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毛概第三章

2013毛概第三章


毛泽东两次修改总路线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总路线具体内容:从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 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 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搞社会主义方面, 毛泽东主席的最大的功 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 义改造。 ----邓小平1980年5月
1956年1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庆祝改造胜利大游行
• 在几亿人口的中国,消灭 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的社 会变革,是在保证国民经 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 下完成的,同时也是在人 民群众普遍拥护的情况下 完成的。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 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 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河北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 的农民报名入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疆乌鲁木齐郊区和平乡维吾尔 族农民报名入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 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 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 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 级政策。
新中国这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一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中 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第二步:继续向前推进革命,经过社会 主义革命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 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如何认识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 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么 样的道路?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私合营 在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游行 的新厂牌,职工们在向经理祝贺。 中,重庆市职工代表“报喜队”与 资方代表“报喜队”在街头相遇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 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届二 次会议上表态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 人阶级看齐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时间上先 建设15年到20年再过渡;条件上,先工 业化,再国有化和集体化;在过渡的步 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 大了的时候,再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步骤: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 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 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上海市棉布业的店员们庆 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后, 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 当时许多私营工商业者对公私合 营是欢迎的,也有一些人表示欢迎, 内心惶恐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组织3000人 “报喜队”,他们高呼“坚决 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不抽逃 资金,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格雷格十分珍爱他的“秘密武器”——一台安装了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大型拖拉机。这套自动驾驶和卫
星定位系统是他今年春天花7500美元买的,可以使拖拉机 由电脑控制作业,无需人工操作,而且耕地质量高。在使
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方面,格雷格算是后来者。实际上,
已经有20%的美国农场开始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 美国中等规模的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都已经安装了
GPS定位系统。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农业机械每个都有特
定用途,正是它们把格雷格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分析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
土改后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在谁手里?
农民分得土地后的劳动热情和干劲大不大? 土改后的农村还存在什么问题?
可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发展农业生产力
可以更好的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 商品粮、工业原料、资金积累、市场
3.为什么要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 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但落后的个体
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工业化需要:
小农经济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的要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 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 业化的发展。
可以避免农村两极分化、更好地巩固工农联盟
1953年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1953年冬《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 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1
2
3
图一、河北宁河县董庄子 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正把 大批余粮运往国家粮库 图二、选举社干部 图三、对入社的牲畜议价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人耕种3000英亩土地 • 格雷格夫妇的农场和牧场,加在一起大约有3000英亩(1英 亩约合6市亩),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小麦、玉米和荞麦。 格雷格夫妇共拥有185头母牛和8头公牛,所有这些牛都是肉牛。 牧场上,许多牛在悠闲地“散步”,每头牛的两只耳朵上都戴 着一个橘黄色的塑料卡片。格雷格说:“这是牛的身份证,上 面有牛的出生日期、亲属关系及编号等信息,所有信息都可以 通过电脑一览无余。” • 格雷格说,他的全部家当包括农场、牧场、房屋、牲畜、 农机具等在内,总价值约为120万美元。
为什么要实行和平赎买?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 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二,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 的关系。 第三,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 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上述5种经济成分。 哪个阶级看到会由忐忑不安到舒心欢迎?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 盾: 土地改革完成后,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 的主要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的中国代表了一种先 进的生产力,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其次,民族资本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很爱国的
用实业挑战侵略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工的奠 基人,麾下不仅有当时中国第 一座精盐厂,还开办了亚洲第 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 司碱厂,以及远东第一化工 厂——永利南京硫酸厂。 “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决不与 侵略者合作” 范旭东---“工业先导, 功在中华”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 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 社会形态。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 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 作社经济、农民和手 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 中南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 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载入了宪 法
机关干部在街头宣传总路线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 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 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 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 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 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的有机统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 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 的步骤。
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互助组有两种:临时性的和常年性 的。临时性的一般是在农忙时节临 时组织起来的;常年性的是较为稳 定的合作。
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 城南关镇群力农业社在 分粮
入社农民检查农具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和土地分红相结合
第四,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 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
上海市一些私营工商业者的家属正在 编写活报剧,准备演出,宣传接受社 会主义改造
(左一)荣毅仁申请公私合营
创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 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即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的经济。 •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 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 会主义性质.土地、牲畜、大农 具一律归公,由合作社统一安 排生产、饲养、使用,劳动产 品实行按劳分配。
郊区高级社的农民在收运粮食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
太原市组织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 化的游行。
1956年的重庆市街景
学习目标
1.了解建国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2.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 3.认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 然性的基础上,认同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