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 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A豆粒的金黄,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B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háo]鸣(________)山涧(________)(2)找出文中划线句B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3)文中划线的句子A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答案】(1)嗥;jiàn(2)涎;诞(3)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解析】【分析】(1)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嗥”:吼叫。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山涧”:山间的水沟。
读“shān jià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涎”与“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根据“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的句式结构特点,应该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故答案为:⑴嗥;jiàn;⑵涎;诞;⑶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九华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道旖旎的风景;幽深的峡谷中氤氲的山气,如神奇的轻纱帷幔,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
粗犷的山峦,敦实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人在景中走,景随人流动。
及至山diān,俯瞰栈道蜿蜒曲折,远眺山气撩绕缥缈,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
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敦________实②山diān________③俯瞰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粗犷的山峦”中,“犷”的意思是________(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
【答案】(1)dūn;巅;kàn(2)“撩绕”;“缭绕”(3)粗野(4)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以及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多音字。
注意“俯瞰”的读音。
(2)撩绕——缭绕。
“缭绕”意思是一圈圈向上飘起。
(3)“粗犷”的意思是豪放,豪壮;“犷”的意思是粗野。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改成反问句: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故答案为:⑴dūn;巅;kàn⑵“撩绕”;“缭绕⑶粗野⑷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⑵此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短文,根据语镜、词义判断一些易错的汉字,仔细辨析即可。
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复习时要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⑷此题考查学生转换句式的能力。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A.辨B.辩(3)加下划线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B.mó【答案】(1)缕;激(2)A(3)B【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缕”不要写成“屡”或“搂”等形近字,“激”不要写成“缴”或“邀”等形近字。
(2)“辨”,分别,分析,明察。
“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语境中辨析的是歌词,因此应该用“辨”。
故选A。
(3)“模糊”“模型”中的“模”应读作“mó”,“模样”“模子”中的“模”应读作“mú”。
故答案为:⑴缕;激⑵ A⑶B【点评】⑴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此题考查对字形积累。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此题考查字音的积累。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可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
4.综合性学习。
(1)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
(60字以内)《童年》《鲁滨孙漂流记》(2)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
(不超过150字)【答案】(1)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
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
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2)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
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
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
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解析】【分析】(1)主人公阿廖沙给我的印象最深。
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
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
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用通顺流畅的语言,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
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
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⑵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
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
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
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属开放性题目。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了解最多的人物,抓住一个角度进行阐述,结合原文,语言流畅,言之成理。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要了解家乡节日风俗习惯。
注意要首先明确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然后具体叙述过程和盛况。
5.学习语文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
语文学习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