入②式得:k=0.912962963
将k值带入①式可求得b1,
对于非岩石类地基,③式中m值可在规范表P.0.2-1中查到
对于岩石类地基,③式中m值可由下式求得:
m=c/z
其中c值可在表P.0.2-2中查得
将a、b1、m、z带入③可求得K值
m
同时,《08抗震细则》,第6.3.8中规定,对于考虑地震作用的土弹簧,
M
动=(2~3倍)M
静。
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中,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时,在力学图式中作如下处理。
假定土介质是线弹性的连续介质,等代土弹簧刚度由土介质的动力m 值计算。
“m -法”是我国公路桥梁设计中常用的桩基静力设计方法。
在此采用的动力m 值最好以实测数据为依据。
由地基比例系数的定义可表示为
z zx x z m ⋅⋅=σ
式中,zx σ是土体对桩的横向抗力,z 为土层的深度,z x 为桩在深度z 处的横向位移(即该处土的横向变位值)。
由此,可求出等代土弹簧的刚度为s K z m b a x x z m b a x A x P K p z
z p z zx z s s ⋅⋅⋅=⋅⋅⋅⋅===)()(σ 式中,a 为土层的厚度,p b 为该土层在垂直于计算模型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宽度,m 值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