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仿真考试(一)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仿真考试(一)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仿真考试(一)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其内涵是指“1+2+3”或“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据此回答1—3题。1.“第六产业”在日本的主体产业是A.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B.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C.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D.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B.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D.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3.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B.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以科技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种植D.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答案】1.A 2.D 3.B【解析】1.材料信息揭示,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可推知“第六产业”的主体产业应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故选A。2.“第六产业”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所以主要目的是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故

选D。3.“第六产业”的内涵核心是依托农业,发展农业加工、销售,拓宽农业类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

值,强调的是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选项A、C强调农业科技,但农业形式较单一;D选项的类型多元,但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不够,突出的是农业的因地制宜;B选项依托农业,结合第二、第三产业,突出农业的综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故选B。南宋都城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南宫北市,南北狭长,形似“腰鼓”。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南宋临安城的位置及布局。据此完成4—6题。4.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可缓解热岛效应B.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C.地势起伏和缓,可减轻洪涝灾害D.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

5.当时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在布局上,最可能是

A.沿河分布B.沿城区界分布C.沿山麓分布D.沿湖分布6.现在的临安(杭州市临安区)已成为杭州市的“硅谷”,这主要得益于

A.深厚的传统文化B.众多的高等院校C.较高的知名度D.优美的生态环境【答案】4.B 5.A 6.D【解析】4.南宋时期,没有现代工业和汽车,房屋建筑不高,热岛效应不明显,排除A。南宋时期,政局不稳,经常受到外来势力的威胁,因此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可心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选项B符合题意。地势起伏和缓,更容易受到洪涝灾害威胁,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临安城三面环山,这样的地形会阻碍对外交通,排除D。5.南宋时期,临安以水运交通为主,因此当时的商业网点和住宅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区,最可能是沿河

分布,选项A符合题意。城区界往往是城墙,对外防御之地,排除B。图中显示,山麓临近湖泊,空间较小,排除C;图中显示,湖泊三面环山,对外联系不便,排除D。6.杭州市的“硅谷”表示该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才、交通和环境要求很高,对传统

文化和知名度要求较低,因此排除A、C。杭州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下沙区、滨江区等地,临安区相对较少,因此排除B。临安区临近西湖,山环水绕,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D符合题意。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阅兵活动时长约80分钟。DF16中程弹道导弹运载车在距离阅兵结束约30分钟时沿着下图箭头方向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图中DF16导弹运载车辆的前进方向应为A.向南B.向西C.向东D.向北

8.布宜诺斯艾利斯(60°W,35°S)的小明同学看到上图情景时,当地时间为A.9月30日23:30B.10月1日22:30C.9月30日22:50D.10月1日23:50【答案】7.B 8.C【解析】3.从材料中可知,图示反映的是图片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前长安大街(大街是正东正西走向分布)的阅兵式活动。阅兵10时开始,时长约80分钟,而DF16中程弹道导弹运载车在距离阅兵结束约30分钟时,也就是图中图片是10时50分天安门广场前的实时景象。根据图中阴影可知,上述图片显示的左侧是北方,右侧是南方,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前进方向应为自西向东,B正确。故本题选择B。4.由上题可知,此图情景发生在北京时间10月1日10时50分(东八区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60°W,35°S)位于西四区,相差12个小时。故计算时间为9月30日22时50分。故本题选择C。

处长江南岸,最高峰1342米。科研人员对九华山北坡持续观测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这种现象九华山北坡表现非常典型。下图示意九华山北坡四个测点高度及对应测点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甲、乙、丙、丁四曲线分别表示该地春季某日先后四个时段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9.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九华街—百岁宫一带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九华山成为通过“逆温”预报天气最典型地区,其原因最可能是

A.独特的地理位置B.茂密的森林植被C.较低的海拔高度D.充沛的水汽来源

11.人们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晴朗的夜晚,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

偏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的强弱B.云雾的保温作用

C.风力大小的差异D.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9.D 10.A 11.B【解析】9.九华街—百岁宫一带相对高度接近200米,按垂直递减率计算,气温大约下降1℃,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甲、乙两时段气温下降幅度分别为0.6℃、0.5℃,丙时段上升了0.1℃,均小于1℃,即出现了逆温现象,抑制了气流的上升运动,水蒸气不易凝结,不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丁时段气温下降了1.1℃,大气层下热上冷,对流旺盛,水蒸气易遇冷凝结,形成雨雪,故选D正确。10.由题干分析,九华山受山区下垫面影响,升温期间有地形逆温出现,消失后必会降温,降温期间必有降水和复杂天气出现。该地地处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北部空气经过长江时带来较多水蒸气,南下受地形阻挡抬升,引起天气变化,所以根据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这一现象是受到地形、位置、海拔、植被等因素共同组成的,而这些要素都和其独特的位置有关,故A项比其他选项更加全面,A项正确。11.因为在气温回升期间,北风势力弱,风力小,晴朗的夜晚,山坡附近空气冷却下沉,中部空气上升,水蒸气易在山顶附近凝结,形成云雾,对山顶附近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所以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云雾的保温作用。故选B项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一)必考题:共46分。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绝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盖,随着地壳不断运动,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陆地,古长江自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约1.4亿年前,长江中游巫山山脉形成,古长江在其西侧流入四川盆地,在其东侧流入江汉盆地。后来,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距今3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巫山两侧河流溯源侵蚀进一步加剧,东侧河流成功袭夺(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西侧,古长江东流而去,形成长江三峡雏形。第四纪,巫山山脉继续抬升,长江三峡峡谷(如下图)最终形成。

(l)指出古长江自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的自然条件。(6分)(2)从地貌、气候、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对古长江的影响。(6分)(3)说明巫山山脉两侧河流溯源侵蚀、袭夺的过程。(6分)(4)推测长江三峡峡谷未来变宽的必要条件。(4分)(l)地势东高西低;古地中海范围大,靠海近;水量条件能满足流程需要。(6分)(2)地形隆起使古长江落差加大,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增强,峡谷地貌发育;隆起地形阻挡大洋水汽,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量;改变了区域东高西低的地形地势特征,使古长江流向发生改变,逐渐自西向东流。(6分)(3)青藏高原隆起,巫山西侧古长江水系开始折向东流,巫山两侧河流溯源侵蚀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强烈隆起,巫山西侧古长江流域地势整体抬升,两侧河流溯源侵蚀进一步加剧,最终东侧河流切穿山脉,成功袭夺西侧河流。(6分)(4)地质条件稳定,峡谷地貌基本格局不变;长江水量稳定,流水侧蚀作用保持或增强。(4分)【解析】本题以古长江流域水系演变和长江三峡形成过程为命题素材,以时间和空间变化两个维度为线索,设问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下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综合思维水平和区域认知能力。(l)本小题需要调动区域地理知识储备,明确古地中海在西,古长江在东。古长江要注入古地中海,首先需要东高西低的地势条件;其次从材料信息“长江流域绝大部分被古地中海所覆盖”可知古地中海范围大,古长江距离古地中海较近;古长江能流入古地中海还需要有足够的水量条件。(2)本小题聚焦地形抬升与古长江的关系,一方面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原来东高西低的地势格局,从而影响古长江流向发生变化,逐渐自西向东流;另一方面地形起伏加剧为峡谷地貌形成提供了条件,地形隆起导致落差加大,河流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地貌;由于抬升幅度较大,可能还会阻挡水汽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加,从而使古长江流量增加。(3)材料对河流袭夺现象做出了解释,需要考生理解材料。巫山山脉相当于古长江东西两侧河流的分水岭,河流袭夺的起因是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使两侧河流流向发生变化,巫山西侧古长江开始折向东流,随着地势抬升,东西两侧河流溯源侵蚀加强,最终东侧河流切穿了巫山山脉,成功袭夺西侧河流。(4)峡谷是一种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在巫山山脉较大的落差条件下,流水下切侵蚀形成。长江三峡要在未来变宽,河流应该是以侧蚀为主。首先要保证巫山山脉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无沧海桑田巨大变化,下切侵蚀减弱;其次,长江水量要比较稳定,保证营造峡谷地貌的流水侵蚀作用力不减弱,流水侧蚀作用保持或增强。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有“东方底特律”之称。2019年5月6日长春兴隆铁路集装箱场站顺利通过验收,继大连、绥芬河之后长春成为东北开放的第三处整车进口口岸,也是我国东北内陆地区目前唯一一个整车进口口岸。10月18日,首批次整车进口业务搭载中欧班列运抵长春整车进口口岸。整车进口口岸是依据国家政策,享有开展从国外进口汽车整体业务范围的口岸。整车进口口岸运行后,长春可以提供整车进口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未来将吸引众多的汽车展示销售、金融保险、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维修改造企业汇集长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下图示意东北地区整车进口口岸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