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2018版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2018版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天津条约》的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许多重大外交场合都有外国列强身影。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五 口 通 商 章 程 》
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 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听诉” 之权,“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 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纲 要
(2018版)
版权@AHM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们永垂不朽!
第一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45页
版权@AHM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单选)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45-46页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但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 长制。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6页)
(2)分析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1836年,英国驻华商务 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单选)
第一节(背景知识)真题再现 版权@AHM 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A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48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英美俄日法德 VS 意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
《辛丑条约》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军事侵略——是西方列强对中国首先和主要的侵略(单 选)(条约 割地 赔款 杀人 放火)
版权@AHM
条
约48
1、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和所签订的《江宁 条约》(即《南京条约》),陆续又签订的《五口通商章 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 约》。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1858清政府与 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火烧圆明园, 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单选、多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 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作家雨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焚毁前的圆明园部分景观
焚毁后的圆明园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又开放天津 为通商口岸。
时间 1842 1858 1860 1876 条约名称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烟台条约》 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城市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 为台南)、淡水、潮洲(后改汕头)、琼州、汉口、 九江、南京、镇江 天津 宜昌、芜湖、温州、北海
文祥
奕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为了进一步深入控制中国 政治,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特 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 买自己的代理人。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清末,帝国主义又 看中了握有军权的北洋军阀 头子袁世凯,支持他篡夺了 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 阀独裁卖国政权。之后,列 强又分别扶植各派系军阀首 领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指使 和支持他们进行军阀割据和 混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版权@AHM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其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 统一,政权巩固,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 世”46(08.10单选)
乾隆朝后期 47,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19世纪初,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大 量白银外流,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 矛盾激化,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他的尽头。 (09年1月单选)
所有美国人在华之一切 民事、刑事诉讼, “均由 本国领事等官询明办理”。
《望厦条约》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1859-1927,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由英国人担任 19世纪末的 上海海关大楼 • • 今日南京路 上海海关大楼
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 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 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 余年之久。
中国近现代史(1840—至今)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840 1919
版权@AHM
中国现代史 (1949至今)
1949 新中国 成立 1956
鸦片 革 旧 战争 命 民 主 主 义
五四 革 新 运动 命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社会 主义 改造 完成
社 中会 国主 进义 入建 新设 时和 代改 革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 约》,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反侵略(57页)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45页
版权@AHM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45页
版权@AHM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单选)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45-46页
版权@AHM
割 地 48
南京条约:香港岛 北京条约:九龙半岛。 俄国:150多万 马关条约: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划分势力范围
版权@AHM
版权@AHM
赔 款 49
甲午战争:2亿两 辛丑条约:4.5亿两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杀人 49
版权@AHM
1894明年11月的旅顺大 屠杀惨案、1900年八国 联军侵占北京后,大肆 屠杀义和团团民和平民、 1900年俄在东北制造江 东六十四屯惨案。
袁世凯
第一章
版权@AHM (三)经济掠夺 51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又开放天津为通商口 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正式把协定关税的条款写进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船可自由 往来中国各口岸。 (3)对华倾销商品:中国对外贸易由长期出超转为大量入超。 (4)对华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迫使清政府举 借外债,以还赔款;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控 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放火
49
版权@AHM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还攻进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 园。英法联军进园后就大肆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瓷器绸缎、文物古籍,拿不了 的就加以破坏,最后还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和附近的香山、万寿山、玉泉山的殿阁 建筑,大火烧了几天几夜。连参加抢劫的英国军官戈登也承认:“我们就这样以 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版权@AHM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危机的表现 47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 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 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逆差 中英正常贸易 顺差 罪恶的鸦片贸易 白银外流银贵钱 贱
资本主义的英国需要开拓海 外市场 封建主义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 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
顺差
英VS中
第一批
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夏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而提 出修约 中国政府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