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2及答案详解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2及答案详解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检测试题21、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

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美国基辛格研究会执行主席雷默认为: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就好比在高速路上行驶,如果旁边并非一辆自行车而是一辆大卡车,你就不得不更留心一些,以确保双方的安全。

这说明( )①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②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指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这说明我国()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深化中非双方团结合作②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③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对话,缔结中非间战略联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据媒体推测,中国海军三大舰队未来可能会各增加一个驱逐舰、护卫舰支队,还会增加两栖登陆艇支队和补给舰支队,增加核潜艇部队编制。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说:“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也按照正常计划向前发展。

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加入到我军行列。

希望外界对此不要过多地去解读”。

因为这是()①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准则的体现②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体现③主权国家履行义务的要求④适应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新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李克强总理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说,“多栽花,不栽刺”。

十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引领着东亚地区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这一成就得益于各国()①能够彼此尊重,加强交流与合作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坚持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④在对话合作中消除彼此间的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作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法国与中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特点。

总体看来,双方科技合作是双向、互动、双赢的过程。

中法科技交流与合作体现了()①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得国际竞争愈演愈烈②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基础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潮流④科技竞争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2014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柏林发表演讲:中国对周边国家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

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解决争议。

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说明了()①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国的正当权益④我国捍卫主权的能力提高,在国际社会中居主导地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2014 年 l 月 22 日,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这是因为()①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③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13年8月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于8月4日关闭部分中东、南亚和北非的大使馆和领事馆。

美国相关官员表示做出此决定是因为收到可能是基地组织的威胁。

这说明()①恐怖主义依然是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②和平与发展问题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形成A.①②B.③④C. ②③D.①④10、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

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于当代人类在多极化过程中避免陷入“修营底德陷阱”的事实的有()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搞对抗、不搞冲突②现存大国摒弃了“冷战思维”,树立了“共赢思想”③经济全球化使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利益交汇点增多④竞争、合作、冲突,已成各大国间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2010年8月25日,在菲律宾发生劫匪劫持中国香港游客事件,中国政府强烈谴责歹徒暴行,并重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

这表明()①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②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影响世界和平③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④我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0年5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近年来“金砖四国”、“基础五国”和二十国集团等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表明()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少数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充当“世界警察”;或以武力相威胁,“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其战略目的。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上述材料说明()A.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B.世界范围内战争因素正在迅速增加C.和平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D.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来自于战争的威胁14.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A.广大发展中国家真正团结起来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国家之间加强竞争与合作D.发挥发达国家的主导作用15.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推动和平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和地区冲突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这反映了()①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种决议与活动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6.2010年7月14日,中国海军第五批第六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举行任务交接仪式。

自2008年12月26日以来,针对索马里海盗大肆袭扰、劫持我国远洋船舶,已对我国航运业及有关利益构成了严重的直接威胁的事实,中国派遣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的政治意义。

(9分)17.材料一:在新世纪,各大国间的竞争在加剧。

美国把21世纪视为维持“一超”地位的机遇期;本世纪初,俄罗斯提出未来5年是实现其强国战略的“重大考验期”;日本制定了“经济新生计划”;印度制定了“跨越性发展战略”;中国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材料二:2011年3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来华出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的法国总统萨尔科齐时,在谈到法美英联军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的行为和利比亚当前局势时,胡锦涛指出,利比亚局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对此也深表关切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

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缓解当前利比亚紧张局势的政治努力,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寻求和平解决问题,避免更多平民伤亡,使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什么特点?(2分)这一特点对我国有什么启示?(3分) (2)分析材料二反映了《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道理?(12分)1、【答案】D2、【答案】B【解析】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体现了国家之间存在竞争和冲突,也表明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①说法与事实不符。

②说法过于绝对。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③说法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坚持独立自主,我国不与任何大国结盟,④说法错误;我国在与非洲各国交往中坚持真诚、真实、友好,这说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①②说法正确。

该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加入到我军行列,希望外界不要误解”的原因是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体现,故题肢②正确;同时这也是适应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和提升综合国力的新要求,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引领着东亚地区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的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能够彼此尊重,加强交流与合作、坚持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错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题肢④错误,错在了“消除差异”;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发展对外关系的知识。

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总体看来,双方科技合作是双向、互动、双赢的过程”可知,中法科技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基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①④说法错误,故排除;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的知识。

7、【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说明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国的正当权益,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①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题肢④说法错误,错在了“主导地位”。

答案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