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图纸会审制度 ....................................................................................... 2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制度 ........................................ 3三、技术交底(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6四、设计变更及修改通知制度........................................................................ 7五、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质量检验和试验制度 ..................................... 8六、测量定位及施工放线复核制度 ................................................................. 9七、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 10八、材料代用、技术复核、签证制度 ........................................................... 11九、单位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制度.................................................................. 12十一、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4十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14十三、计划统筹管理制度........................................................................... 16附录1图纸会审纪要................................................................................. 18附录2: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不限于所列条目)............................................ 19附录3:施工方案目录(不限于所列条目) .................................................. 20附4:技术交底样表.................................................................................. 21附5:专家论证记录样表 ........................................................................... 22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的作用是把企业的技术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从而完成技术管理的任务。
引导公司各级技术人员规范管理、力求进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图纸会审制度1.公司在收到图纸后,工程开工前,要及时确定项目经理,建立现场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工程师、项目经理应在开工前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自审;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工长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核对图纸所有尺寸,各专业图纸间有无差错,考虑工程施工方法,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形成图纸疑问汇总表(见附录1),提前2天提交业主、监理、设计院;待图纸会审时讨论解决。
2.公司技术负责人主持2~10万平米工程的图纸会审,应熟悉所承担工程项目图纸,着重于施工技术难点,并担任图纸会审的中心发言人;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2万平方米以下工程图纸会审的中心发言人。
3.项管部分管生产的副经理,应熟悉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着重于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制定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参加图纸会审。
4.公司预算人员参加项管部所承担工程的图纸会审,提出预算中发现的问题。
5.技术部门认真作好记录,负责汇总整理图纸会审纪要,建设单位、监理和设计单位审核签字后,打印成正式会审纪要,及时发送现场项目部及各有关部门,并作为工程的重要技术资料,妥善保管。
6.公司项管部参与2万平方米以上及特殊构筑物的图纸会审,着重于特殊构造要求,重大施工技术难点以及对新结构、新材料的应用情况。
7.公司技术负责人主持10万平米以上及特殊构筑物的图纸会审,着重于深基护壁、大体积砼施工及高、大、精、尖、难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
8.未经图纸会审的工程项目,不予签发开工报告。
9.开工报告应于工程开工后一周内办好手续,并交一份到公司工程管理部备案。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前期策划、施工管理目标、施工组织形式、施工总体布置、主要施工方案选择等项目总体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工程创优、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编制的依据。
2.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资源、文明、环保、创新等进行统筹考虑,对本项目做出总体规划,并遵照执行。
3.施工专项方案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和细化,是对专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具体施工方法的描述,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租赁设备安拆方案由分包单位编制。
4.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公司项管部和总工程师审批;重点、难点、危险性较大的、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审批;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经专业分包单位审核后报批。
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经济、保质创新、指导生产”原则,不保守、不冒险,切实解决问题。
i.科学合理:依据充分、理论正确,数据真实、准确,在详细勘察和认真分析的前提下,选择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和优化方案,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融合,简洁明了,操作方便,解决问题。
ii.安全经济:施工方案的设计计算、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必须保证过施工安全,安全是施工方案底线;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方案优化,努力降低成泵、减少投入,从而达到安全经济的目标。
iii.保质创新:方案的选择和具体施工方法要能够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现,保证工程质量、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消除质量通病,努力对既有技术和施工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iv.指导生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施工生产。
应在实地勘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指导性、针对性、实施性、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行文流畅,表述准确,图文并茂,简洁易懂。
6.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项目总工应协调各部门(生产、技术、预算、质量、安全、)之间的配合,数据、内容详实,为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案”按GB/T50502-2009之规定,对施工方案进行选择,详细施工工艺在专项施工方案中进行描述。
7.以下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用电、基坑支护与降水、大体积砼施工、转换层、模板及高支模施工、土方开挖、防水工程、起重吊装及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除以及爆破、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拟创市、省、国优的项目,各分部、分项均应编制专项方案和单位工程创优策划书。
8.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应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在编制专项方案时由项目总工牵头组织项目各相关部门共同商定,其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按建质[2009]87号文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编制人员应对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向有关人员交底。
9.建筑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及一般构筑物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组织,召集生产副经理、材料主管、质量主管、安全主管、商务经理(必要时报请公司项管部参加)共同研究,确定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质量保证措施等;10.单体建筑面积在5.0万平米以上的工程及特殊构筑物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组织,公司总工、内部专家、公司项管部、直管部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参加,共同商定主要施工方法、技术、安全、质量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
11.施工塔吊、大型垂直运输机械的基础设计,必须由各项目部总工负责编制,报经公司安全工程师、项目管理部、总工审定。
若未经上述程序就盲目组织施工的,由项目部生产经理、项目总工、项目经理承担一切责任。
1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修改变更,组织设计编制完成以后就是整个项目施工的依据,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中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但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
13.新开工程没有施工组织设计,不予签发开工报告;没有专项方案,不准组织该分项工程的施工。
高大模板工程支架搭设完成经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并填写验收记录后,报请公司项目管理部、安全部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三、技术交底(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和掌握所承担工程任务的质量标准、重点、难点、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安全、环境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应体现施工方案中“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的主要内容。
2.实行逐级交底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之后,公司总工做综合技术交底,然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人向项目经理、工长、班组长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工长向操作班组进行分层、分部位、分项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的要求●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