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西欧产业革命的发展)2.恩格斯在1876—1878年写的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反杜林论)3.马克思写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5.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国际是在(1864年)6.马克思创造剩余价值理论是从(分析商品入手)7.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建于(1903)8.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9.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1935年遵义会议)10.我们党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在(十五大)1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3.世界统一于(物质)14.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1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商品的社会属性决定的)17.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18.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1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20.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1.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根本目的为了取得(高额垄断利润)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3.帝国主义经济实质是(垄断)24.列宁作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断的根据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25.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各族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26.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口号的是(列宁)27.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扩大为民族殖民地问题,是因为(西方列强把殖民地瓜分完毕)28.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29.列宁晚年建议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从什么中吸收几十名中央委员(普通工农群众)30.首次将民主集中制载入党章是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1.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32.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是(分两步走)33.1930年,毛泽东系统论述建立农村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战略意义的著作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4.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36.我国过渡时期是从什么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37.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38.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3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40.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确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41.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42.我们党在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纲四目”中的“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归祖国)43.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革命的显著特点是(武装斗争)44.中国革命中,农民问事的中心是(土地问题)45.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46.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是(基本国情)4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在国际战略问题上逐步形成了(“三个世界”理论)48.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实事求是)49.“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的)50.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党员世界观问题)5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2.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3.剥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存在和消灭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7.现阶段我国社会产生新矛盾新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都同(经济还不发达有关)5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59.“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论断是(毛泽东提出的)6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最初是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61.“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人民生活水平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比较富裕)62.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63.实现现代化必须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教育)6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65.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是(制度)6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67.人权同民主一样是(历史的具体的)68.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69.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着眼于解决(台湾问题)70.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二、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什么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写的哲学著作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6.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2卷《资本论》第3卷)7.列宁阐述“一国胜利”论的著作是(〈论欧洲联邦口号〉〈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要〉)8.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土地革命)9.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0.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凡是物质都运动、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13.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主要是(社会分工、不同所有者的关系)1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物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15.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的社会属性、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所表现出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16.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转移到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17.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可以(推动技术的进步、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提高劳动生产率)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流通中存在不等价交换)19.资本社会化是指(分散的个人资本变成一个联合资本、资本的所有权与支配使用权分离)20.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端)2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寄生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22.帝国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有(国家垄断资本、国有与私有联合的垄断资本、国家控股和参股的各种合资企业)24.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有一定的大工业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想照旧生活下去、有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25.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各民族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将会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特点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形式、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26.苏维埃俄国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政治体制的特点包括(政党代表制、党“监督”苏维埃、赋予肃反委员会以特殊权力)2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包括(实行余粮征集制、推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实行义务劳动和劳动军事化)28.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制、发展商业、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29.列宁在《论合作社》中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这里的“根本改变”是指(工作重心的改变、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的改变、革命与改良的关系的改变)30.列宁把反对“左”右两种倾向明确地概括为“两条战线的斗争”的著作有(〈论政治家的短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专政)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3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4.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人民大众包括(整个工人阶级、整个农民阶级、整个小资产阶级)3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36.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3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政策有(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38.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39.“一化三改”总路线的内容包括(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曾被毛泽东称为“新经济政策”的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允许一定程度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4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4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国家统一和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43.我国人民战争的特点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44.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政治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45.开展人民战争需要(用一定的武装体制组织人民、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战争形式)46.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我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我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党的生命线、)47.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靠所有的社会组织部门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48.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49.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三大保证是(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和策略、国际战略与外交方针)50.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和区别于其他政党显著标志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自我批评)51.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2.过去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有(脱离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搞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不断强化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强化阶级斗争)5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不完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没有实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5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阶级性)5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全局包括(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东部地区发展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57.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国外仍然存在着敌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各种反对势力、我国大陆还存在极少数敌视和破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和腐败堕落分子、国内外还存在着阴谋分裂祖国的犯罪分子)58.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在的什么的总概括和总规定(社会制度、社会性质)5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生产力不发达阶段、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发达阶段、生产关系不完善阶段)60.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61.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62.市场经济机制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供求、价格、竞争)63.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什么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6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6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引起了我国经济体制格局的深刻变化、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67.“一国两制”中的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68.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国人民进入21世纪的三大任务是(实现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完成祖国统一)6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促进发展、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70.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错)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3.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信奉的科学世界观(错)4.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对)5.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错)6.无产阶级不能承担变革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错)7.恩格斯晚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错)9.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10.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提出的(错)11.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劳动价值理论(对)1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不取决于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和利益(错)13.辩证的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错)14.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错)15.资本积聚是指分散的单个资本联合成一个大资本(错)16.资本总额的扩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这两种基本方法实现的(错)17.社会化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对)18.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对)19.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20.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