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习题第三章

毛概习题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委托订货B、统购统销C、委托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5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6、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7、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原因主要是()•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9.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0.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有()•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11. 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 赎买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14.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15. 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办法是对民族资产阶级( ) • A.和平赎买 B.剥夺生产资料• C.公私合营 D.生活上给出路•16. 1956年“八大”提出的建国目标或奋斗目标是( )• A.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B.为建设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 C.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D.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7.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1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C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20.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矛盾•C.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D.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21.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A 1949年10月至1952年12月 B 1953年1月至1956年12月•C 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 D 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2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断增加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D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的大发展•23.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24.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27.我国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8年¡°大跃进¡±运动•28. 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9.新民主主义经济成份中代表社会主义因素的是()•A.合作社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个体经济•30.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指()•A.农业合作化B.农业机械化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手工业合作化•31.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三改¡±指()•A改造民族资产阶级B.改造农民C改造小资产阶级•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33.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五四运动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3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6.1952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37.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38.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A利用B没收•C.限制 D.赎买•39.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二多项选择:•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3、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4、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5.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6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不能急于求成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E必须加强党的建设•7. 毛泽东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A.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C. 批评了“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错误•D. 中国只有经过资本主义,才能进入社会主义•8.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B.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0.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B.劳动人民从此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摆脱受剥削受压迫地位• 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 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人民内部矛盾性质进行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 A.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要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加以解决• D.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3. .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在于()•A、基础不同B、性质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解决方法不同•14.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表述正确的有()•A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B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C它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它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E它是无产阶级帮助资产阶级共同执掌国家政权的社会阶段•15.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因素,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可以继续存在•B私人资本主义不受任何限制地继续自由发展•C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D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是利用和限制政策•E资本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A国营经济B公私合营经济C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E资本主义经济•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E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18.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是()•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19.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D、由低到高逐步过渡 E、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改造富农•20.50年代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有()•A、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路线•D、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E、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2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D.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2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有()•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24.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为()•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变工队•C.初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25.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26.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是()•A.自愿互利 B.互助合作•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进入了过渡时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28.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就全国范围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类似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C.它属于社会主义范畴•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29.新民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A.国营经济B.合作社会经济•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30.对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E全行业的公私合营•31.在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经销 B.代销C.公私合营 D.统购包销•32.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和平赎买政策B.国家资本主义道路•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D.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33.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互助组 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 D.公私合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