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力电子技术11谐波与功率因数
电力电子技术11谐波与功率因数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谐波的产生
由于正弦电压加压于非线性负载,基波电流发生 畸变产生谐波。产生谐波的负荷称为谐波源。
主要的谐波源有
(1)电力电子装置。工业上常用的整流、逆变、调 压和变频器等
(2)电弧炉。包括用于钢铁等行业的交流和直流电 弧炉等。
(3)家用电器。如时光灯、电视机、调速风扇、空 调、冰箱等。
2In sin(nt n )
(3)谐波次数
un (t) Cun sin(nt n ) 2Un sin(nt n )
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的整数比
(4)n次谐波电流含有率(HRIn)
HRI n
In I1
100 %
(5)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i)
THD i
Ih I1
100 %
作性能与频率、负载变化及输入电压变化有关,电感和电容间有大的充放
电电流并可能引发电路L、C谐振等。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填谷式无缘校正
也可以用电容和二极管网络构成填谷式无 缘校正。“填谷电路”是将交流整流滤波 后的电流波形,从窄脉冲形状展开到接近 于正弦波形状,相当于把窄脉冲电流波形 中的谷点区域“填平”了很大一部分的电 路。“填谷电路”是利用整流桥后面的填 谷电路来大幅度增加整流管的导通角,通 过填平谷点,使输入电流从尖峰脉冲变为 接近于正弦波的波形,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9左右,显著降低总谐波失真。
现在APF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整流开关电源、交流不间断 电源(UPS)、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及其它电子仪器电源中。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vl1
基波因数
v I1 ,即基波电流有效值和总电流有效值之比
位移因数(基波功率因I 数)
总功率因数: cos1 l1
功率因数是由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决定的:l =cos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非线性负载的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电压不含谐波,电流含谐波)
无功功率:
(1)定义很多,但尚无被广泛接受的科学而权 威的定义。
第五章 谐波与功率因数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5.2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谐波的概念
谐波通常意义上是指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中大于1的n次分量, 即周期量所包含的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分量。
根据傅立叶级数的原理,周期函数都可以展开为常数与一组 具有共同周期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和。其展开式中,常数表 达的部分称之为直流分量,最小正周期等于原函数的周期的部分 称之为基波或一次谐波,最小正周期的若干倍等于原函数的周期 的部分称之为高次谐波。因此高次谐波的频率必然也等于基波的 频率的若干倍,基波频率3倍的波称之为三次谐波,基波频率5倍 的波称之为五次谐波,以此类推。不管几次谐波,他们都是正弦 波。
线性负载的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电路的有功功率就是其平均功率:P 1
2
uid (t) UI cos
2 0
视在功率: S=UI 即为电压、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无功功率: Q=U I sin
功率因数: PF P cos
S
无功功率Q与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之间有如下关系:
S2 P2 Q2
PF=1的理想情形为;
(1)输入电流是无谐波畸变的标准正弦波,即THD=0.
(2)输入电流基波与输入电压同相位,即cosφ1=1、
因此,欲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抑制输入 电流的波形畸变,同时还必须尽可能的使电流基波与正弦电源 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趋于零,
提高线性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给负载并接适当的电容器,可将PF提高到接近于1. 当负载为感性时,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来提高它的功率因
Boost—APFC原理电路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优点: (1)可得到较高的功率因数,如0.95~0.99,且THD小; (2)可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如90~264V AC)下工作; (3)体积、重量小;输出电压也可保持恒定,或被调控为指令值。 不足:
电能只能从交流电源流向直流侧负载,而不可能将直流侧的电 能反送 至交流电网,因此只是一种单向的PWM整流。
在傅里叶级数中,频率与原信号频率(工频)相同的分量
i1(t) Ci1 sin(t 1) 2I1 sin(t 1)
u1(t) Cu1 sin(t 1) 2U1 sin(t 1)
(2) 谐波
in (t) Cin sin(nt n )
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分量
靠近电感负载并联于电网,就可以产生所需要的超前
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
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电网电
源侧向感性负载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少
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这种措施称为功率因数补
偿。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提高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的意义
3)谐波会引起电网局部的串联和并联谐振,从而使谐波 放大,使谐波造成的危害大大增加,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4)谐波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并使电气测 量仪表计量不准确。
5)谐波对邻近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轻者产生噪声、降 低通信质量,重者导致信息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 作。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数。并联的电容不同。功率因数的提高就不同。但并联的电容 不能过大,否则电路将变为容性,功率因数反而会下降。当感 性与容性完全抵消时,负载就成阻性,功率因数最大,理论值 为1.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提高非线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采用两类技术措施可减小电源电流中的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
(1)附加无源滤波器
AC/DC整流电路
填谷式无缘校正的 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较低,功率因数补偿效果显著,并且在输入电 路中不需要使用体积大重量沉的大电感器。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2) 附加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或采用高频PWM整流
不可控整流电路与负载之间接入 DC-DC开关变换器,用电流反馈技术 使交流电源电流波形跟踪交流输入正 弦电压波形,并与之同相,从而使输 入端总谐波畸变率THD小于5%,而 功率因数可提高到0.95或更高。
在图示的整流器和电容之间接入一 个滤波电感,增加的导电宽度,减缓其 脉冲性,从而减小电流的谐波成份。或 者在交流侧并联接入LC滤波器,使谐波
电流经LC滤波器形成回路而不进入交流
电源。
无源LC滤波器的
AC/DC整流电路
优点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电磁干扰EMI小。
缺点是:体积、重量大,难以得到高功率因数(一般提高到0.9左右),工
(2)一种简单的定义:Q S 2 P2
(3)另外一种定义:
S2
P2
Q
2 f
D2
Q f为由基波电流所产生的无功功率: D是谐波电流产生的无功功率:
Q f UI1 sin 1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无功功率的危害
(1)导致设备容量增加。 (2)使设备和线路的损耗增加。 (3)线路压降增大。
(4)高新技术设备等。现代办公和商用计算机、节 能灯、核磁共振设备等。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谐波的危害
1)谐波将降低发电、输电和用电设备的效率;
2)谐波影响电网上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如造成电 动机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热,使变压器局部过热,电缆、 电容器设备过热、使绝缘老化、寿命降低;
功率因数是由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决定的:PF=cos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非线性负载的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电压不含谐波,电流含谐波)
有功功率:P
1
2
2
0
uid (t)
UI1
cos1
视在功率: S=UI
功率因数:PF
P S
UI1 cos1
UI
I1 I
cos1 v cos1
含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的单相整流被
简称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 它是将高频PWM DC-DC变换应用于
图5.36 含升压型(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环节的高频整流器
单相整流,故也是一种单相高频PWM整流。
5.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思想 思路: 主要是控制已整流后的电流,使之在对滤波大电容充电之前,能与整 流后的电压波形相同,从而避免电流脉冲的形成,达到改善功率因数的目的。
(1)输配电成本降低。 (2)有效的利用了设备。 (3)改善电压的质量。 (4)减少压降。 (5)优化电缆尺寸。 (6)较小的传输损耗。
5.2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输入电流总畸变率THD
交流输入电流中除基波电流Is1外通常还含有各次谐波电流Isn(n=2,3, 4,…) 。
THD的定义:除基波电流外的所有谐波电流总有效值与基波电流有效值之
谐波是由非线性特性的电子负载而产生的。主要有非线性负 载有UPS、开关电源、整流器、变频器、逆变器等。
5.1 谐波与功率因数的概念
谐波的定义
i(t) u0 Cun sin(nt n )
u(t) u0 Cun sin(nt n )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