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明朝主修《永乐大典》的翰林大学士解缙,有一天他和明太祖朱元璋一起钓鱼,不一会儿,解缙就钓鱼数条,朱元璋却一无所获,场面十分尴尬。
解缙察颜观色,随口吟诗一首:“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抛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悦。
这是语言透析出的机敏睿智与应变技巧。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大夫,此人身体矮小,其貌不扬。
一次,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骄横傲慢,不可一世,问:“你们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回答说:“挥袂蔽日,呵气成云,
1
怎能说没人呢?”楚王问:“那为什么派你出使楚国呢?”晏婴回答说:“齐国的规矩是贤者使贤王,不肖者使不肖王。
我最不肖,所以使楚。
”晏婴运用语言的艺术,维护了国格与人格的尊严。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向罗斯福总统请求一批军火援助,罗斯福举棋不定。
丘吉尔闷闷不乐地回到宾馆,他刚跳进浴盆里,罗斯福突然不宣而入。
丘吉尔赤身裸体,嘴里还叼着他那个须臾难舍的大烟斗。
这场面是多么难堪呀!丘吉尔急中生智,耸一耸肩说:“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对你可是没有丝毫的隐瞒呀。
”对方听了捧腹大笑。
丘吉尔妙语惊人。
不仅掩饰了自己一丝不挂的窘态,而且含蓄地表示他在政治立场上开诚布公、毫无隐私、赤胆相见。
这不仅恰到好处地打破了僵局,融洽了气氛,而且博得罗斯福的极大同情和好感,使会谈形势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罗斯福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是语言透析出的政治风度与外交技巧。
“能言利齿安天下,说退群雄百万兵”。
语言功用于此可见。
它不只是一种表达技巧,而且是一种思维的艺术,是智慧与情趣的闪光。
其谐趣无穷,奥妙无穷。
我们不研究语言的政治、军事、外交、交际等功用。
今天,我们只是就语言在写作上的表达功用来讨论它的技巧问题。
二、复习预习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等
2.描写手法: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2
1、调动多觉,让读者身临其境。
这里的多觉描绘是指状物写景时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角度进入,让描写文字作用于读者的多种器官,从而触发丰富生动的美感。
2、综合描写,让读者如见其人。
这是指综合运用肖像、动作、语言、景物、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段,让人物有血有肉地立体化地站立在读者面前。
知识点2
1、善用辞格,让读者开启心智。
善用辞格是智慧的表现,而智慧的传递往往能开启你的心智,给你带来生动有趣的美感。
2、引用名人名言,让读者含英咀华。
我们反对一窝蜂地“回到古代,复述经典”,但是提倡画龙点睛般地引用名句。
因为这是增强文章可读性的生动笔法。
引用名人名言能使读者“含英咀华”,贵在“人无我有”(显示阅读面广)、“人有我巧”(显示角度新颖,表达生动)。
“他有着日月同辉之德,淋漓横溢之才,怎奈官场污浊,容不得他的浪漫豪气。
而对玄宗的赐金放还,他‘仰天大笑出门去’,自我叹息‘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而,在谪旅途中,他却始终有诤友相伴,慰其心伤。
他与汪伦踏歌作诗,让他欣喜欲狂;与杜甫的心之交流,又让他吐尽愁言;更有与他志同道合的诗人,以酒赠之,寄托祝愿。
”作者在这里明引和暗引的诗句、故事有六出之多,但这些引用不是简单复述,而是扣紧观点,定向明确,显示出作者“人有我巧”、新颖生动的引用特色。
知识点3
变化句式,让读者心漾涟漪。
变化句式能形成新的刺激点,增强语言的新鲜感和生动感。
主要方式有:
3
1.倒装句。
例如:“泪水从他那明镜般的大眼睛中滚落下来,珍珠样的。
”定语“珍珠样的”后置,突出小孩之可爱。
2.短句。
例如:“总算,总算……扫好了,扫好了!”两次反复,两三个字一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我”用力铲土后气喘吁吁的疲劳模样。
3.多停顿句。
例如:“……如果你还赌,我,我,我就和你,和你分手……”这一句话中停顿了四次,写出了“我”的妈妈由犹豫到痛下决心的过程,如果改为一般句,就会减弱感情敲击读者心田的力度。
4.省略句。
例如:“因为我明白,只要真情在,何必在乎别人的……”作者用省略号省去了“在乎”的宾语,造成空白,让读者进行联想补充,寓意含蓄。
5.文言句。
我们不提倡用文言作文,但某些文言句式恰当地用于特定语境,却能为文章增添亮色。
例如考场作文《合作》叙写“我”与“老爸”合作为“老妈”庆祝生日的经过,结尾这样描写全家的喜庆气氛:“正可谓‘起坐而喧哗着,一家欢也;喜上眉梢怡然其间者,老妈笑也!”作者化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式,富有生活气息,多么生动活泼!
6.特殊排比句。
《充满活力的岁月》,将英语的26个字母作喻体形容“青春”,组成排比语段,例如:“青春是A,像一座金字塔,生活要求我们不断往上攀登,生命要求我们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人生的顶峰;青春是B,是心与心开出的魅力花朵,是朋友之间互信互谅的两颗真挚的心,是携手走过人生中的坎坷之路……”作者将字母外形与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新颖生动,别具一格。
知识点4
引进活水,让读者呼吸新鲜空气。
我们不提倡在中考作文中运用尚未被社会认同的网络
4
语言,但语言也要与时俱进,那些已经被社会认可、党报党刊已经视为有生命力的新词,可以在中考作文中一显身手。
例如表达“表演一番”的意思,你不妨用“秀一把”;称呼“每月的所得都用光的人”,不妨用“月光族”;表达“无话可说”之意,可以用“也是醉了”,等等。
运用这些词语,能使读者呼吸到新鲜空气,增强文章的时代气息,提高语言的生动度。
另外,当代已经广泛流行的歌曲、影视作品语言(例如“不差钱”)和体育竞赛用语,只要用得恰当,也可以用到作文中来。
有位考生写到“合作”与“团结”,这样形容:“同学间有了矛盾,不可‘拳击’对方,要以‘柔道’相处。
旁人有‘误判’,要学会善待;对不利于团结的话,要像扔铅球、甩链球那样果断地抛开;对同学的困难,要像守门员一样接住,不管是‘平接’还是‘鱼跃’。
总之,同学之间‘推人’‘背后铲人’‘抬脚过高’‘红牌黄牌’要少些再少些。
”体育竞技术语引用得很恰切,寓理于生动形象的描述之中。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这里很静”,运用描写将叙述性语言写的富有诗意。
【答案】“四周是那么宁静,你能听见一百步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先微微钩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疏松柔软的草面上——永远掉在那儿,静静地等待着腐烂。
”
【解析】静是什么?在作家笔下,静是松鼠在百米外枝头跳的声响;是枯枝掉下来钩在另一根枝上的晃动; 是疏松柔软的草坪;是永远躺着的等待。
【例题2】
【题干】放学后,同学们隔着铁门看外面快餐店炒菜,一个同学说:“外面快餐店正在
5
炒菜。
”这是叙述。
叙述语言通常只能告诉我们的“情节”。
让我们变换一下表达方式。
【答案】快餐店,掌勺的正忙个不停。
锅烧得通红,油煎得滚热,活鲜鲜的小白菜,往油锅一倒,爆得脆响。
铁瓢挥动,铁锅抖起,两分钟,捞起来,油灵灵、香喷喷的,同学们隔着铁栅子门,口水诱得直往肚子里咽。
【解析】这是描摹,不仅有情节,而且有画面,色、香、味、感一应俱全。
【例题3】
【题干】请大家以“语文”为内容写句子。
(1)用上两种修辞写几句话。
(2)用上三种修辞写几句话。
(3)用三种以上修辞写几段话。
【答案】(1)语文,好比一缕轻风,骀(dài)荡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语文,好比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语文,好比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飘飘然……
(2)懈怠时,语文告诫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失意时,语文鼓励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浮躁时,语文提醒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6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
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的碧水。
【解析】(1)该段文字连用比喻“轻风、骄阳、细雨”,将语文的“奉献”精神展现得“触手可摸”,形象可感;运用排比使文章充满诗意和韵味并具有行云流水之气派。
(2)该段文字用了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用拟人将语文人格化,具有人的情感;用排比增强气势,有一气呵成之势;运用引用展示了作者胸有沉淀,具有典雅之美。
(3)该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而且这种引用更巧妙,可以说是一种“化引”)等修辞,读来有春风拂面之温馨,甘露润喉之清凉,轻歌入耳之美妙,真正感受到了文字的清新典雅之美。
课程小结
诚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也是一切文章的第一要素。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过好语言这一关。
语言表达不可忽视,语言修饰非常重要,只有努力锤炼,才能写出生动优美的好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