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读书笔记
这本书写了笛卡尔总结的二十一个探索真理的指导原则,原则一: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我们的心灵,使它得以对于【世上】呈现的一切事物,形成确凿的、真是的判断。
原则二: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
原则三:通过直观和演绎来获得真知。
原则四:方法,对于探求事物真理是绝对必要的。
原则五: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应该观察的那些事物安排为秩序。
就是简化。
原则六:要从错综复杂事物中区别出最简单事物,然后予以有秩序的研究,就必须在我们已经用他们直接演绎出某些真理的每一系列事物中,观察哪一个是最简单项。
原则七:要完成真知,必须以毫无间断的连续的思维运动,逐一全部审视他们所要探求的一切事物,把它们包括在有秩序的充足列举之中。
原则八:如果在要寻求的事物顺序中出现一些事物,是我们的悟性不能直观得足够清楚的,那我们就必须暂且停顿、多加考虑。
原则九:应该把心灵的目光全部转向十分细小而且极为容易的事物,长久加以审视,使我们最终习惯于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地直观事物。
原则十:心灵如要获致灵巧,它就必须探求他人所应发现者,还必须有天理地通观人类技艺的甚至最微末的一切结果,但是,只要还是考擦表明一某种秩序为前提的那些结果。
原则十一:在查看了若干个单纯命题之后,要想从中得出其他推论的话,不妨以连续的毫不间断的思维运动把那些命题通观一遍,考虑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也不妨择出若干尽可能清楚地全面加以构想。
原则十二:最后,应该充分利用悟性、想象、感觉和记忆所提供的一切助力,以便得知所求,使人的奋勉努力之所及不致有所遗憾。
原则十三:我们要透彻领悟一个问题,就必须把它从任何多余的观念中抽象出来,把它归结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并且把它分割为尽可能最细小的部分,同事却不忽略把这些部分一一列举。
原则十四:应该把问题转至物体的真正广延上去考虑,并把它通盘提供给想象借助于单纯形象去观察。
原则十五:描绘这些形象,把它们对我们的外在感觉显示出来。
原则十六:心灵观察时无需加以注意的事物,使用十分简略的符号来标志。
原则十七:应该直接通观的所提困难,用若干次真正通观去查看它们是怎样互相依存的。
原则十八:仅仅要求四则运算。
原则十九:应该运用这种推理方法,寻求在同一数中表现为两种不同方式的量,使我们假定未知项已知,一遍直接通观困难。
原则二十:方程式一旦找到,就应该把原来略去的演算完成,每逢需要用除法时,绝对不要用。
原则二十一:这类方程式如有几个,就必须把它们统统归结为单一的一个方程式。
书中写了而是你个原则,我只写其中个别的原则的感想。
书中对原则一有具体的解释,我从中的理解是我们学习科学时,应该把各种科学联系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分开隔离开。
还有就是各种科学的研究都是服务于人类智慧或者说是“良知”
书中对原则二的说明中,开始说让我们不要研究那些困难的、无从分辨真伪的东西,后来一段有说我们如果遵循这一原则,我们会发现我哦们可以研究的事物极少,,科学每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人又不同的见解,可能他们中有一人是对的,可能他们都是错的,从中说明我们不可能获得充分的真知,引出只有算术和几何是无误的。
到最后他得出结论:探求真理正道的人,对于任何事物,如果不能获得相当于算术和几何那样的确信,就不要去考虑他。
而我自己的看法则是,我们固然也要考虑简单确信的事物,对于困难的事物,其实是有争议的、难以确信的也要去考虑,没考虑过又怎么知道它是否能获得想算术和几何那样的确信,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杨振宁就不会得到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这个真理了。
原则六在我的理解是说我们研究事物时,可以先观察其他事物是怎样推论出来的按照怎样的秩序从而类推我们所研究的事物。
在书中说,我们必须把它们互相区别,考察它们互相
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天然秩序,是我们可以从最低项开始,逐一通过其他各项而达到最绝对项。
要做到,就要熟悉身边事物,加以区别,所以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专心思考、精神分辨的人们,从某些浅易可知的其实事物,还可以在其他肉感学科中发现许许多多这类命题。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跟上笛卡尔的思维,例如在原则八的说明中,说实在的我真的看不懂前两段有什么作用或者说我不懂笛卡尔写前两段的目的,第三段开始讲了两个例子,然后就说如果遵循上升各项原则,会发现认识一切其他事物都取决于悟性。
接着,文章中写我们既然清楚地看出这种探求超出人类心灵所及,我们就不会因而认为自己无知,只会发现任何别人也不可能认识我们所探求解决的困难(如果他心灵的水平同我相等),淡淡这个发现就足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
看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有种自欺欺人的感觉。
如何让我们知道我们心灵所能到达的水平,文中提到一个方法,比作一些机械工艺的方法,文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打铁匠开始时没有任何工具,他找一些石头代替工具,他会首先制作自己需要的锤子等工具,接着说,前几条原则是我们的心灵天然禀赋的,所以,我们首先利用它们去仔仔细细探求一切其他准则,对于研究真理可能更为必要的准则。
然后说最有用的是探求人类认识是什么,然后我们需要研究悟性和事物两点,最后总结。
看完整片文章,我都不觉得这是在解释原则八,其中说的一些道理能单个理解,串起来就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我只能说天才的世界我不懂。
原则十三是说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时,把它的核心信息集中起来,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简化问题,把它分成很多个简单的问题,并且一一例举,以保持思维的清晰。
我很认同这个原则,就像我以前高中解物理题数学题化学题一样,首先要找到题目的考点即核心问题,在分出各个小问题,再逐一突破。
我想两者有相似之处吧。
接着,我想摘抄一些文中我认为重要的部分。
文中说我们考察事物的方式,我不大认为是方式更像是条件和步骤。
首先,任何问题中都把必须有一点是我们不知道的。
其次,那一点一定多少已被指示了的。
再次,用以指示它的只能是另一已知点。
还有,我认为挺重要的一点,对于任何给予的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努力清楚理解所寻求的是什么。
看完整本书,我认为有些道理对于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有很大帮助的,不至于会在研究中迷失。
研究经济学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我现在是大一,对经济研究接触很浅很浅,但是,之前我有参加学院举办的经世者比赛,我们的团地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研究什么,没有研究的目标,没有方法,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最后,这本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