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地理位置

印度地理位置

印度地理位置:印度位于北半球,属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
东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东南频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依喜马拉雅山脉,为亚、欧、非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

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

总人口12.1亿(2011年),居世界第2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

城市人口约占26%。

首都是新德里。

印度的国花:荷花
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中央平原)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1)农业方面:
1.农作物: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甘蔗
2.农作物分布地点、地形与优势:
水稻: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小麦:半岛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地面起伏平缓,虽降水较少,但灌溉水充足。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气候、降水适宜,土壤为肥沃的黑土,日照充足,生长后期多为晴朗天气。

黄麻: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水源充足。

茶叶:东北部,排水良好的低山地,气候湿润,水源充足。

甘蔗:恒河平原中部,气候温暖,降水量较多,水源充足。

3.耕地面积:1.6亿。

占国土面积60.9%,占亚洲耕地面积32.7%。

4.农业机械化: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为750.8万台,农业用电量为712亿度,
每公顷耕地可获得0.7千瓦动力,这在南亚处于较高水平。

印度的农用拖拉机保有量约为100多万台。

5.粮食产量:2011年4月1日将达到2.358亿吨
6.农业耕作方式:许多农业操作靠人力进行,而犁地等则多使用牛。

7.农业缺点:三角洲地区地势过于低洼,加之西南季风期降水过于集中,
极易发生洪涝灾害,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技术落后导致作物产量不高,特别是单产水平低;农村经济单一化影响了该区经济全面发展。

2)经济特区:
1.经济特区:据印度官方消息,特区建设在国土东西两侧的港口城市。


大概分布情况是:东部的维扎加帕特南和卡基纳达以及库尔比、盐湖、弗尔达;东南部的南古纳利、切奈;分布在东北部恒河流域的巴多伊、
坎普尔、大诺伊德和莫拉达巴;西部城市苏拉特和胜克鲁斯,纳维孟买、卡普达和哈桑;西南部的科钦、瓦拉尔帕德姆和普苏维皮恩;以及印度中部的茵多尔等等。

据本刊了解,目前印度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经济特区共27个,而原则上将总共批准38个经济特区。

3)工业方面:
1.主要城市: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铁路与航空交通中心。

孟买:棉纺工业中心,它频临阿拉伯海,是个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西部的门户,也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加尔各答:麻纺和机械工业中心,印度东部最大的港口和铁路、航空枢纽,在印度的工商业、金融、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班加罗尔:拥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发达的现代工业。

有印度硅谷之称
马德拉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铁路和公路均很方便,被成为印度南部的门户。

艾哈迈达巴德:它是印度第二大纺织中心。

海德拉巴:实际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两个城市组成。

它位于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军高级飞行训练基地。

2.钢铁产量与需求量:1.2亿吨;
3.矿产品种:铁矿石、锰、铝土矿、铬、铜、钛、稀土金属、石墨、重晶
石、煤、石油、天然气、铀等,以及白云岩、石灰岩、高岭土、铅、锌、镍、钨、钼、金、磷、钾、硫、石棉、金刚石等。

4.矿产分布:印度德干高原的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临近、配合
好。

矿产资源集中地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地区,地形为高原,东北部还有部分平原(恒河平原)。

5.主要海空港: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钦奈、海德拉巴
4)民族风情:
印度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
节日:
洒红节: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

灯节:每年在气候宜人的10月至11月间庆祝,即印历8月见不到月亮之
后的第15天。

十胜节: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

根据印度历法,十胜节是从頞湿缚库阁月的第一天开始,一连庆祝10天。

一般是在公历9、10月间。

昆梅拉节:是印度最盛大的朝圣节日,每12年内分别在恒河之畔的“赫尔德瓦尔”、锡布拉河畔的乌贾因、戈达瓦里河畔的纳西克和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的安拉阿巴德举行一次。

“圣浴”是“昆梅拉节”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又称恒河圣水沐浴节。

佛诞节: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公历在5-6月。

独立节:8月15日,是印度全国性节日。

湿婆神节:也叫湿婆神之夜节,在印度教寺庙庆祝,时间在公历2-3月(印度12月黑半月第四天)举行。

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都要斋戒。

元旦:1月1日
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即国庆日,各邦首都均有庆祝盛会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巡行最壮观
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RajGhat)有诵经、祈福活动。

马哈维那节:耆那教徒庆祝其祖师马哈维那(大雄)寿辰之日(3-4月)。

拉玛节:每年公历3-4月,印度较徒庆祝毗湿奴(Vishnu)的化身拉玛(Rama)的生辰。

复活节:4月,纪念耶穌被钉在十字架后第三日的复活。

风俗:
1.印度各地大小寺庙和殿塔比比皆是,进入寺庙大殿都要脱鞋,但允
许穿袜子。

2.进入锡克庙时,头上必须罩一块洁净的布,如手绢等
3.虔诚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每天清晨冲完凉后做祷告,然
后才开始工作
4.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
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也有少数地方用牛牛做民间运输和耕地。

在印度的一些城市、乡村里,老牛、病牛、残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处自由游荡,神圣不可侵犯。

这么多的牛,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

印度僧侣每年还要举行一次仪式,叫“波高”,表示对牛的尊敬。

他们还和商人举办了许多“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收养起来,一直到老死。

5.钱较多的人,或是较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
6.有的印度人见到外国人时,能用标准的英语问候“你好”有的则用
传统的佛教手势--双手合十。

印度教徒见面和告别多施双手合十礼,并互相问好祝安。

7.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的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

8.印度人认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9.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

10.印度人身份悬殊,有等级制度,很重视身份。

11.印度妇女喜欢在前额中间点有吉祥痣,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在
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印度男女多有配带各种装饰品的习惯。

12.印度人爱喝茶,大多是红茶。

各种集会,中间休息时也备有茶水,
招待客人自不必说。

13.印度人喜爱3、7、9数字。

他们认为红色责示生命、活力、朝气和
热烈,蓝色表示真诚。

14.在印度初次访问公司商号或政府机关,宜穿西服,并事先订约。


会,尽量按时赴约。

15.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千万注意,吃饭时,只准用右手递接食
物,另别用左手。

16.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

17.首饰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