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成为一大趋势。
从这些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来看,工业旅游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中的一个亮点。
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引起了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对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视。
四川省作为西部的工业大省,近年来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实行重点推介。
论文就当前四川省工业旅游存有的问题及今后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思路做一研究,从而探究符合四川省工业、地域特色需要的旅游之路。
一、工业旅游概述根据已有的研究1,学者普遍的共识是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
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最早策划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很快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逐渐被世界其他各地的企业所效仿。
到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景点迅速增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从能源产业到传统手工业无所不包。
成功的典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造币、日本的东芝、韩国的浦项,每天都吸引着成天上万的游客。
据统计,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有15%以上的企业都在发展工业旅游。
而且很多工业企业旅游景点已将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旅游接待体系。
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展开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关于工业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是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如段学成(2007)等提出工业旅游是指以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旅游项目,具有独特的魅力2;第二是从工业和旅游两者结合的角度来讲,如仝红星(2007)认为工业旅游是工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将工业经营场所、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管理经营经验作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2004年2005年2007年泸州老窖集团公司绵阳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乐山龚嘴水力发电总厂攀枝花钢铁公司攀枝花二滩水电站宜宾五粮液工业园区成都高新区金威啤酒厂工业旅游区遂宁美宁生态食品科技园四川省参观、访问、考察、学习和购买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型旅游产品3;第三是从旅游本身的角度来看,如王芳(2007)认为工业旅游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是以工业企业的工厂风貌、建筑环境、设备设施、工作场景、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及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满足人们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目标的一种专项的旅游活动4。
吕华鲜(2009)等认为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设施、动态的生产流程、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独特的工业建筑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扩大阅历为目的,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5。
作者在吸收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后认为:工业旅游的载体是工厂、企业或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工业旅游的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开发模式、客源市场、收益取得等方面;工业旅游和包含地域文化在内的城市文明、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
工业旅游具有依托性、知识性、效益性、动态性、易达性、重游率低等特征6。
(二)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受国外工业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工业旅游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逐渐兴盛。
1998年四川长虹集团对游客开放,同年山东青岛啤酒厂向游客推出“玉液琼浆:青岛啤酒欢迎您”的工业旅游项目。
随后青岛海尔集团也推出了“海尔工业游”项目,上海宝钢、北京首钢等也逐渐增大了工业旅游的开发力度。
国家旅游局在宏观方面对这个现象实行积极引导,于2004年7月正式命名10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志着工业旅游在中国已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
到2007年底,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已达345家。
除旅游局公布的示范点外,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开始重视工业旅游的开发,并把其纳入到企业文化的构建中来,同时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
与工业旅游的实践同步提升的还有工业旅游的研究。
张洁(2007)等认为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集中于工业遗产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对区域振兴的影响、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工业遗产公园游客受益和经历分析,同时还有少量对工厂观光旅游的开发原因和对环境贡献方面的研究。
我国具有与国外完全不同的工业旅游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工厂旅游的定义、类型、意义、开发条件、展开思路和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7。
近年来,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如王芳等对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旅游的探讨4,王文杰(2007)对山东省发展工业旅游的研究8;严莉(2007)等对重庆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9,仝红星(2007)对河南洛阳市工业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3。
段学成(2007)等对山西临汾展开工业旅游的研究2。
都对政府宏观层面发展工业旅游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我国工业旅游的研究注入了活力。
二、四川省工业旅游发体现状研究(一)四川省工业发展简介四川工业基础的形成得益于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期间,四川省初步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一定生产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工业基地。
建设和建成的国有企业中,包括了军工、冶金、机械、电力、原煤、电子、建材、天然气、化工、医药、核工业、航空、航天、发射基地、铁路等行业和产业。
到1978年,四川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31%,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
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自身发展条件不足及国家东部优先发展政策的影响,四川工业现代化的步伐逐渐落后于广大中东部省份。
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四川工业又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
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积极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省内各地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力度增大,并明确提出了“7+3”产业发展重点,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产业。
涌现出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如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为四川省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四川省工业旅游发体现状四川省工业旅游起步较早,在1998年四川长虹集团就率先在国内展开了工业旅游项目,时至今日,成为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企业已有8家。
相比全国,总数不占优势,而且其后来的发展也表现出多方面的不足。
1.政府、企业层面的重视不够四川省2007年便颁布了《四川省工业科技旅游(含工业旅游示范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当时在全国属于前列,随后却杳无音讯。
相比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的发展不足,所受重视的水准较低,如自《四川省乡村旅游(含农业旅游示范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颁布之后,又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评定标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评定标准》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标准》,2010年1月,四川省首批的17家“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出炉。
全省乡村旅游收入2010年达到489.60亿元,约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27.2%,工业旅游则因为创益不好,政府部门都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
企业层面也不重视工业旅游的开发。
无论是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是非工业旅游示范点,认为工业旅游是副业,创造的价值与企业核心产品创造的价值相比是微乎其微。
其展开工业主要着眼点在于于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故而少了给游客以体验玩乐的内容,不重视产品直销,门票、纪念品销售及旅游配套服务等环节的直接旅游收入,也没有专门的工业旅游发展战略。
如表1中四川省八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只有攀钢和二滩水电站在收门票,其余全免费对游客开放。
2.发展理念陈旧,缺乏创新四川省展开工业旅游的企业中,很少有像呼和浩特的伊利集团、烟台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一样,深入探索工业旅游的发展道路,把发展工业旅游和企业品牌塑造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企业。
以伊利集团为例,其在2008年来积极挖掘工业旅游的新亮点,花费巨资兴建乳都博物馆、科技示范园区,产品品尝区、购买区等场馆,并添置旅游观光车等工具,安装电子显示屏,设计制作旅游宣传画册、纪念品,招聘专职导游,以此来提升工业旅游的产品结构、服务档次和营销手段。
并把草原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有机地与乳业工业旅游相结合,取得了超乎预期的口碑效应、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缺乏这样的创新意识,其滞后是必然的。
3.优势工业旅游资源挖掘不够,导致工业旅游结构单一,产品单调四川省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完善的工业门类和高位的品牌企业,但四川省对自己优势的工业旅游资源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实行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
如四川省的水电工程、饮料食品、现代中药材加工及制药在全国范围来说优势明显,但其工业旅游的发展却没有很好地推动。
从地域范围来说,成都的电子及软件制造、德阳的重大技术装备、川南的白酒业都又较大的影响范围,一旦很好地开发,对游客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都没有实行有效地整合,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意识不够,导致景点分散,给游客实现旅游活动带来了不便。
工业旅游结构单一、产品单调还表现在不能很好地与传统风景旅游、度假旅游结合发展。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独特。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和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享誉中外,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不过其工业旅游的发展却并不能与其共享客源市场,其原因就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大手笔,不能把工业旅游真正与风景旅游、度假旅游相结合。
三、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重点及思路分析(一)发展重点四川省工业旅游资源本身及发展的环境同中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有一定的差别。
要正视这种差别,在现有发展条件有限的背景下,从政策倾斜和策略引导上重点发展一些全国范围来说具有特色优势的工业旅游项目(表2),以树立四川工业旅游的品牌,带动其他工业旅游的全面发展。
(二)纵深化发展思路1.政府层面发挥主导作用,提升对工业旅游的认知度四川工业旅游的真正兴起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均衡。
全国发展水平较好的几个省市,均成立了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工业旅游促动中心,如上海市、常州市、天津市、广东省。
这说明政府在积极重视和引导这个新事物的发展,其促动中心的运作有利于整合本地优质的工业旅游资源、做好工业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专题化、主题化、多样化工业旅游线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