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物运输基础知识 第一节 船体形状及其参数 船舶型线图 所有船舶的型线图均采用不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表面来表示船体的几何形状。这种船体表面称为型表面,由型表面上量取的尺度称为型尺度。 型线图由横剖线图、纵剖线图和半宽水线图三部分组成。在横剖线图中,表示出船体型表面自首至尾不同长度处各横剖面的形状;在纵剖线图中,表示出不同宽度处船体纵剖面的形状;在半宽水线图中,表示出不同吃水时各水线面的形状。为了使用方便,船舶设计部门将上述型线图以数值的形式给出,通常称为型值表。 船舶型线图或型值表是船舶设计部门进行浮性、稳性、抗沉性和船体强度等方面计算的数据源,并将计算结果编制成船舶营运和管理的必备资料。
1、根据规范规定,钢质船的“型尺度”是( )。 A.从型表面上测量所得的尺度 B.从实际船体表面上所测得的尺度 C.船舶最大尺度 D.船舶登记尺度
A 2、钢质船的船体型线图所表示的船体形状是( )。 A.不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面 B.已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 C.代表船体的实际外形 D.大于船体的实际外形
A 3、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 A.船型尺度 B.理论尺度 C.实际尺度 D.最大尺度
A 4、船型尺度包括( )。 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 A.Ⅱ,Ⅲ,Ⅵ,Ⅶ B.Ⅰ,Ⅱ,Ⅲ,Ⅴ C.Ⅲ,Ⅳ,Ⅴ,Ⅵ D.Ⅳ,Ⅴ,Ⅵ,Ⅶ
C 5、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 A.最大尺度 B.型尺度 C.登记尺度 D.实际尺度
B 船舶主尺度 1.船长Lbp。船长指在夏季满载水线处自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通常亦称为垂线间长或型长。首垂线是通过夏季水线面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直线,尾垂线为舵柱后缘(舵杆中心)与夏季水线面垂直的直线。垂线间长不得小于夏季载重水线长的96%,且不必大于97%。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两距离之和。 2.型宽B。型宽指在船舶最宽处两舷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宽度仅比型宽大两倍船壳板厚度。 3.型深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的上边缘量到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4.吃水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的上边缘量到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距离,通常称为型吃水。型吃水仅比实际吃水小龙骨板的厚度。
6、沿船舶的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 )。 A.型长 B.两柱间长 C.垂线间长 D.A、B、C均是
D 7、在船舶要素中,船舶的主尺度包括( )。 A.型尺度和登记尺度 B.船长、船宽、型深和型吃水 C.计算尺度和最大尺度 D.登记尺度和型尺度
B 8、根据我国规定,以下( )属于船舶船型尺度。 A.型深、型吃水、型长及型宽 B.型长、最大宽度及总长 C.全长、实际吃水及登记深度 D.登记长度、型宽及水线上最大高度
A 9、船舶的型长是指沿夏季满载水线,从( )的水平距离。 A.首柱后缘量至舵柱前缘 B.首柱后缘量至尾柱后缘 C.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 D.首柱前缘量至尾柱前缘
C 10、根据我国的规定,船舶型宽是指( )。 A.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B.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内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C.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外板量至另一舷的外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D.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D 11、船舶的型深D是指( )。 A.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 B.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
B 12、下列关于型深D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B.在型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两柱间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B 13、根据我国定义,型吃水d是指( )。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水线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实际装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D 14、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 )。 A.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的距离 B.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距离 C.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 D.A+B D 15、沿夏季载重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 )。 A.垂线间长 B.登记长度 C.设计水线长 D.夏季满载水线长
A 16、根据我国的定义,船舶最大吃水dmax是指( )。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D 17、船舶的首垂线是指( )。 A.过船体最前端所做的垂线 B.过首柱前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C.过首柱后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D.过上甲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B 18、船舶的尾垂线是指( )。 A.沿着舵柱前缘作的垂线 B.沿着舵柱后缘作的垂线 C.过上甲板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作的垂线 D.过船尾端点作的垂线
B 19、船舶最宽处包括船体钢板厚度及永久固定物在内的水平宽度叫做( )。 A.登记宽度 B.型宽 C.最大宽度 D.水线宽度
C 船型系数 船型系数是粗略表征船体形状的特征参数,它们都随船舶吃水而变化。船型系数包括: 1.水线面系数。水线面系数Cw是水线面面积Aw与船长Lbp和型宽B确定的矩形
面积之比,即BLACbpww Cw值的大小表示水线面形状的肥瘦程度。 2.中横剖面系数 中横剖面系数Cm是在Lbp/2处水线下横剖面(中横剖面)面积Am与型宽B和吃水
确定的矩形面积之比,即dBACmm Cm值的大小表示中横剖面形状的肥瘦程度。 3.方形系数 方形系数Cb是船体的排水体积V与由船长Lbp、型宽B和型吃水D确定的长方形
体积之比,即dBLVCbpb 方形系数又称排水量系数,其值大小表示水线下船体形状的肥瘦程度。 4.棱形系数 (1)棱形系数Cp
是船体的排水体积V与船长Lbp乘以中横剖面面积Am之积的比值,即
mbppALVC
棱形系数又称为纵向棱形系数,其值大小表示水线下船体形状沿纵向分布的情况。 (2)垂向棱形系数 Cvp是船体的排水体积V与吃水d乘以水线面面积Aw之积的比值,即
wvpAdVC
Cvp值大小表示水线下船体形状沿垂向分布的情况。
20、船舶的垂向棱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肥胖 B.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肥胖 D.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瘦削
C 21、船舶的方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越肥胖 B.水下船体形状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其大小与水下船体形状无关
A 22、船舶的棱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肥胖 B.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在横向上越肥胖 D.水下船体形状在横向上越瘦削
A 23、船舶的水线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线面形状越肥胖 B.水线面形状越瘦削 C.水线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水线面形状的肥瘦与水线面系数无关
A 24、船舶的中横剖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肥胖 B.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瘦削 C.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肥瘦与其系数无关
A 25、船长100m,宽9.5m,吃水5m,水下排水体积2232.5m3,则方形系数等于( )。 A.0.13 B.0.213 C.0.358 D.0.47
D 26、方形系数Cb=0.5,长宽比L/B=6,宽吃水比B/d=3,平均吃水6m,则船舶排水体积等于( )m3。 A.5832 B.58320 C.583.2 D.240
A 27、已知某轮两柱间长Lbp=120m,排水体积V=7350 m3,中横剖面面积为82m2,则其棱形系数CP为( )。 A.0.75 B.0.65 C.0.85 D.0.70
A 28、已知某轮吃水d=5.8m,水线面积为1650m2,排水体积V=7350m3,则其垂向棱形系数CVP为( )。 A.0.55 B.0.66 C.0.85 D.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