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装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安装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安装猴车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概述根据贵州省要求,我矿主井人车到2013年6月底必须更换为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猴车”和“乘人车”在矿井运输中相比,猴车有着十分优越的好处。

为保证猴车安装工作安全顺利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二、具体施工组织1、时间要求:确保2013年5月5日主井架空乘人装置顺利投运。

2、工程排队:(1)、驱动机头及猴车室改造工程按设计要求施工,工期3月10日—3月30日结束。

(2)、机尾迂回轮及下车点扩巷工程按设计要求施工,工期3月20日—3月30日结束。

(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4月10日--5月5日结束。

3、设备安装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长:崔红军副组长:唐仲义成员:全体机电成员4、机电设备安装组责任分工办法:(1)调整横梁上部管道间距腾出托绳轮架固定螺栓安装位置,责任人陶扣勇。

(2)、副井巷道两帮电缆贴帮固定保证与抱索器安全间隙不小于200mm。

责任人张书桥。

(3)、敷设钢丝绳、提前释放钢丝绳扭曲应力,责任人高保占、赵建勋。

(4)、安装机头、机尾及张紧装置,责任人刘小军,4月3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

(5)、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刘成林,5月1日前安装调试完毕。

(6)、5月2日08:00-16:00安装托绳轮、压绳轮、沿途保护,责任人高保占及各区队机电队长。

(7)、5月3日16:00-24:00钢丝绳对接完毕,责任人张书桥。

(8)、安装吊椅试运转,5月4日08:00猴车顺利运转,责任人高保占。

三、技术参数(一)、设计依据和设计规范1、巷道的基本情况;巷道总长350米,最大坡度26°,平均坡度25°,其中变坡点5个,巷道的宽度3米,横梁离地1.94米。

(二)、主要技术参数1、猴车型号:rjy45-35/1400型2、最大运输能力:362人/小时3、同时乘坐人数:74人4、乘人间距:10米5、托轮绳间距:8米6、驱动轮直径:1、1米7、迂回轮直径:1、1米8、运行速度:0.78m/s9、钢丝绳距地面高度:1900mm10、托轮横梁底面安装高度(垂直巷道腰线方向)1940mm11、吊椅长度:1.6m12、钢丝绳间距:1100mm13、钢丝绳型号:20dx6×19s+fc公称强度mpa1670(表面无油绳芯少油、右同向捻),钢丝绳最大牵引力:21.9kn,14、机尾张紧导轨长度:9米15、系统工作电压:380v16、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b2-280s-6额定功率:45kw,额定电压:380v,转速:980r/min,17、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型号:tps315-50-3f,中心距:315mm,减速比:50,18、隔爆型电力液压制动器型号:bywz4b-400/e80,制动力矩:1600n.m,电液推动器:bed-80/6,19、联轴器型号:hll8-400ya75×142/ya80×132,20、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箱型号:kxj-1/127型矿用本安型电气信号操作台型号:th-5/12型,矿用本安型语音信号控制箱型号:kxhz-5/12型,(三)、设计说明:3.1驱动部分3.1.1驱动部分设计为机械传动方式。

该驱动部分主要包括隔爆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机、驱动主轴组件、驱动轮等。

电动机和制动器均采用防爆型。

制动器型号为bywz4b- 400/e80,有可靠的电液制动能力;制动力矩达到1600nm,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减速机采用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机型号:tps315-50-3f,满足使用要求。

3.2驱动部结构形式经计算单轮驱动时,钢丝绳与驱动轮之间的围包角180°,完全可以满足驱动力的要求,因此本方案采用单轮驱动方式。

3.3钢丝绳的选取由计算可知,牵引钢丝绳的最大张力为45655n,按《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条的规定,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安全系数最低值为6,选取牵引钢丝绳为20dx6×19s+fc(表面无油绳芯少油、右同向捻),其抗拉强度为1670mpa,破断拉力总和为362kn,安全系数为10。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3.4安全距离的确定《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中第368条第二项: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m,本方案为0.7m,符合安全要求。

3.5托、压绳轮的选用方案配套的托绳轮有三种结构形式:单托轮、托压绳轮、双轮托(压)绳轮,托轮间距为6米,每隔五个单托轮安装一个托压绳轮。

双轮托压绳轮组主要使用在变坡点处。

每组托(压)绳轮有二个轮体,两个托轮为浮动式,可绕中间横轴回转,吊椅平滑过渡各轮受力均匀;单轮托绳轮支撑轴为整体加工,托绳轮与压绳轮配合使用,托压绳轮不但有效避免钢丝绳的跳动、摆动和脱槽,而且解决了吊椅通过时的卡阻和震动问题。

托绳轮轮体为铸造件加工而成,每一个托绳轮轮体均为双轴承结构,保证了轮体运行平稳无噪声;轮体与钢丝绳接触部分均镶有非金属高耐磨材料轮衬,轮衬采用螺栓限位固定,更换轮衬只需拆卸螺栓即可,简单方便。

该轮衬具有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能有效降低钢丝绳的磨损,提高钢丝绳的寿命。

双托(或双压)绳轮直径为240mm、托绳轮直径均为180mm、压绳轮直径均为180mm,吊椅通过时平稳无振动。

托、压绳轮安装在巷道横梁上,所有吊架均可在横梁上旋转,托轮在吊架上可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托压绳轮的四向可调,因此可弥补横梁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安装误差,从而降低了横梁的施工难度。

直线段每个托轮约承受100kg重量,变坡点托轮随钢丝绳张力与变坡坡度大小不同而不同,最大可达530kg。

因此,直线段采用单托轮,变坡点根据受力大小的不同采用双托轮或双压轮,双托(压)轮均为绞支结构,各托(压)轮受力相等,且能减少对托(压)轮的冲击,能减缓托、压轮衬垫的磨损,提高托、压轮的使用寿命和乘坐的舒适性。

托、压轮轮衬均为耐磨的材料制成,摩擦系数小,且阻燃、抗静电,其中变坡点双托、压轮轮衬材料为聚氨脂,直线段托轮和压轮轮衬材料一般为橡胶。

3.6乘人器的设计:乘人器由g-ⅰ型活动抱索器和g型活动吊椅组成,吊椅总高1600mm。

吊椅坐凳为舒适型。

座椅按人的正常座姿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符合人机工程学,故乘坐舒适,上下车安全。

抱索器的外形设计满足绳轮衬垫要求,使之与轮衬吻合较为充分,并在过轮时无太大振动,因而乘坐安全舒适。

3.7机尾部分的设计机尾主要包括迂回轮装置、张紧小车、滑道、导绳轮和重锤;迂回轮直径为1000mm,绳槽内镶嵌硬橡胶轮衬。

迂回轮装置在滑道内可自由移动,保持系统恒定的张紧力;通过导绳轮可将重锤置于巷内或巷帮硐室中。

由于钢丝绳使用初期伸长较大,故滑道长度(即拉紧行程)设计为9米,避免由于钢丝绳的伸长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四、安装技术措施(一)机头安装措施1、安装机头主要有五大件:机座、减速机、电机、制动闸、驱动轮,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进行安装。

2、安装机座,机座重量1.5t,用5t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机座中心位置,开始起吊,起吊时要保持平衡。

吊到已固定好的工字钢下边时,用24条400mm 长的螺栓固定在工字钢上,固定时应对角固定,保持平衡,螺栓要紧固到位,机座与驱动装置横梁必须采用高强度螺栓联接,初装时不要拧得太紧,以便调整,机座安装要保证水平。

3、安装减速机,减速机2t重,用两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减速机开始起吊。

起吊时,先用一个葫芦往上起吊,起吊高度要高于机座高度。

高于机座时,在用另外一个手动葫芦往机座上吊;往机座上起吊时,第一个起吊葫芦要慢慢下放,第二个葫芦要往机座上起吊,两个葫芦起吊要始终保持平行,直到把减速机安装到机座上,安装前应使安装表面保持干净,安装面之间不得有杂物,联接螺栓一定要拧紧,紧螺栓时不得按顺序依次操作,而要采用紧对角螺栓的方法,每个螺栓不得一次紧到位,以确保每个螺栓受力均匀;减速机安装完成后,按照安装中心的位置固定好驱动装置机座,安装中心线通过减速机输出轴的中心(减速机输出轴为飞镖锥度轴)。

4、安装制动器,制动器重0.14t,用一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制动器,开始起吊。

吊上之后,安装制动器采用纵装方式,沿制动轮轴向方向吊装装入,将制动器套装在制动轮上拧紧紧固螺栓;然后调整螺栓,使制动闸瓦与制动轮贴合至最佳状态及周边间隙(不大于 2.5mm)保持一致,最后固定调整螺栓,制动状态最小接触面积应≧60%。

5、安装电机,电机重0.55t,同样用两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电机开始起吊。

起吊电机过程和起吊减速机一样,把电机起吊到机座上,左右两半联轴器在出厂前已分别压入电机轴及减速机输出轴,此时只有将柱销(或梅花坠)插入两半轴孔中,调整好同轴度及间隙即可,安装弹性柱销联轴器时,联轴器前后两半的同轴度误差≤0.1mm,联轴器前后两半之间的断面间隙为2~6mm,安装梅花型弹性联轴器时,联轴器前后两半的同轴度误差≤0.1mm,联轴器前后两半的断面应将梅花型弹性垫压紧,两端面之间不得留有间隙,另外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输入轴的同轴度误差≤0.35mm;安装完成后用斜口刀尺检查两联轴器的最大外径处的上、下、左、右四个点,看是否漏光及漏光大小,漏光处用塞尺检查,另外用钢尺分别测量制动轮断面至电机前段贴合面的上、下、左、右四个点的长度,其误差≤0.3mm,电机应运转灵活,无阻滞现象;电机和联轴器的安装符合要求后,将电机紧固在机座上,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6、安装驱动轮,驱动轮重0.4t,用一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驱动轮,开始起吊。

起吊时对准驱动轴往上拉,一直到拉不动为止,使驱动轴与驱动轮孔紧密接触。

注意:往上拉驱动轮时,要保持驱动轮水平。

驱动轮的水平高度和垂直度误差≦0.3/1000,符合要求后,拧紧压板螺栓等,将驱动轮固定。

若在斜面上安装,则驱动轮表面必须与横梁底面所在平面平行。

7、所有机头部件安装完成后,检查驱动装置机座和驱动轮安装后是否符合要求,用长水平尺(≧500mm)在机座和驱动轮四周反复测量,如不符合要求则在横梁与机座联接处垫钢板的方法垫平,电机与减速机的联接轴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紧固螺栓是否拧紧等。

8、起吊各部件的安全措施(1)起吊与安装时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安装顺序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再次检查手动葫芦有无安全隐患。

(2)安装时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不准在起吊物下方停留或行走。

(3)起吊时现场要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在能够照顾全面工作的位置,(4)设备吊装到位后必须进行固定处理,严禁在悬吊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安装;(5)施工人员必须把工作衣、工作帽等防护用品佩戴齐全,防止出现事故;(6)起吊时应先试吊100mm,经检查手动葫芦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