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为什么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这跟孩子从小被众星捧月式地夸赞分不开。
你常常会看到一家人围着孩子说你真棒啊!
可是,成长其实需要很多的养料,比如需要赞扬也需要适当的挫
折。而很多父母却只看到了赞扬换来的笑脸,往往忽视了挫折时需要
培养的坚毅品性。
逆商的培养,父母是最好的教练,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多给孩子鼓励而不是表扬。
我有一个朋友,他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都很优越。几乎没有遇到
过任何的坎,一直考第一,也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一直在家人和
老师的表扬中成长。后来他考上了人民大学,在我们那是非常不错的
成绩了。可他一进去才发现自己实在太普通。所以才读了一个月就想
着退学算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个落差。后来幸好有了转变,
他说最感谢的人是班主任。那个暑假,班主任给他介绍了一个项目,
让他去参与。他自己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可就是从那次开始,
他把自己归零,接受失败,也接受平凡的自己。有了这个心态,他在
后来的项目中反而是坚持最久的。他说:“一个人一旦发现了自己是
平凡的一份子时,那就会有不断学习的努力劲儿,而不再活在他人的
赞美中,自我迷失。”
父母的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形成心理定向,他们会觉得自己就是
聪明的,不需要努力也是聪明的人啊。而父母应该需要培养孩子的成
长型思维。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教授在研究中指出,通过培养孩子
的成长型思维,一种允许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促进进步和问题解决的
态度,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每天都能在更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有
效的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不会害怕挫折。因为他们
会自我激励,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会是那种一见打击就崩溃的
情形。比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聪明,一直考高分,老师和父母地期待
也高。一旦他考砸了,不同地思维往往造成不同地结果。
我记得有一个同学高考复读还是考砸了,他就选择了自暴自弃,
连普通大学也没有去读,后来还不仅仅是放弃读书,也几乎放弃了学
习。要知道,考试只有一次,代表一时而已,可学习却是终身的啊!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
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
足,明白这不是可耻的事。而且通过勤奋和努力会变强,因为你在长
大呀!这样孩子就会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然这里需要父母接纳孩子犯错,而且鼓励他去尝试。比如孩子
受挫时,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拍拍他的肩
膀,给他鼓励。告诉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
站在你的身边支持你。还有太多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受挫,马上就会
安慰,“爸爸妈妈觉得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这样的安慰效果奇佳,
可对孩子并非是好事。为什么不能直接跟孩子说明呢?比如很早以前,
小小鱼跟读小学的表哥在家里堆积木。表哥一下子就堆好了一个城堡。
可他呢,弄了很久也没有完成,这时就有点生气,想去表哥那拿材料。
实际上是想拆了哥哥的。结果两个人就争了起来。外婆发现了,就安
慰小小鱼:“外婆觉得你是最棒的,不哭脸啊!看看你拼的城堡,比
哥哥的还要好”“不是的”他哭着说。外婆的安慰是好意,可并没有
给他带来真正想要的答案。我过去坐在他们身边,首先问哥哥。“你
今年几岁啦?”哥哥有点奇怪,还是回答了我。我又问小小鱼,当然
他还在生气,不说话。我跟他说:“你看哥哥已经8岁了,而你才四
岁不到,哥哥是你的两倍大呢!”这时他开始听了。“也就是说,哥
哥比你多玩了4年积木,也一定练习的更多,我想哥哥在你这个年龄
也跟你差不多吧!“这时平静了很多。“爸爸知道你现在玩积木肯定
不如哥哥,但我相信你经过不断地练习,再长大一点,一定能赶上哥
哥的,到时你们再一起比比看,好不好。”“好!““那我们今天继
续练习,就不要生气啦!一起摆个什么呢”接下来就是开心地玩耍时
光了。
我们以为把真相说出来会伤害孩子。其实不然。因为孩子不会觉
得被羞辱或者否认。因为他们的年龄大小、经验多少都是事实。而且
他遇到地挫折,只是因为这些客观原因,还跟练习不够有关。可幸运
地是这些都把握在我自己手中。能给孩带来改变的信心。父母要试着
接纳孩子的汗水和吃苦的样子,有塑造孩子的”心理韧性”。有很多
的父母是舍不得孩子吃苦的。所以从小就想着给孩子扫除一切障碍。
比如小小鱼每周有一节足球课。有一次因为刮大风,就有几位妈
妈跟教练说,能不能让孩子们到室内练习,因为这风太大了。结果教
练听从了建议,真的把孩子们带到了多功能厅练习。当时我心里非常
纳闷。本来就是为了让小小鱼接受一点磨练才报了这个班。结果还是
被这些好心的妈妈给保护了起来。这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皮克斯有一部非常精彩的动画片《鹬》,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
最佳动画短片。在这里面,小派珀的妈妈就算是面对风浪,也敢于放
手,愿意信任孩子,并且默默陪伴,小派珀能经历风浪,迎接和享受
美好的海洋世界。这里面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思考该如何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家里,我常跟儿子说的几句话也分享给大家。
“犯错没有关系,不做才有关系呢!”
“没关系,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做到么?”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我相信你总是会搞定的!”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父母的接纳和孩子的自我接纳。因为这代
表着我尊重你并且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