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拆除主斜井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01-拆除主斜井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拆卸主井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经矿早调会研究决定,现需对主井RJY(K)-20/612猴车进行拆卸回收升井,为了保证此项工程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并贯彻学习:
二、施工区队:
三、施工负责人:
四、施工时间:2017年2月28中班、3月1中班、3月2中班
五、施工所需材料、工具:
六、施工步骤:
1.在机头部用2个倒链固定住钢丝绳。

2.开始松机尾的张紧绞车到最大,放下钢丝绳,开始拆卸机头部分和机尾部分。

3.用氧气焊将钢丝绳割成约150m左右,升井。

4.拆除所有托压绳轮。

5.拆除机尾部:尾轮、固定钢梁。

6.拆除机头部:驱动轮、电机、驱动架及其他部件。

八、运输路线:
1.机尾处拆除的设备人工搬运---主斜井与行人斜井联巷---井底车场装车升井---运输至综采设备库
2.机头处拆除的设备人工搬运---主斜井口---用叉车运输至综采设备库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凡在离地面2米以上地点进行的工作,应视作高处作业。

2、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
上作业,且高度超过 1.5m 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
精神疾病和其他不适于登高作业的人员,禁止登高作业。

4、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高挂低用,禁
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5、脚手架的搭建、扶梯的安放应稳固、牢靠。

6、脚手架上临时放置的零星物件,要做好防止滑落的措施,防止
落物伤人。

7、登高作业人员要精力集中,严禁与其他人员嬉戏打闹,不得坐
在高处无遮拦处休息,防止坠落。

8、使用梯子前,必须先对梯子完好性、材质和强度检查,确保牢固可靠,并应有防滑装置,设专人看护,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9、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处,严禁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二)手拉葫芦安全措施:
1、起吊重物时,必须了解周围环境,掌握起吊高度,明确起吊物的位移方向,严禁超负荷使用葫芦,起吊时,手不准握在起重链与物件之间。

2、起吊时缓慢拉链,待起重链链受力后,对手拉葫芦各部件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3、起吊物件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靠近被起吊的物件。

4、手拉葫芦在使用中如发生卡链情况,应将重物垫好、垫稳后方可进行检修。

5、起吊时作业人员要与起吊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歪倒伤人。

6、使用手拉葫芦时,将手拉葫芦悬挂在利于吊拉的锚索上面,确保悬挂牢靠。

拉倒链时要随时观察锚索情况,有松动时要立即停止吊运。

(三)人工搬运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搬运时,应先将工作地点的杂物清理干净,装卸中要轻装轻放、不准乱扔猛放,防止损坏。

2、搬运重物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并设有经验的专人负责安全,
其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

3、搬运行走时,要缓慢,注意前方和脚下。

4、人搬运时必需将袖口扎紧,衣服要穿利索,以防衣服被刮住伤
人。

(四)使用电气焊前的准备:
1、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电焊机、气焊的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防止触电的方法,以及触电的急救方法。

2、在电焊机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各接线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绝缘损坏、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电焊钳是否完整。

3、所有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及其他金属设备,均应装有可靠的接地线;所有设备的开关及接线盒必须使用矿用隔爆型设备,严禁用其他设备代替。

4、工作地点配备两台完好的干粉灭火器,施工人员需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时在工作地点放置体积不小于0.3m3的消防砂。

5、由通风区配置1名专职瓦检员对施工地点前后及开关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当施工地点及开关附近20米内空气中瓦斯浓度均小于0.5%时方准焊接作业。

安监处派一名安检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机修队必须派一名组长现场负责并严格执行本措施。

6、电焊机电源,在接线前,将该开关闭锁后上锁,并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且派专人看守。

严格执行停送电有关管理制度。

检测开关周围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当浓度不超过0.5%时方
可打开开关上盖,用同等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确认无电后对地放电。

接入电焊机电源线后,盖好上盖。

(五)、电焊作业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1、瓦检员必须每隔10分钟测定一次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5%时才可继续作业。

当施工地点空气中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汇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2、电焊机要放置在易散热无积水的安全地点,其温度不得超过70℃,在使用期间电焊机周围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3、当电焊设备通电时,不得触摸导电部分。

4、电气焊工操作时,焊工必须带电器焊面罩,在焊接时不准随意拿开焊帽,以免伤眼。

电气焊工必须要穿绝缘靴。

5、焊接时,有油污的地方必须用棉纱擦拭干净再施焊。

6、电焊设备的装设、移动、检查和修理,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8、严禁将绝缘电线搭在人身上,或踏在脚上。

9、每隔30分钟对施工地点进行一次洒水工作,将带火星的杂物及时熄灭,同时将焊接的物件冷却,并始终保持焊体湿润。

10、施工负责人、电钳工、电焊工必须佩戴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待查出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

11、电气焊地点工作过程中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员、瓦检员必须现场指挥和监督检查,分工明确,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严禁闲杂人员在施工现场逗留。

12、各施工人员应随时注意施工地点的环境变化情况,发现险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时采取措施。

13、瓦检员必须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所有施工人员。

(六)使用气焊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对下列进行详细检查。

(1)、乙炔瓶及其连接部分不得漏气。

(2)、橡胶软管不应用有鼓包、裂缝或漏气,如有漏气现象,应将管子更换为完好符合要求的管子。

(3)、焊枪与胶管连接处必须严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许用黄铜丝剔通。

(4)、氧气瓶口附件和皮垫及减压器上必须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2、氧气瓶不许碰撞,并严禁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3、工作时的乙炔瓶,氧气瓶要直立放置在尽可能平的地面。

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4、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瓶与瓶之间要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不能将氧气、乙炔瓶放在一起开启使用,在使用期间瓶周围不能有其他易燃易爆品存在。

5、气割前,必须清理工作地点周围20米范围之内的杂物,易燃易爆品。

6、气割工操作时,必须戴专用的防护眼镜。

7、由于割炬过热堵塞而发生多次鸣爆时,应快速先将乙炔气门关闭,再关闭氧气气门,然后放在冷却水中冷却。

8、割炬点火时,应先开氧气,再开乙炔气,立即点火,然后调整火焰,熄火先关乙炔,后关氧气,以免回火。

9、当发生回火时,立即关闭乙炔气门,然后再关氧气门,严禁氧气和乙炔气阀门同时开启,严禁用手或其他物体堵割咀,以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瓶内,不能将点燃的割炬随意放在工作台或地面上。

10、点燃割炬时,不准用热金属,也不得将其放在热的工件上。

11、焊工不准将正在燃烧的割炬放下,如有必要时,应将火焰熄灭。

12、工作结束后,拧上气门螺帽,关闭各气门,收拾好工具、材料,将其妥善保管。

(七)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氧气瓶、乙炔瓶运送时必须分开单独装车且必须在车内固定牢固、防止滚动。

2、氧气瓶、乙炔瓶由人工运送时,两人抬放时必须抓紧抓牢,轻拿轻放、严禁磕碰。

3、氧气瓶与乙炔瓶必须错开5米以上距离。

(八)电焊工作结束后,必须认真落实以下工作
1、必须由电工把开关停电并闭锁后,用同等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确认无电后对地放电,将电焊机电源从接线开关上卸下,做到人撤电停。

严格执行停电管理制度。

2、收拾好工具、材料,将其妥善保管,并处理工作中发现的不正常现象。

3、清理场地,洒水熄灭带火星的杂物,施工负责人、瓦检员必须继续观察,至少确认电焊机冷却,焊接地点附近10m范围内无热渣、火点,确认安全无问题后方可离开或进行其他作业。

4、及时将电气焊设备回收机修房。

必须至少留下2人观察焊接地点,1小时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在施工过程中,参加作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指挥,切实按措施规定进行施工,做好自保、互保、联保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未尽事宜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