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文综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央广网1月29日报道:连日来,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出现低温雨雪冻雨等天气,影响城市交通、电力、天然气等系统。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大气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天气预报中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判断依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大气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融化层”应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清远C.安庆D.赣州
右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
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
冰间湖是极地
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
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
据研究,南极
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
“近岸冰间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4.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
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
显
5.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B.使海水盐度降低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D.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 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降雨强度为 40mm/h 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7.降雨强度为 140mm/h 时,降雨历时 35 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
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湖泊水位B.流域内植被C.湖水温度D.流域降水量9.与K2时期相比,K3时期
A.沉积体坡度更陡峻B.沉积时间更短
C.沉积物颗粒更均匀D.沉积体体积更小
2019年12月19日,持续的冷空气终于驱散了笼罩在成都(31°N、114°E)上空的阴霾,清晨8:08,玫瑰色的太阳悬挂于蜀都大道的正上方,呈现
出道路尽头的“悬日”美景。
下图示意成都蜀都大道的“悬日”。
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0.成都蜀都大道的基本走向是
A.东一西B.南一北
C.西北一东南D.东北一西南
11.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是下列的
A.3月19日B.6月19日
C.9月19日D.12月19日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福克兰群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全境由东福克兰、西福克兰两大主岛和200多座小岛组成。
群岛气候寒湿,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毫米,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
岛上植物低矮、浓密。
下图为福克兰群岛略图。
(1)描述福克兰群岛的地形特征。
6分
(2)说明福克兰群岛气候寒湿的成因。
6分
(3)从气候角度简析福克兰群岛植物低矮的原因。
6分
(4)分析西福克兰岛海岸线曲折破碎的自然原因。
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第四纪冰期时曾是一个淡水湖。
湖边主要植被为高原草甸植被,是湿地鸟类的繁殖地,湖中有大种群的湟鱼生存。
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
(1)分析哈拉湖曾一度为淡水湖的原因。
8分
(2)说明哈拉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8分
(3)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6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
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峰顶如簇簇利剑直指苍穿。
下左图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下右图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4分
(2)利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6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11. AD BCD BD AC CB
8.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到泥沙的输送距离。
一般而言,湖水水位高,顶托作用强,河流水流速下降越快,泥沙输送的距离越近,K1~K4期间沉积体距湖岸某固定点的距离变化大,表明湖泊水位变化最明显,A正确;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进而影响泥沙沉积的厚度,但是对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B 错;湖水的温度与泥沙沉积关系不大,C错;流域降水量能够影响河流的输沙量,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量和输沙能力变化不大,D错。
故选A。
9.与K₂时期相比,K₃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远,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小,河流流速下降慢,泥沙沉积速度慢,分选性好,沉积物颗粒更均匀,C正确;由图可知,K₃时期沉积体的坡度更和缓,体积更大,AD错;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出沉积时间的长短,B错。
故选C。
【点睛】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其山脚地形地貌、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以及稳定水体沿岸风浪的大小均会影响扇三角洲的形态,并且在扇三角洲前沿多发育有辫状河流。
10.2019年12月19日成都正值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北京时间8:08能够看到太阳悬挂在蜀都大道的正上方,说明该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11.3月19日和9月19日,太阳基本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A、C错误。
若天气晴朗,12月19日,还能够看到“悬日”现象,但仅有一次;6月19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其运动轨迹经东南天空和西北天空,故而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应为6月19日,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36.(1)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中部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2)纬度高,气候寒冷;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较均匀;受西风漂流影响,降温减湿
(3)气候寒湿,热量不足;雨雪天气众多,光照不足;地处中纬西风带,大风天气多(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纬度高,气低,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带,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37.(1)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了独立的湖泊,湖水水位较低,周围河流淡水向湖中心汇流,湖水水量大;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面积广大,融水补给量大,大量淡水注入湖盆;冰
期蒸发弱,湖泊水分流失少。
(2)冰川消退后,岩层裸露多裂隙,水渗入缝隙中,逐渐溶解岩石中可溶性盐分;河水带来盐分汇入,进入湖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盐分稀释作用减弱;冰期后气候变暖,蒸发强烈,湖中盐度增大。
(3)湖泊面积增大,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植被改善,周边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改善;丰富动物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增加。
43.(1)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沛;纬度较高,地势较高,冰雪易于存留,利于大面积冰川形成。
(2)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裂隙(节理);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裂隙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渐渐形成塔状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