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
㈢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因呼吸功能受损而不能维持动脉血气在正常
范围。分换气功能衰竭和通气功能衰竭。
换气功能衰竭:肺部病变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
血症,面罩吸氧PaO2<70mmHg,PaCO2正常或偏低. 通气功能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
PaCO2>50mmHg,同时PH <7.30,合并不同程度 的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好)
以CVP为标准可遵循 “5-2” 法则 以PWCP为标准可遵循 “7-3” 法则
CVP
CVBPP与BP关系的临临床意床义意 义
低
低
血容量不足
低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
高 高 正常
低 正常 低
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对多 容量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高 心输出量低,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休克类型 各B类P休克的H血R流动力学改CO变
阶段
步骤
措
施
CPCR的阶段、步骤和措施(1)
无设备时
有设备时
Ⅰ BLS
紧急建 立人工 循环和 呼吸
A.
气道 控制
⑴头后仰(+张口+托下颌) ⑵试行吹张肺 ⑶手法清除口咽部
⑷如有异物,捶背或推压下胸 部
⑸吸引清除咽部 ⑹插入口咽通气道 ⑺气管插管,吸引清除气道 ⑻环甲膜切开,经喉喷射吹氧
⑼气管造口,支气管引流,胸腔引 流
②正确的按压部位:剑突上4~5cm ③合适的按压力度和频率:胸骨下陷4~5cm, 按压、放松时间比为1:1,频率成人80 ~100次/分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单人CPR15:2,双人5:1 有效标志:能触及大动脉搏动,ETCO2升高 并发症:肋骨、胸骨骨折 改良胸外按压:①增快ECC频率 ②大剂量肾上腺素
呼吸参数 VC(ml/mg)
开始0~15 PH
MIF(cmH2O) ≥10 ≥25 PEEP(cmH2O) ≤10 ≤5 PaO2(mmHg), ≥60 ≥60 吸氧
RR(BPM) MV(L/min)
开始 拔管 撤机 指征
≥
≥7.30
7.30
<45 <35
以兴奋β受体作用为主,不增加MBF,作复跳后选用 ⒉钙剂
氯化钙和葡萄糖酸钙
机理:增加心肌收缩力,激发心肌搏动,但血浆Ca 2+过 高可引起细胞内该负荷增加,使心肌和血管痉挛(石 头心)发生的机会增加。
适应证:高钾血症、低钙状态或钙通道阻滞药中毒所致 心搏无力。
剂量:10%氯化钙2.5~5ml或葡萄糖酸钙5~8ml
D.用药及输液
E.EKG F.处理室颤
建立静脉通路,选用肾上腺素、 NaHCO3 血浆代用品等 EKG监测,处理心律失常
胸外电除颤,开胸电除颤
心肺转流、辅助循环
Ⅲ PLS
脑复苏即心肺复苏 后加强治疗
G.判断
H.争取恢复神志 I.加强治疗
查明原因和治疗原发病 判断完全复苏的可能性 脑复苏
多脏器支持
C⒉AR心DI脏OP按UL压MO(NAcRhYesCtEcRoEmBRpArLesRsEiSoUnS)CITATION ⑴胸外心脏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ECC)
低血容量休克 ↓
↑
↓
心源性休克 ↓
↑
↓
感染性休克 ↓
↑
神经性休克 ↓
↑
过敏性休克 ↓
↓↑
↑— ↓ ↓ ↓
SVR ↑ ↑ ↓ —↑ ↓ ↓
CVP/PCWP ↓ ↑ ↑ ↓ ↓
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一、概述
复苏:一切为挽救生命而采取的措施。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使脑功能恢复,逆转临床死亡的全过程。 CPCR成功的关键:时间,即心脏骤停内4分钟开始初期复苏,8分 钟内开始后期复苏。
预防性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适应证 治疗性机械通气
⒈长时间休克患者
⒈心肺复苏后期治疗
⒉术后恢复期病人:过读肥胖、 严重感染、COPD行胸腹部手术 、明显代谢紊乱者
⒊酸性物质误吸综合征
⒉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 ⒊换气功能衰竭
⒋恶病质
⒋呼吸机械功能失调或丧失
⒌非特异性衰弱者,不能代偿呼吸做 功的增加
通气模式
参 数 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 正 常 值
潮气量(Vr,ml/kg)
5~7
呼吸频率(RR,BPM) 死腔量/潮气量(VD/VR) 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 氧分压(PaO2,mmHg) 血氧饱和度(SaO2,%) 肺内分流量(Qs/Qr,%) 肺活量(VC,ml/kg) 最大吸气量(MIF,cmH2O)
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保证呼吸道畅通和通气量足够 ⒋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适应室早及室速,1~1.5mg/kg,可反复应用 阿托品:适应严重窦缓并低血压、低灌注或频发室早
心搏骤停 1mg i.v 心动过缓 首次0.5mg, 5min重复
C㈤AR液DI体OP治UL疗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Asystole EMD Thick VF Fine VF
C㈣AR诊DIO断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⑴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⑵大动脉搏动消失,测不 到血压,听不到心音;⑶自主呼吸消失;⑷瞳孔散大
二、CPCR的阶段和步骤
分三个阶段九个步骤,分别以A~I表示 ㈠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 ⒈人工呼吸: ①判断有无呼吸(听气流,看胸廓) ②解除气道梗阻(清理分泌物、托下颌、头后仰) ③人工呼吸(徒手法、器械法)
常用通气模式 特 点
控制通气(CMV)
呼吸完全由呼吸器控制
辅助/控制通气(A/CMV)
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PEEP)
自主呼吸频率>预设,辅助呼吸 自主呼吸频率<预设,控制呼吸 两次正压通气间允许自主呼吸
由病人自主呼吸触发辅助呼吸,减少呼吸做 功 呼期末维持正压,使萎陷的肺泡膨胀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机理: ①心泵理论
②胸泵理论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操作要点:①合适的体位:平卧去枕、抬高下肢,在病 人背后垫硬木板
C五AR、DIO复PU苏LM后ON治AR疗Y C(ERpEoBsRtA-rLeRsEuSsUcSitCaItTioATnIOtrNeatment,PRT)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目的: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缺氧性脑损伤
㈠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详细检查气道、肺及导管,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呼吸器参 数,维持轻度过度通气。
CPR过程中的低血容量不利于自主心跳的恢复及循环 稳定的维持,降低对血管活性药的敏感性。扩容以晶体 液为主,适当胶体液,一般不输血。以CVP维持在10~ 15 mmHg为佳。 ㈥心室纤颤和除颤
除颤时机:室颤后4分钟内,CPR8分钟内 方法:胸内除颤 成人20 ~80J ;小儿5~50J
胸外除颤 成人首次200J,再次最大360~400J; 小儿2J/kg
12~20 0.25 ~0.40 35 ~40 80 ~100 96 ~100 3 ~5 65 ~75 75 ~100
机械通气指征 —
>35 >0.60 >55 <70(吸O2) — >20 <15 <25
I高NT流E量N系S统IV:E气C体A流RE速高, FIO2可以稳定控制并调节。
低流量系统:气体流量低,同时吸入空气, FIO2不稳定, 也不易控制,适用于不需要精确控制FIO2的病人
< 18 <10
I三NT、E血NS流IV动E力C学AR监E测的临床应用
㈠根据监测参数评估循环功能,进行鉴别诊断。
㈡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治疗原则
判断心脏前、后负荷及㈢心肌收缩性的状态确定治疗 原则,如PCWP<1.3kPa和(或)TPR <100kPa·s/L,为 前负荷降低,需扩容治疗; PCWP>2.4kPa和(或) TPR > 200kPa·s/L,为前负荷,需利尿扩血管治疗。 ㈢根据CVP、PCWP指导扩容治疗
㈡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避免低血压,尽早脱离血管 活性药物。
㈢防治肾衰竭
预防为主,维持循环稳定,避免肾损害药物,纠酸,肾 血管扩张药,监测肾功能。
C㈣AR脑DI复OP苏UL(MOcNeAreRbYrCaEl RreEsBuRsAcLitRaEtSioUnS)CITATION 为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但不增加冠脉和脑血管阻力 因而增加心肌和脑的灌流
③使粗颤变为细颤,增加除颤成功率 剂量:0.5~1mg/次,或0.01 ~0.02mg/kg 去甲肾上腺素(NE)
除颤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不常规使用。
C异AR丙DI基OP肾UL上MO腺NA素R和Y C多ER巴EB酚RA丁L 胺RESUSCITATION
C⑵AR开DI胸OP心UL脏MO按NA压R(Y CoEpReEnBRcAhLesRtEScUoSmCpITrAeTsIsOiNon,OCC) 指征:①心跳骤停时间较长或ECC效果不佳持续10分钟以
上。
②存在胸内情况,如出血、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
③胸廓或脊柱畸形伴心脏移位者
④多次胸外除颤无效的顽固VF或VT,需针对病因处理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