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T 23020-2013(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GBT 23020-2013(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HL/GM/A/01-2018版本号:A/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手册XXX集团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更改记录前言本手册由XXXXXXX提出,由企管部归口。

本手册主要起草单位:企管部本手册主要起草人:本手册于2018年 01 月 03 日首次发布。

目录前言目录管理手册1 目的、范围及边界1.1 目的1.2 范围及边界1.3 手册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1 公司3.2 两化融合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5 管理职责5.1 最高管理者5.2 管理者代表5.3 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5.4 两化融合的方针5.5 两化融合的目标5.6 两化管理体系策划5.7 职责与协调沟通6 基础保障6.1 总则6.2 资金投入6.3 人力资源6.4 设备设施6.5 信息资源6.6 信息安全7 实施过程7.1 总则7.2 策划7.3 业务流程与组织优化7.4 技术实现7.5 匹配与规范7.6 运行维护7.7 数据开发利用7.8 动态调整8 评测和改进8.1 总则8.2 评估与诊断8.3 监视和测量8.4 内部审核8.5 考核8.6 管理评审8.7 改进附录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图附录B公司组织机构图及体系认证覆盖范围附录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附录D各单位两化融合职能和权限附录E程序文件清单颁布令本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起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制完成了《管理手册》,手册阐明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范围、引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表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于2018 年 01 月 03 日批准发布,2018年01 月 03 日实施。

本《管理手册》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董事长:日期: 2018年01月03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XXX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2、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4、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5、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要求公司全体员工服从协调,共同履行管理,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董事长:日期: 2018年01月03日公司简介管理手册1 目的、范围及边界1.1 目的通过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覆盖全局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需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1.2 范围及边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边界:位于XXXXXX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与3D打印模式工厂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1.3 手册的管理1.3.1 《管理手册》为公司的受控文件,由企管部编写,管理者代表组织审定,由董事长批准后发布实施。

1.3.2 企管部负责《管理手册》的管理,包括发放、修改、回收,确保公司责任管理者均持有有效版本。

1.3.3 《管理手册》的持有者应对手册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涂改。

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提供给公司外部人员。

持有者岗位发生变动时,将手册交回或办理移交手续。

2014-11-28发布 2014-12-01实施1.3.4 《管理手册》换版时,企管部负责收回并销毁所有旧版本。

需要保留的旧版手册则标识“作废、保留”字样。

1.3.5 《管理手册》其它有关控制要求见《文件控制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工信部公告[2014]第3号)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中列出的术语和定义。

受控文本:指所有用于指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

对“受控文本”应控制归档、发放、更改、作废、收回管理。

当体系要求发生变更时,需对文件进行及时更新,并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更改控制。

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公司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公司全局,可帮助公司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需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公司两化融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公司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公司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职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新型能力: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公司整合、建立、重构其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注:新型能力的载体是公司整体,是在公司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公司业务发展、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变化。

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是质的跨越。

技术: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

注:如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等。

业务流程:公司(或公司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公司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业务流程职责: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注:相关任职者应包括公司所有职能与层次中与该业务流程相关的人员。

信息资源: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等的总和。

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董事长组织策划,并授权管理者代表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a)通过管理方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计划及记录等,建立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b)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将过程职能分配到各相关部门。

详见附录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c)公司全体员工贯彻执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

公司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监视活动,保持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4.1.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建立和持续保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a)确定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中的应用,包括总过程和具体的子过程;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接口、相互关系和作用;c)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d)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做好相关信息的传递和管理,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e)有计划的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4.1.3 公司各单位按管理手册的要求,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各过程(包括:管理活动、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等)实施控制管理。

4.1.4 企管部负责对上述各过程控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采取内部审核、抽查等方式进行监视,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1.1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b)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董事长批准发布的公司《管理手册》,包括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项目作用的表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依据标准要求形成并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的程序文件和记录;e)公司各级领导为确保两化融合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与记录。

4.2.1.2 公司文件以书面为主体。

文件媒体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类型(如电子文件),发布人应确保文件的受控状态易于识别,并明确文件控制的责任。

4.2.2 文件控制4.2.2.1 企管部负责编制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并实施体系文件所需的在以下方面的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主管领导的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当文件的原编制单位提出对文件进行修订时,要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需要保留作废文件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标识。

文件控制的具体要求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按4.2.3的要求进行控制。

4.2.3 记录控制企管部负责编制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

4.2.3.1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过程活动要求的记录由各实施部门负责建立并保存,以提供符合要求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4.2.3.2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2.3.3 以上有关记录控制的具体要求,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 管理职责5.1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利用教育、培训、会议、文件、内部刊物、全员讨论等沟通方式,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正确的两化融合意识,使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两化融合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实现公司目标作贡献;b)在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授权拟定与公司经营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两化融合目标;d)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a)主持管理评审,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决定公司持续改进的方向、目标及所要采取的措施;b)决策并通过分配职能和授权,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金、设备、环境等合理提供。

5.2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赋予其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b)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d)通过教育、培训、会议、文件、内部刊物、全员讨论等沟通方式,提高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e)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